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作者本人不了解作品解读很正常吧

楼主: donaldmusk (DonaldMusk)   2022-09-21 14:43:11
常常有不懂文学的人批评语文教育
说作者都不一定能正确回答关于他文章的题目
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意义
我高中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个来学校演讲的作家怎么看这个现象
他说 文字在完成之后就脱离作者 每个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其实仔细想想 同一篇文章 作者在多年以后回头看可能也忘记自己当初在想什么了
很多人国中时候写的中二文章 长大以后看也和当年的心情不一样
所以作者不会解读作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吧
以此批评语文教育是不是自曝其短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4:47:00
问题是拿来考试,请问正确答案是什么答案,作者都没办法说了算,考这种题目是在哈囉
作者: c80352 (谙语)   2022-09-21 14:48:00
虽说如此 但如何解读总会有个相对合理的选择 只要能指出文本中的哪个细节能支持你的解读且无矛盾 要考选择也行所以问题是题目出得不好 而不是用蓝色窗帘批评语文教育而且说实话语文教育烂的不是这点 整体方向就大有问题了w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4:53:00
你讲的这种题目往往都不是简答题,而是选择题,再来确实简答可以让你深思熟虑过后写出来,甚至你可以提出你的论点,但考试制度的审题老师可不会和你去讨论,只会在你的考卷打分数,我不认为这样子的考题能够帮助学生什么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4:54:00
作者写作时可能还是有自己想法,只是不会限制读者想怎么看。不是不会(不能)而是选择不那么做,放任给读者自由想像。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4:56:00
而且这个不是教育制度,应该说是考试制度的问题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4:56:00
至于你说的那些批评者的意见,我觉得是指出题者的解读不代表作者当初写作时就是有那样的想法。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4:57:00
要考这种题目不如开个读书会可能比较有帮助
作者: arnold3 (no)   2022-09-21 14:58:00
我自己写的作品 过几年来看也看不懂写啥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4:58:00
但我觉得如果要把读者可自由解读作品这点拿来讲语文教育出读解题没意义,好像不太合理。因为对语言文字文章的解读还是有共识在的,如果出题者不是只有一个人而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过的团队,那也算是一种有权威的共识。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下(即使是选择题)还是多少能磨练出与权威之间的共识,将来再以这种被锻炼过的能力写作或从事相关工作。
作者: beartsubaki   2022-09-21 15:02:00
如果每个读者有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那你课本定个正确答案要人回答是在干嘛 随人解读只要能通就不该被算错囉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03:00
楼上讲的套用在义务教育完全没有用,因为出题都是学校老师出,甚至老师还可能因为选项出不好送分
作者: beartsubaki   2022-09-21 15:03:00
强调原作派与望文生义派其实一直吵架没停过啦 终究只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04:00
老师相对于学生当然算是权威啊
作者: beartsubaki   2022-09-21 15:04:00
会沦为自助餐罢了 没啦 只是想说这句话就是会有语病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04:00
你在这种强迫有正解的环境只会觉得国文很无聊,根本没办法养成自己思辩的能力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05:00
不会耶我觉得我还蛮会怀疑跟思辨的XD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06:00
你自己也说老师是权威,那你怎么知道多少孩子会因为这样的环境对国文失去兴趣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06:00
我觉得国文是在养成跟自国内擅长语言使用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共识。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07:00
至少我曾经就被同学问过他没办法喜欢国文的问题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07:00
说真的我觉得一个小孩对语言或文学的兴趣与家庭教育关系较大。父母亲的语言能力高通常会帮孩子奠立较优秀的语文基础。如果再加上父母有阅读习惯那更是影响巨大。不如反过来去看那位同学他幼稚园到国小阶段的语言使用状况学校课程如果能学好奠立的是与自国知识分子之间的语言共识,将来要写文章当文学家还是历史学家还是法学家都很需要这项能力
