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群咨商心理师,访问了几位有咨商经验的受访者,并在他们的同意下分享这些
咨商经验(部分个人资料有调整),希望透过这些真实的经验分享,让大家更认识心理
咨商。因为不是要推销特定的咨商所或是心理师,所以请大家不要敲碗受访者是去哪边
咨商的啦~
Lisa / 女 / 公司行销人员
什么契机让你决定去咨商
跟男友有沟通上的问题时常吵架,在一次冲突过后,男友建议可以透过心理咨商来改善
沟通问题。因为有朋友从事咨商心理师的工作,我对咨商专业本来就抱持满正面的态度
,所以当下没有特别排斥这个建议。不过理工背景的男友可以主动提出这个方案倒让我
满惊讶的,但也感觉得出来男友是真的愿意尝试改变。
在这之前我没有咨商的经验,只有参加过几次心理成长团体。因为满常看朋友分享心理
咨商相关资讯,偶尔会有去咨商的念头,不过说实在没有什么具体的困扰,所以都没有
真的成行。但也因为一直有把这些想法放心上,所以在男友提案时我就答应一起去咨商
了。
如何选择咨商所 / 心理师
我们 Google了几间邻近的心理咨商所并跟男友分头询问。最后选的这间在 Google地标上
强调“伴侣咨商”(而非只有个别咨商),加上收费在几间咨商所里价位比较中间,网
站资讯清楚、费用透明,所以就选定了这间咨商所开始第一次的咨商。
选定咨商所后,男友其实有主动说因为是他提出咨商的想法,所以愿意支付咨商的费用
。但我觉得自己也有参与跟收获,加上我也付出才更像是“两个人的事”,所以最后协
议一起分摊每次的咨商费用。
第一次咨商的感觉
第一次咨商前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加上我本来就算是健谈的人,所以也不会有太多紧张
的感受。原本以为咨商所会是安静、悠闲的空间,不过实际的场景却跟想像中有些不同
:当天咨商所的等候区车水马龙,有前一个时段刚结束的个案以及在等后续等待的下一
组人。也让我惊讶原来现在有这么多人愿意咨商。
咨商进行的方式是第一次两人一起和心理师简述我们沟通上的问题,后续心理师会各自
跟我们两人个别咨商三次左右,了解我们的成长背景以及过去的恋爱经验,之后再回到
两人一起的伴侣会谈讨论沟通问题。在后续伴侣咨商进行约三次后,因为问题改善了就
结束咨商。但男友仍然有持续跟同一位心理师继续个别晤谈。
咨商中的经验
心理师本人是一位已婚有小孩的妈妈,咨商风格比较有主见,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是那
种会放声大笑的亲和大妈形象,和一般对心理师温柔、温暖的想像有些落差。个别谈话
中心理师较多聆听,但在伴侣会谈心理师会比较直接提出看法,甚至指出错误。两个模
式的落差让我有点接不上,也是后续我没有继续和他谈下去的原因之一。
其实也不会觉得心理师不好,但就没有想继续谈下去的感觉,觉得该说的差不多都说完
了。不过或许这种直率的风格,会比较对理工男友的胃,所以他才选择继续谈下去。
咨商中的收获
扣除这些感受,会结束最主要还是咨商有效,我们的沟通问题的确明显有改善。感觉得
出来我们都在意这段关系,但情绪上来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说出伤人的话。心理师在咨
商中建议我们可以在冲突时互相沟通需要的“冷静时间”并和对方核对而非独自生闷气
沟通状况后对症下药给的建议。不管在伴侣咨商或是个别咨商中,心理师也会分享一些
他看见的盲点或是我在意的点,让我在冲突中比较了解自己的状态跟情绪。
除了沟通技巧以跟方法,这些对自身情绪的了解也让我在冲突中的情绪变得没这么强烈
,男友也提到觉得我脾气真的变比较好。除此之外,因为在伴侣咨商中更了解男友的需
求与想法,所以在他说自己感受的当下我比较不会过度解释,也知道有时候他不想讨论
不见得是他不重视关系,而是因为觉得状态不好无法说下去,反而是一种对于我们关系
的重视。因为心理师这个第三方视角的加入,让原本比较难拉下脸的男友愿意听这位专
家的建议,开始在沟通中尝试不同的方式。我们的咨商经验也成为之后生活中冲突时可
以拿来讨论跟沟通的工具。
给犹豫要不要去咨商的你一些建议
相信有些人在生活中就可以达到类似我们在咨商中的进步,这样可能不见得需要去咨商
。但对我们来说,这段咨商经验确实很有帮助。鼓励大家不用排斥咨商,把咨商当成尝
试关系沟通的其中一种方法会比较没压力。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咨商,建议当有了
这个念头时,就可以开始试着具体找咨商所的资料。每个人犹豫的点不同,但在 Survey
咨商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发现自己犹豫的点是什么,一边找一边减少去咨商的阻力。有
时候去咨商需要一种“冲动”,所以当你有了一点咨商的念头时,就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