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生育率到底跟薪水有什么鸟关系?

楼主: mangle (mangle123)   2023-12-06 13:16:19
※ 引述《peggyfang (佩佩)》之铭言:
: 嘘 mangle : 不对 补充低阶劳动力跟产业升级没 36.225.95.141 12/05 23:0
: → mangle : 直接关系,你这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36.225.95.141 12/05 23:0
: → mangle : 而且什么叫文组经济…,除了尖端科 36.225.95.141 12/05 23:0
: → mangle : 技,真正的利润在于文化认知与品牌 36.225.95.141 12/05 23:0
: → mangle : 价值,那才是随便几百趴的超额利润 36.225.95.141 12/05 23:0
: → mangle : ,可惜不懂,至于那peggy 已经不知 36.225.95.141 12/05 23:0
: → mangle : 道他在说什么了 36.225.95.141 12/05 23:0
: 产业升级个屁 讲的台湾低薪问题跟产业升级有关一样
: 路边卖猪肉 路边卖水果 路边开诊所 路边卖轮胎 路边修车厂 路边卖安全帽
: 路边卖鸡排 路边卖衣服 路边卖面包 路边卖球鞋 路边卖外套 路边咖啡厅
: 路边卖预售屋 路边卖房子 路边出租房子 路边开出租车 路边开客运
: 路边开游乐园 路边开夹娃娃店 路边开电玩店 路边网咖
: 以上这些人的收入 跟你所谓的“文化认知与品牌价值”到底有什么屁关系
: 以上才是大多数人所做的职业 (台湾1000万个劳动力 大概有700万以上都是在这些行业)
: 简单讲就是“食衣住行育乐”
: 产业升级都几百年前落伍的名词的还在产业升级
: “食衣住行育乐” 我统称内需产业 这些产业收入要提高 就是客源要增加
: 客人人头不增加 你扯什么品牌文化 笑死
: 我路边夹个娃娃 吃个鸡排鲁肉饭 租个房子 看个感冒 需要什么品牌文化
: 少在那脱离现实 扯些打高空的名词
: 所以为什么要开放移民
: 而且不能只开放高阶移民 中阶移民也要开放 : 这就是“赖清德在行政院长”所推动的“新经济移民法”
: 台湾就是缺太多移民来当“中阶劳工”
: 中阶劳工越多 路边“食衣住行育乐”的店家生意就会越好
: 台湾市场只有2300万 开放到5000万人 市场就是扩大一倍
: 活在自己的幻想 明明大多数行业是提供“基本生活需求” 要的是客源人头增加
: 拿一些言不及义什么产业升级的名词来打高空
: 卖卤肉饭的员工薪水低 是因为卤肉饭老板赚的钱少
: 鲁肉饭老板赚得少 是因为每年需要吃鲁肉饭的人头越来越少
: 所以老板每年需要的请的人手越来越少
: 鲁肉饭职缺也越来越少 越不需要请人 鲁肉饭职员薪水自然涨不动
: 拿一堆学生打高空的名词在这边胡扯 什么产业升级 几十年前听到现在都听腻了
: 连台湾大多数的劳动力是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不知道 还产业升级 笑死
: 开个感冒诊所 需要什么产业升级?
看到这种发文,我真心觉得这类人执政台湾必败衰亡真不远了,一个拿A讲B打C的逻辑
首先这议题有两面向,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升级后的利润,我这边只讲利润,讲成本你的脸会更肿
我原文已讲现行快速解决方式确实是移民和外劳,但本质问题是长期政府糟蹋国内民众导致的原因,而你这种思维是政府在少子化问题失败失能后,开始转向美化移民和外劳的论述,还有莫名奇妙的血统论还加强合理自我,核心只是政府少子化失败后找台阶下而已,“对!台湾就是要大家不婚不生,我们只要移民和外劳”的想法
本质就只是在搞对内的认知作战,不过为了选票不寒碜
回到产业升级问题,我在原文中提到严重少子化会导致一连串的问题,其中包含四个字“产业升级”困难,明明一堆问题,有更严重的破产、恶性通膨不讨论,找了“产业升级”大书特书,那我就跟你讲问题在哪,我们不用用到什么产业经济理论,用一般常识论述就好,不用像拜登经济学也是吹天喊地,实际就只是举债印钞撒钱而已,当然我也不会像你硬扯什么诊所、卤肉饭,超白痴的
为什么我会提到产业升级,首先是市场太小,这我们都同意,人的食衣住行娱乐消费都是经济动力,越少人口就越难赚钱,但这前提是因为“成本”不变下,例如房价、进口原物料、能源等因素,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板赚得钱变少? 为什么要探讨产业升级? 什么是品牌与市场价值的超额利润? 什么是升级?