作者: kilhi (精灵)   2022-09-21 15:13:00
作者已死论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13:00
我觉得你讲的使用习惯跟阅读兴趣是有落差的,如果你在国文这科一直受挫,会喜欢阅读的机率有多少?不喜欢阅读就不会对作品解读有兴趣吧,我自己一直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让小孩子在某些东西产生兴趣,我没办法认同这种题目的原因也是在此
作者: kilhi (精灵)   2022-09-21 15:14:00
所以作者先回答完问题留证据比较安全https://i.imgur.com/OmcNcGM.jpg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16:00
R大的看法是把学校教育放在很重的位置吧。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16:00
如果你认为要提高能力当然没有问题,但我觉得台湾就是在义务教育及考试制度把心力都放在提高能力,根本不注重小孩兴趣,所以我才严重排斥这种行为但事实上学校教育在台湾就是很重的位置不是吗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19:00
我的意思是有些小孩其实在进学校以前就养成阅读习惯了家里有大人常在看书,小孩自然会模仿(身教),更不用说会带着读的那种家长。R大的意见意思是把一个人对阅读的兴趣主要归因在学校教育上学校语文教育考试受挫也是归因在学校教育上
作者: tmpss90105 (nctu_henry)   2022-09-21 15:24:00
以前背文言文也只是被贬官员发废文讨拍而已,想不到以后被放在课本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25:00
但我接收过的资讯是说一个人幼年时期与父母之间的对话,累积的字汇数量跟深度会影响到他上小学三年级以后的成绩(一二年级就低分的那是有特殊问题要处理)三年级以后课本使用的文字与一般口语会开始有明显差异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26:00
我确实在学龄前就有阅读兴趣,但我家没有人有阅读习惯,只是单纯发现我对哥哥姊姊幼稚园课本有兴趣,而且我家经营旧书摊,很多书可以看,但即便如此我也怀疑过学校教育,甚至因为这样对国文感到反感,一段时间完全没有阅读,但我是痛苦的,因为在当时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不会是错的,但是却让我有那么大的矛盾感,多少人能在学龄前就对阅读产生兴趣,也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提供阅读资源,所以我才会认为学校教育应该要引起学生兴趣
作者: ARTORIA   2022-09-21 15:27:00
我基测国文就是错一题这种的没有满级分 气死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29:00
我以为学校教育是要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或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至于兴趣我觉得应该不是学校的责任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31:00
你讲的学校教育目前在台湾也不存在吧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31:00
像我家当时摆了一些书,我选了语文类,我手足选了自然科学类这是没有人引导的状况下自然发生的,后来我选一类手足选三类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22-09-21 15:32:00
蓝色窗帘效应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32:00
。我讲的是幼稚园到小学低年级期间的选书喜好XD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32:00
台湾人一天花多少时间在学校,甚至还有晚自修补习班,如果不在学校培养兴趣,那我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培养兴趣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34:00
我最近三个礼拜读完四本书,我不觉得学校教育有害我没兴趣XD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35:00
那你可能在求学阶段没有感受到,恭喜你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37:00
我是把学校填鸭考试跟自己喜欢阅读当成两件事其实我在学校国文顶多也只考85-90不是什么高材生资优生而且国文老师以前还毒打我XD 我还是没讨厌国文因为就是自己从小喜欢做的事情,没必要因为讨厌的人事物受影响。不过我有因为另外某一科被毒打而讨厌该科,所以好像也算懂你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40:00
我曾经在高中和国文老师提出这个问题,这样子的教育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41:00
的心情,只不过我是本来就对该科没有太大的兴趣就是了。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41:00
