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你们惹错世代了”──缅甸政变背后,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1-04-04 00:31:06
※ 注意!每人每日限发一篇新闻。
新闻标题:
“你们惹错世代了”──缅甸政变背后,一个不一样的世代
新闻内容:
“我的父母、师长从小就教导我们不要碰触政治,那是我们碰不得的。所以我隐约可以感受
到长辈对军政府统治的恐惧。”
https://i.imgur.com/0VtBs4l.jpg
缅甸爆发军事政变已届满一个月。事件发生之后,当各国都在忙着搜集资料分析个中原因,
考量著利害关系,推演下一步举动的同时,面临恶梦突然袭来的缅甸人,以不慌不忙又睿智
英勇的姿态,以实际行动展现捍卫民主的决心。
“这不是外人平时认识的缅甸”
政变第二天起,示威人潮随即在全国遍地开花。在没有明确领头者的带领之下,民众自发上
街,并且用各种新奇有创意的方式表达诉求。脸书是缅甸最受欢迎的社群网站,示威开始后
,各大脸书社团均停止原本的主题讨论,转为频繁转发各项示威资讯。有社团搜集了多达 8
0 个城市的示威群众照片,以凝聚众志成城的精神。更有人搜集各行各业,不同宗教人士上
街的画面,展现捍卫民主是不分种族贵贱、宗教职业的全民运动。
示威行动之初的抗议,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效益,这些表现除了成功吸引国际的目光之外,也
充分展现缅甸社会的多元性以及潜藏的活力:在曼德勒、蒲甘等大城可见人群以人体排字的
方式,让卫星有机会照到人民的诉求;LGBT 社群把街头当作同志游行般粉墨登场,健身房
型男们秀出肌肉成为全场焦点;各种以“性”做为主题,幽默讽刺独裁政权的标语林立在人
群之中——这在较为保守压抑的缅甸日常生活中,是很难得看到的。乍看之下会感到讶异,
这不是平常外人所认识的缅甸。这一次,仿佛无论出身何处,每个人都不管未来如何,将平
常不敢说,不敢做的,一次释放出来。而这些创意,多半来自人群中众多年轻的面孔,他们
在这一个多月里,成为了此次抗争的关键字──Z 世代(GenZ)。
https://i.imgur.com/rMTeUTV.jpg
图/取自 VOA Burmese Public Domain
https://i.imgur.com/wLYdjM5.jpg
图/维基百科 CC BY-SA 4.0
弥漫整个世代的剥夺感
依照定义,Z 世代大约是出生于 1997-2012 年间,目前 25 岁以下的年轻人。缅甸的这群
Z 世代,虽然大多对于 2011 年前的军政府统治时代记忆模糊,却出人意表的,对此次政变
产生超乎外界预期的自觉,果断的付出行动,勇敢站在争取民主的第一线。
“我的父母、师长从小就教导我们不要碰触政治,那是我们碰不得的。所以我隐约可以感受
到长辈对军政府统治的恐惧。”
21 的佩佩(Phway Phway)任职于缅甸偏乡的非政府组织,致力改善偏乡的英语教育水准。
政变爆发后,她积极发布各类英文讯息给国际友人,寻求关注。对她来说,捍卫民主的自觉
,是来自于一种“世代的剥夺感”。
“军政府摧毁了我们该受的教育,却让他们的子女独享丰厚资源。我们平民百姓只能自己摸
索,在底层挣扎。”
缅甸军政府在 8888 民主运动(1988 年,缅甸学生针对军政府的“货币改革”发起抗议,
随后政府以暴力镇压回应)后为了稳定政权,关闭或迁移了仰光大学等高等学府,使得年轻
人在教育上出现断层。而长久以来,为了塑造“缅族伟大光荣”的意识形态,军方限制国内
教育与国际接轨,实际措施包括屏除英语教学、排挤少数民族受教权利等,对教育作出了极
大的弱化。
“我们的课本都在教古代缅甸国王多伟大多强盛,这些没用的东西。”一位缅华友人如此形
容他们的教育。
“看过香港那样,就知道独裁绝对不是好东西。这跟有没有经验一点关系都没有。”20 岁
的提普(Tip),是个网络重度使用者。他和所有缅甸年轻人一样,崇尚外国的流行文化。
他也说明了从网络学习到的资讯,如何影响他的思维与观点。
此次抗争中,缅甸年轻人也加入了“奶茶联盟”。奶茶联盟系由一些曾发生过民主运动且爱
好奶茶文化的亚洲国家青年,自行组成的一个非正式的同盟阵线,其中包括泰国、香港还有
台湾。
“Z 世代知道真相,从政变以来的网络控制、军政府的各种威吓作为,都跟我们在网络上读
到的香港抗争的情况如出一彻,所以为了我们的未来,必须立刻做出回应。”
https://i.imgur.com/e2hgUhw.jpg
图/取自 VOA Burmese Public Domain