你一定不懂当时为什么胡须张在当时要把一碗卤肉饭提高到50元以上,踩在当时台湾风气到逆风上,因为他要塑造出不同于台湾平民美食的定位,从传统小吃变成连锁品牌,制式化的清洁、保持传统开放的厨房、一定比例的老人员工、SOP 快速出菜与中央厨房的原料,因此现在吃饱一餐的价位200左右还是有人买单
瓦城集团,2012上柜,具有多品牌锁定不同饮食市场,首先主力瓦城就偏向家庭聚餐,锁定年龄层也较高,服务非常细腻,而他的料理是设计过充分融合台湾人的口味,也是有设计出sop 出餐和中央厨房,还有两个研发中心,因此可以整合出各种品牌,例如非常泰的料理与瓦城没有差太多,但他的摆设、店面设计、桌盘的差异、上菜速度与顺序,看得出客群面向不同,就比较年轻化,“现在进军到海外”
还有王品集团,他们开发出一个成熟的客户至上与快速翻桌模式,服务品质、食材、价格一个很奇妙的平衡点,不断推出各种品牌,始终在餐饮市场保持热度并拓展各种领域,饮食习惯是有非常强的黏着性,这是他们不断获利开店的原因
至于鼎泰丰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别小看夹娃娃或者转蛋这种经济,他们卖得是人物故事和你内心的认同,这偏偏是最暴利的产业,看看现在转蛋和夹娃娃,各种动漫人物、可爱有趣的玩偶,而且“非常贵”,你有研究过这些人物塑造的过程吗? 我们也不用讨论主流动漫人物,各种无厘头搞笑玩偶或者冷门人物都有人掏腰包买单,这是对人物人格、设计本身和消费者有非常深刻且细腻的工程
而且夹娃娃与转蛋都是赌博经济学中很好探讨的东西,你怎不想说从人物故事、人物设计、人物塑造、行销宣传、工厂制造、跨海运输、设计放置地点、产品送到各地转蛋和夹娃娃机、或者放到百货公司让小孩拉着父母买,请问这一连串产业链你觉得很简单吗? 这些可是基层服务人员,一个一个的劳力所建构出来的
以上只是少数明显产业升级,品牌化、精致化产品内涵,并锁定自身品牌市场的结果
我从你口中对底层产业的鄙视与无知,你的思维也只是注定让国家变成全球的国际打工人而已,但真正的品牌价值来自于生活,塑造出一种生活型态,让人民自我选择与认同,产生自我价值的认可,就跟挑衣服挑球鞋一样,因此我们会花大钱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不过反正你口中充满觉得住在这里的人选择不生不婚很正常,只靠外来移民或外劳就好,一来的确可以吸引非常落后的国家人民啦,但不会有什么技术人才,像你这种看不起底层工作的逻辑,更不会有高阶技术人才移民来台,除了“文组”类别的外国人
然后我上网简单看了“中阶技术人力”,刚好就是制造业、营造业、农业、渔业、看护,这些不就是台湾人觉得太低薪不做的工作吗?恕我直言,那什么工作是低阶技术人力???
而长期低薪下我反问你台湾的房子,不考虑装潢,这三十年来品质提升在哪? 蔬菜水果肉鱼品是不是变贵? 所以核心问题不改,这批移民不过是下一批不婚不生安乐死的人而已,而台湾对大部分外劳只是个暂时赚钱的地方,更何况东南亚在起飞
最后回来说一下为什么要产业升级,因为成本被政府和财团搞得越来越高,更何况是恶性通膨的台湾,而部分产业要跟外国竞争,国小资本小,一定比不上外国大资本大产量的议价能力,注定是要走精致化、高附加价值的路线,我讲白了台湾一堆产业又不是全球顶尖,明明还有非常多的升级空间,请问长期廉价劳力下他们有变好吗?
我再举最经典案例,台积电就是靠爆肝工程师达到3nm以下的制程工艺,为什么? 因为长期廉价劳动力获取超额利润,再把钱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不过至少人家做到了!
然后你糟糕的是不讲品牌文化,那你怎塑造一个有价值的社会生活文化? 诚品? 地下书街? 观光品质? 人文素养? 我们的交通文化? 高官劈腿堕胎? 你要用什么吸引人留在台湾? 还是只吸引在国外连一口饭都有困难的移工?
这些其实环环相扣,现实就是大家观光只想去国外,大家买衣服商品药品都靠各种国外代购,还有天下杂志刚公布的:十年最高速人才流失,就一堆高阶人才不想在台湾啦! 然后执政者或像你这种人还搞不懂品牌生活文化的价值,还傻傻讲经济移民在那边振振有词,结果都是工地、农渔和看护,我还以为是高阶白领….
像你们这种糟蹋人民基层生活的政策思维,实在是没有高阶技术人才留在台湾,“看不起基层产业又要人移民的?”,所以搞了半天你们连国家自己的主题性都没有,你口中的美国价值是追求繁荣美好生活的价值,除了吸引底层活不下去的人还吸引全球精英,但你的逻辑只是吸引一堆没头路的人
竟然还觉得不生不婚很正常,自己都说60%是基层服务业,结果也不解决更严重生活成本问题,今天政策失败突然就改口说这是好的,这种思维真的有够低能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