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oyu (^_^)
2021-06-30 18:14:57纾困、补助要看目的是什么,而不是看多少钱怎么发,如果某个案子看的是就业
,那就从就业下手,例如某专案给企业领,规定营收减损50%以上的才符合资格,
但这只能说严重影响营运,所以又规定以正职人员投保薪资为基准,不能减少,
不能裁员减薪,补助的是“薪资”,是要公司发薪正常,这才是目的,所以兼职
人员不在这个专案内,影响不够大的也不能申请,中间有裁员的会被剔除或是追
回。
如果专案目的是要刺激经济,刺激内需市场,那么发行三倍卷、消费卷就是一个
方式,发下的钱一定要消费,甚至针对特定行业的旅游卷、农游卷,你要去该行
业消费才用得上,就像百货周年庆一样,促销的手段。
至于发给受疫情影响而生活不下去的人,要不要排富、怎么排富也是一个问题,
通通有奖全民普发当然也是一个方式,但是收入不受疫情影响的人也收到,是不
是合理,各有各的看法,排富还牵涉到认定问题,那条线怎么画?审核需要花多
少成本?这都是问题,不是你看到人家开着双B领补助就不爽,或是隔壁老王生
意做多大照样领,然后不爽,那都是“这条线”的问题。
你银行的存款多少?有多少股票债券基金?有多少房子收租金?这些理论上政府
都查得到,问题在于调阅资料的成本,政府要查的可不只是特定人,而是普遍的
查询,法律问题还可以叫你申请的人要签同意书同意政府查询你的所有财产,但
是这个过程怎么处理,如何统整全国各个金融机构,包含银行、投信投顾、证券
、保险与地政系统的资料才是麻烦,然后房地产与连动债非公开发行公司的价值
认定也是大麻烦,更何况这些统计出来也只是“存量”,纾困补助要解决的却是
“流量”问题,总不可能叫这些人先卖资产吧!这恐怕是另一个问题。
给人民发钱让人民暂时撑下去,我是有一个想法,现在电子报税发达,利用家户
的概念,每户发钱,如果该户有4个人就发4万元,可以参考报税程式的概念,采
用各种凭证、健保卡登入,登记金融机构帐户,或是直接引用退税帐户,政府先
直接发钱进去,如果不方便使用网络的可以采用书面邮寄申请的方式,真的还是
不行才用临柜,先不排富,每人先发一万,不计入今年所得,但是并非不用还。
既然要解决的是“流量”问题,那就看今年的收入,距离明年五月报税还有一段
时间,国税局可以慢慢修改程式,明年报税的时候依据各户今年综合所得总额,
比对该户基本生活费乘上1.5或是2倍,超过的明年缴税时合并缴回,未超过者就
当成补助不用还了,对于今年所得高的人,顶多是一笔无息的资金,应付一点现
金流还可以,对于生活陷入困境的人来说,多少也有帮助,至于明年扶养人的变
化,就跟着受抚养人走,想要规避的就多缴一点税。以基本生活费为基准而不以
综合所得总额的目的在于剔除一堆靠捐赠节税的人。
以上是我的想法,金额与标准都是透过政治喊价而改变的,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
,例如包租婆一样可以领到,只要租金没有申报,但是万一租客去检举就难说了
,还有炒股赚价差的,毕竟证券交易所得税牵动的政治成本太大,现在是要救急
的,等炒完了需要纾困的人民也饿死了,至于海外有收入的,地下经济的,小额
营业人等等,就看国税局对人民收入的掌握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