https://i.imgur.com/6adTnyz.jpg
图/取自 VOA Burmese Public Domain
“你们惹错世代了”
很遗憾的是,Z 世代引领的和平示威并没有持续多久,原本还能苦中作乐的缅甸人民,脸上
的笑容与第一位枪下亡魂一同遭到扼杀了。
20 岁的妙兑兑凯(Mya Thwate Thwate Khaing)于上(2)月 9 日,在首都奈比多的示威
活动中,遭到警方枪击头部,抢救 10 日后仍回天乏术,成为第一名牺牲者。她是 Z 世代

2 月 28 日这天,堪称政变以来缅甸最黑暗的一天:军方在各地展开强力镇压,对民众无差
别扫射,造成全国各地至少 18 条生命逝去(亦有缅甸社群统计为 25 人,因当局极力隐瞒
资讯,确切人数不详)。23 岁的网络工程师尼伊(Nyi Nyi Aung Htet Naing)在遭到射杀
前,脸书的最后一篇贴文留下:“还要死多少人,联合国才会采取行动。”他是 Z 世代。
3 月 3 日,在新一波暴力镇压中,居住曼德勒的 19 岁华裔女孩邓家希(缅文名:Ma Kyal
Sin)遭到射击身亡。从她生前的脸书贴文可以看见她慷慨赴义的勇气。她写道:“若我在
抗争中不治身亡,请将我身上可用器官捐赠出去。”她也是 Z 世代。
陆续还有许许多多的生命,不顾一切的为了守护他们的价值而舍身就义。
缅甸社群也纷纷为这些英勇的灵魂,致上 “ Rest in Power ” 的 hashtag ,代表众人
将延续其战斗的意志。
“我有家人已经被军警逮捕了,但我的父母还是支持我上街,全缅甸的父母都会支持他们的
小孩。”
同为20岁的阿穆(A Mu)出生于平静祥和的东南部村庄,对于当前国家的巨变,她也有愤怒
的共感。而这些孩子的家人,尽管有许多不舍,仍然被他们的热血所感动,尽其所能的给予
支持。
“我们现在正处在极度危险的情况当中,缅甸人民呼吁世界付出行动帮助我们对抗恐怖份子
。” 阿穆用有限的网络,把她想要传递的讯息,完整的输入寄出。
牺牲者的照片已成为新的英雄图像,民众情绪快速高涨,后续冲突势必持续升级。新的策略
正在研拟,更多人也将因为连日来的震撼画面踏出家门参与这场战斗。Z 世代的奋起,是国
家的希望,也是挣扎,毕竟他们的能力有限。在缅甸这个充满歧异与阶级差距的地方,每个
破碎的家庭背后都有令人鼻酸的故事,年轻一代超龄的勇气,正在慢慢改变这个国家;而缅
甸人民展现出的坚强意志,也是渴望换取更多国际支援及关注。
“我们的梦想才刚起步,才刚重建,但这需要民主自由的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战
斗。”
“我们必须要赢,”佩佩说。
缅甸青年们坚定的话语不禁让我想起:2 月初,在浏览网络抗争消息时,有一句标语,简洁
有力地定调了缅甸人的态度:“你们惹错世代了”(You messed up with the wrong gener
ation.)。
执行编辑:蔡文晴
核稿编辑:林欣苹
新闻连结: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549
心得:
立场鲜明的新闻。
自己观察啦!
最近国际间的抗争似乎多向性别议题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论述与改变。
或许在过十来年性别议题将在国际间成为讨论焦点。
※ 根据板规9,需附心得至少二十字繁体中文字。
作者: eyesg (彌十郎)   2021-04-04 07:41:00
他们会被缅甸政府杀光,竟然期待联合国行动 而不是自己的武装抗争
作者: labbat (labbat)   2021-04-04 08:35:00
期待外国实力可以上新闻哭哭 当个冲组的吃力不讨好
作者: PC9527 (麦当老叔叔)   2021-04-04 09:04:00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4-04 10:04:00
作者: PoloHuang (黄保罗)   2021-04-04 11:23:00
还不是都会被杀
作者: white777 (阿白)   2021-04-04 12:34:00
跟台湾好像
作者: lilafish ( )   2021-04-04 17:09:00
推推
作者: francmiss (以领养代替购买)   2021-04-04 17:39:00
第一句根本跟台湾一毛一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