到底想带给我们什么,老师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在这件事以前我在学成绩一直还不错,只是我深深感受到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在学校,却不在乎你有没有懂.会不会.喜不喜欢,只在乎成绩几分,最后带离开学校的又有多少
作者: RamBoChan05 (波波)   2022-09-21 15:42:00
虽然最后看清楚学校荼毒我多少之后我还是重拾了阅读,但我觉得这一切没必要发生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42:00
我也是超级发问王质疑王,导师跟各科老师公认的:P我也是后来看清楚是毒打我的人不对,然后重拾某科XDDDD不过回想起来,那些教育就只是在累积与知识分子的共识罢了如果因为诸多原因放弃或中断,那也只能说是当时自己的选择
作者: lovekimbum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2022-09-21 15:46:00
确实有 作者已死 的理论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47:00
我后来反而觉得,同样的教育方式对于部分学科我还是保持高度的兴趣,那或许代表刚好我就是喜欢那些学科,至于那些因为被
作者: longhandsome (阿駥)   2022-09-21 15:48:00
三个字 结构主义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48:00
老师毒打怎样的理由,也许的确是造成过阴影,但也只能说就是没那么喜欢吧。换个角度来说认清楚自己在学习上受兴趣影响非常大也认清楚世界上有更多的人没有那么高度的兴趣取向
作者: mzmzz (芋头)   2022-09-21 15:50:00
那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5:50:00
更多的人是愿意不分是否有兴趣也愿意忍耐学习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6:05:00
教育面上,问题是在出考卷的,才会显得国文阅读题没逻辑。出得好的,都能明确指出选项错的原因为何另外一点是“选择题”这种现代化的建制,对其他科可能还好,但对于文学或单纯的阅读能力而言都不是很好的评量手段,毕竟是非对错此种二元对立在文学作品中太容易被挑战,且制式化到学校后也会延伸出各种问题,只是目前短时间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6:16:00
通常会有四个选项 不是二元对立
作者: leo021566 (大禹)   2022-09-21 16:16:00
这篇文章才自曝其短吧 这种问题拿来考试??国高中有多少简答题让你发挥??完全看不到论述逻辑在哪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6:20:00
另外,也因为二元对立此一结构主义式的信仰,造就了追求唯一真理的反应,才使得作者的话被视为正确答案。但这种概念五十年前就被挑战,所以巴特才提作者已死,意图解构作者的无上尊崇地位,与此同时从二元改为强调多元,这不单是文学面的,更多连结到人与文化,也是我们这时代的人为何处处强调“多元”的原因之一,而上上一个世代却更喜欢结构主义的对错分明。换言之,原po遇到的是不同世代在认识论上的差异,我不会说哪个好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6:20:00
反过来说读者需要在阅读过后把自己理解的感想缩减到能成四个
作者: chirex (铁石哥_不含铜锂锌)   2022-09-21 16:21:00
你发文结果底下推文帮你超译的人就是啦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6:22:00
因此不只需要理解文章,同时也必须对选项能理解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6:23:00
回应一下某楼,所谓二元对立,问题不在选项有多少,选项就算到一百个,仍然会有某些是“对”某些是“错”,这个对与错才是二元对立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6:24:00
我知道你是在说对错的二元对立,但问题是考试实际出的选择题通常对于一个问题会有四个答案可以选读解通常不是考是非题而是选择题,在这点上我觉得用二元对立来讲考试的读解题怪怪的是非题才是一个选项提供学生选择对或错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6:30:00
选择题仍是是非题的变形呀,选择题也会导出“这个选项是对的”“这几个选项是错”这一概念不是吗,重点是背后所蕴含的二元对立逻辑,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所以我很不喜欢选择题与文学的结合,但我也想不到更经济实惠的方法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6:34:00
Q:高大明在探望邻居奶奶之后最后决定要做什么?
作者: heat0204 (heat)   2022-09-21 16:34:00
要记得加上/* */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6:45:00
我知道了,我们不是讨论同一件事。我针对的是选择题这个制度在文学上的问题,你想讲的只是学生判断起来不会有问题。我要说的是,当你必须选择时,就会落入二元对立的思维了,假如“答案”是2,就说明其他3个是“错误”,这种评测法在数学很适用,但国文“有时”(并非总是)却会因为语言的延异性,而使得争议频繁https://i.imgur.com/Z4CzKEB.jpg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6:48:00
读者作答如果是写一串文字,那万一被打零分,读者(作答者)也可以说是批改者(读者)没有读懂他的意思XD结果就是无限循环。本来要考一个人对一段文字的理解就很困难了,如果作答者也用文章模式回答,那是不是又要检讨批改者的理解能力XDDDD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6:49:00
