[新闻] 未生育是妇癌危险因子? “这药”降卵巢

楼主: yokann (欧洲)   2024-03-14 07:36:01
新闻标题:未生育是妇癌危险因子? “这药”降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发生
新闻内容:
〔健康频道/综合报导〕口服避孕药除了事前避孕外,还能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
生!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陈柏廷表示,若是体内有过多雌激素,可能会
让妇癌发生,因此未生育成了妇癌的危险因子,建议服用口服避孕药,其含有的荷尔蒙,
可达保护作用,减少癌症发生; 但是曾经得过乳癌、妇癌的族群是不能使用避孕药,有乳
癌家族病史的族群也建议先咨询医师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过多雌激素 致妇癌发生
为何未生育是得到妇科癌症的风险因子?陈柏廷在脸书专页“妇产科医师 陈柏廷-小树医
师的爸妈加油站”发文说明,简单来说,怀孕产生的荷尔蒙有保护作用,再加上怀孕时没
有月经,使得卵巢和子宫内膜都能得到休息,因此有生过宝宝,就可以降低卵巢癌及子宫
内膜癌的机会。
口服避孕药为何能减少未生育妇女得妇科癌症的机率?陈柏廷指出,其原理是利用口服避
孕药中荷尔蒙,来达到保护作用,更有文献提到“连续服用5年的口服避孕药,约可以降
低50%子宫内膜癌及缓巢癌的发生机会,效果可以持续10-15年。”
陈柏廷进一步解释,常见的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暴露过多的“雌激素”
,而过多的雌激素会刺激卵巢细胞、子宫内膜细胞增生,进而产生癌症;“黄体素”则是
一种可以抑制雌激素作用的荷尔蒙,因此透过该机转,以减少癌症的发生。
怀孕与妇癌风险间的原因未定论
目前针对“怀孕能降低妇癌风险”的原因尚未定论,因此陈柏廷引述一些文献提到可能的
3个假说:
●怀孕期间会产生较多的黄体素,能够抑制雌激素作用。
●不间断的月经周期,使得在排卵前卵巢接受高浓度雌激素,排卵后浓度快下降,甚至在
排卵后卵巢表皮细胞受损、发炎、修复,在这些持续反复的过程,容易诱发卵巢癌发生;
至于对子宫颈的影响,则是月经来潮前高浓度雌激素,刺激内膜增生,反复且长时间,而
诱发子宫内膜癌发生。
●研究发现,怀孕7-8周就意外流产的妇女,也会减少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进而
提出“胎儿抗体假说”。该假说认为胎儿/胎盘细胞(fetal/placenta cell)类似肿瘤
细胞,当进入母体时,母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这些细胞视为一种抗原,而产生免疫反应,因
此研究显示,“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竟然能对抗卵巢及子宫内膜癌细胞。”
口服避孕药与乳癌间关系
使用口服避孕药是否会提高乳癌风险?陈柏廷提及,研究显示,近期有服药的族群的相对
风险为1.2倍,1年内有服药的族群则相对风险为1.09倍,连续使用5年内,乳癌风险差别
不大;至于服药超过10年以上的族群,其相对风险为1.38倍,风险些微增加,但增加幅度
还是很小。
陈柏廷提醒,曾罹患乳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族群,不能使用避孕药;有乳癌家族病
史的族群,建议先咨询医师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新闻连结: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604216
心得:
口服避孕药跟妇科癌症的相关性好像一直有在研究,说法也变过好几轮,实在难有定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