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
又是我,长平 ,上次谢谢大家的回响,没想到纯粹抒发的文章竟然这么多人回复。
这次趁著刚结束一个报告,有点时间想来跟大家分享一些留学小观察、趣事。
也许有些人没看过我上篇文章,我目前在欧洲就读硕士学程,我的学程每学期会由不同的国家、大学教授相关课程,所以在这两年四个学期加一个暑假课程我会去五个国家。
乍看之下觉得很酷,我当时也真的被可以去很多国家吸引然后申请这个课程,结果发现整个搬家、找房子过程压力山大,哈哈哈。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一开始去英国的回忆。
现在想起来,去年实在是经验很多“第一次”,在去年七月份我离职到九月出发期间大概两个月,退租、打包行李,处理就学贷款、确认英国签证等等的,都让人一个头两个大,还记得为了确认我这个特别的学程到底需不需要特别申请学生签证还是可以适用免签资格,我问遍了英国在台办事处、VFS 签证中心,甚至打电话到英国移民署去问,不打不知道,英国移民署专线除了电话费外,是要付咨询费的xD,你要先输入信用卡号,它才让你接听,哈。
结果电服的小姐说她觉得我应该不用签证,但是最终决定权在入境机场的海关手中,于是她给我机场海关部门的电话,我打去,接听的小姐也说我应该不用,但是最终决定权在我入境那天帮我盖章的海关。
心累,真的。
总之最后一切平安。
不过当时因为奖学金要等我人到英国,学校才会拨款,于是在前置作业都需要自己掏钱,又如果我要订短期六个月宿舍,要一次付清,加上机票,我整个人第一次体会什么叫刷卡(线上输入卡号)刷到手在抖,也第一次体会到刷爆卡的心酸,在没外援(家人支助)的状况下,我一方面高雄自己之前工作还有点存款,一方面还是心疼自己的荷包QQ。
话说在我出国前几天,就听到英国女王去世的消息,紧接着就接获学校通知开学第一天是国丧日,不上课。
于是我们一群已经在脸书联系上的同学开始商讨如何见面,结果许多人都想去参加(参观)女王的丧礼直播,于是我们就决定在教堂参加我们的第一次会面。
![]()
![]()
因为人太多,还有户外直播。
那几天的BBC跟台湾的电视台一样,真的不遑多让,24小时放送多少人在西敏寺(女王遗体存放供瞻仰处)外排队等待悼念。
结果结束哀戚的丧礼后,一群心情复杂的学生(死观光客)留下了第一次的合照。
![]()
那天毛毛细雨,回宿舍的路上发现一群鸽子在一滩水洼里洗澡,我满头问号,因为水洼的隔壁就是一条小运河、一个小港口、很多很多的水,大概鸽子也感受到英国的哀伤,决定忌奢侈?
![]()
![]()
顺便分享一下最近很夯的行人地狱话题,英国是认真有舒服的人行道,不过行人们也都随便穿越马路,这点倒是跟台湾没什么不同xD(无称赞意味)
![]()
![]()
最后,我在的城镇不是伦敦那种很夯的闹区,所以我没见到其他台湾人,去亚洲超市,也都被中国的店员双眼发亮的看着我,说,我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台湾人。
因为没有台湾人,下意识开始找台湾元素大概是人之常情,然后我就发现这里有日出茶太、捷安特跟常常被火车载着经过的长荣货柜。
每次看到都会心一笑。
![]()
总之,是个起起伏伏的一学期,之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别的小事。
祝大家 今天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