就连学测如此重要的考试,多人讨论审查,却还常出现争议,你觉得只是出题者没想好的问题吗?还是选择题本身就有其“限制”才导致在国文考试出现问题呢我也不觉得全部考简答和申论就比较好,所以我前面也很心虚的说我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作者: levs (levs)   2022-09-21 16:51:00
我觉得是不可能之下找出最方便的方法那就是选择题吧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6:54:00
关于读者作答那段,有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很流行有意“误读”,以体现多元与歧异,但后来也被批评了,这只会落入虚伪的多元。但要如何改善呢?我至少现在没看到更好的方法我主要是强调选择题的问题,但没有办法提出解方,所以只能要求国文出题者要时时把握好逻辑(我最一开始的说法),换言之阅读题不能考美感主观的判断,而只能以现有文意进行有逻辑的有依据的问题,并且其他选项要明确表现出逻辑问题,才能是有效的选择题
作者: nickalex8689 (阿赛师)   2022-09-21 17:06:00
那种题目多的是答案模棱两可 然后国文老师疯狂硬拗的 还有一次我们国文老师看错答案 拗了老半天才发现又转过去换拗另一个答案 整个解答过程就是在胡扯
作者: pttmybrother (ptt我大哥)   2022-09-21 17:09:00
国高中哪来的简答题,都当阅读题组单选,强迫蓝色窗帘
作者: rkpo (阿k伯)   2022-09-21 17:30:00
侯文咏写儿子的考卷 课文是他写的文章 却还有错台湾的教育超有问题 作者都会错
作者: winnietslock (老皮)   2022-09-21 17:31:00
作者创作作品,诠释的权利却在读者身上,简单解释就是“作品诞生,作者已死”,所以作者的创作原意是重要的同时也是不重要的既然重要又不重要,作者本身就没有义务要导正他的作品内涵,这不是作者的责任
作者: Barrage   2022-09-21 17:40:00
笑死
作者: Gottisttot (神は死んだ。)   2022-09-21 17:45:00
问题出在命题老师的作品解读变成唯一标准答案如果多选题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 选错了还倒扣
作者: LosDHunTom (摸摸抓抓)   2022-09-21 17:50:00
补充一下,很多时候作者功力好反而是体现在“歧异性”上,像是后现代诗人的厉害点就在这。不过幸好这不太会进入国文教育,但如果出学校后一直用国文教育的方式面对文学作品,一定会觉得这世界莫名其妙。不过“国文”教育本身也不是“文学”教育就是了,我没有要批评国文教育为何不教这些的意思再补充一个,其实在测验的实务面不一定是出题者逻辑太烂,通常是在要有“鉴别度”时会出问题
作者: Gottisttot (神は死んだ。)   2022-09-21 17:53:00
只有标准答案的考法 本质上和文学解读根本背道而驰
作者: dbwu (dbwu)   2022-09-21 18:03:00
我高中时有幸遇到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思辨的国文老师,他从来不用课本上课,都是带我们读过一遍课文,把课文的意思讲清楚,然后剩下的都用自己做的讲义,讲义里面只有申论题,从各个角度要我们提出对课文的解读和看法。我高二之后只要是他的课就没有再睡过了。我的国文老师透过把文言文翻译成人能懂的白话文,来让学生“开始有意愿”去思考和欣赏文章里的美,当然相对的,考试里会出的一堆没屌用的生僻字,和莫名其妙的垃圾抒情作文就几乎放给我们自己练,以我这种除了解读课文含义之外毫无兴趣的学生来说,结果就是每次段考国文都只有50分上下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教育要改要先从考试内容开始,不然前线的教育人员再怎么有理想,都会被占分比例高的选择题和垃圾作文打倒就连我那位国文老师,到了高三下学期也是改回“正常”到教学模式,花一堆时间复习考题之类有的没的
作者: j2585366 (我养的鱼淹死了)   2022-09-21 18:27:00
出题老师: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我的才是对的
作者: zeolas (zeolas)   2022-09-21 18:43:00
#期望一个没有罗琳的哈利波特
作者: white30211 (迷妹人生)   2022-09-21 19:38:00
以文学理论的概念 这叫做 文本与作品
作者: bluepal (小白)   2022-09-21 19:54:00
有谜有勇者奶分析芭比QKㄉ伪IU文!!!!!!
作者: kingroy (手残总比脑残好)   2022-09-21 21:33:00
读者理解的不一定是作者想表达的,看红楼梦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作者: sky0158 (人宗师)   2022-09-21 22:31:00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莎士比亚转生现代修莎士比亚作品解析,结果被当!就是这个意思吧。事实上比这更离谱的是将某部经典依据自己的私心篡改,像道德经就可能是德道经被魔改的版本,不仅是内容,连篇名都被颠倒了,所以一些经典,大家就且看且珍惜吧,谁知道什么时候又被鱼目混珠了。
作者: e04su3no (钢铁毛毛虫)   2022-09-21 23:33:00
考试考文意就是在训练学生揣摩上意的能力,包括作文也是,都是在交学生出社会后怎么讨好老板
作者: kevin49382 (k JJ)   2022-09-22 09:54:00
很有效率啊…觉得不耐烦是什么小剧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