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人际关系需要定时清理

楼主: uniing (请鼓励)   2020-10-07 16:04:00
前阵子写的文章
最近有感而发
想拿来与大家分享、讨论
- - - -
与一位朋友相处久了,这也是一种习惯,是人际关系上的习惯。习惯没有好、也没有坏,
只是当你习惯有某一段关系的感觉、习惯你与他目前的相处方式后,自然较少会想到这段
关系有哪些地方需要再调整,因为习惯使人安逸,习惯使我们动脑筋的频率降低,习惯使
人对问题的敏锐度降低、不易察觉问题,接近“看不见盲点”的概念,但是,我们对于发
现问题的敏锐度降低,不代表没有问题,包含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有没有问题、与某人相
处的感觉,有没有“刻意营造”的问题。
我们将重点拉回至“人际关系”中讨论,与一位朋友相处久了,自然会找到彼此互动方式
,起初双方会找到一个彼此都觉得“不反感”的互动方式,包含讯息来返频率、使用贴图
的意义、讯息中没有明讲出来的弦外之音,若是在现实中的互动,反而简单些,因为有了
表情、声调、行为做辅助观察,让我们不会在只有文字的交流空间中,对某些不了解的用
词,做太多不必要的解释,或不必要的联想、揣测,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想太多”。
结识新朋友时,因大家起初互不相识,多少都会配合当下氛围寒暄,这不是做作,而是一
种经社会化后的“自然反应”,有些人受社会化影响较大,会将真实的自己包装在“西装
外套(他人看法)”底下,而有些人对于“西装外套”不在乎,因此在起初认识时,总是
表现较为直接,即是我们称的“做自己”。
▌人际关系,也需要定时清理“青苔”
在与新朋友相处一段时间后,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达平衡时,慢慢地,这种互动模式会变
成“习惯”、“习惯以这种方式与对方相处”,先前有提及,起初会以双方不反感的方式
互动,但“不反感”不代表“喜欢”、“不表示拒绝”也不代表“喜欢”,也可能只是为
了当下某个原因,而以“看似配合”的方式与别人互动,但其实这只是“不表态”而已。
“不表态”久了,这种互动方式就会变成习惯,这个习惯不单指你一个人习惯,而是你的
朋友也会习惯与这样“不表态”的你相处,他们甚至以为这个“不表态”的样子,才是真
正的你,但其实都只是美丽的误会,为何美丽呢?或许因为你的“不表态”,而使你们无
缘深交,不深交,也就不易发生明显不愉快的状况,所以使你们的相处状态,一直维持在
看似美好的氛围中。
在一段友谊长久的关系中,尤其是那些让你感到“没这么能做自己”的关系里,都需要找
个时间检视,不是要你检视对方、也不是检讨对方,我们该做的是检讨自己、重新认识自
己,重新检视什么是你要的、什么是你不要的,这无关谁对谁错,而是在认识自己过程中
的自然现象。
▌练习:自我介绍、聆听、抓重点
让自己处于不断认识新朋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他可以不断让你练习与人对话,不是
只说你想说的话,而是思考你想说什么话。练习对话的好处很多,尤其在认识自己的这部
分,功效很大,例如,因为认识朋友需要向人自我介绍,而你也会在这时候,开始想着我
要怎么向人介绍自己,同时也会开始思索著“我希望别人怎么认识我、怎么记得我,我希
望大家能记得我哪些事,我有哪些事是想优先让大家知道的”,当你在思索这些问题时,
其实你已经开始在思考“我是谁”了。
结识朋友总得互动,除了学习对话之外,也开始学习倾听,倾听他人在讲些什么,不是只
是听听而已,而是思考他人这么讲的背后原因,也会开始从他人叙述中,学习抓重点,除
了倾听他人的话,也会从自己抓取他的哪些话,得知自己对哪些事、哪些关键字是有兴趣
的,得到关键字后,自己又多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有更进一步认识。
▌练习:解读空气、文字、肢体语言
此外,我们透过结识朋友,练习与人互动,学习拿捏距离、步调,讲白一点,你会在与人
互动时,学习怎么阅读空气,学习如何解读他人的话,哪些话不宜过度解读,哪些话若解
读了会造成误会,让彼此陷入尴尬和麻烦,也就是说,多与他人互动,可以帮助你训练你
“想像力”的特质,让“想像力”变得可以被控制,一旦“想像力”不受控时,就会想太
多。更进阶一点,你将开始学习思考你喜欢、在乎、不在乎的事,帮助自己寻找理念相近
的朋友。
等到你更清楚自己的喜好后,即可重新检视与目前朋友的关系,与哪些人相处时,觉得心
里不太平衡、不太舒服、有一点勉强自己的感觉,或是观察自己是否有习惯附和对方的行
为,但这个附和,并不是这么“完全的”出自于内心的声音,像是“配合对方、配合氛围
”的互动着,这些细节不容易观察,不过为了更认识自己,做这一门功课,确实有其必要
,尤其对拥有“不擅长拒绝”、“不了解自己”的人,更是需要。
▌练习:拒绝配合、拒绝自己有与过去一样的反应
观察到与哪些朋友的互动方式需调整时,是很棒的第一步,不过是否能够鼓起勇气在这位
朋友面前,做出“拒绝配合”的行为是一个考验,“拒绝配合”指的不是拒绝配合对方,
而是拒绝配合过去习惯这样说、这样回应的你,虽然拒绝的对象是自己,不过“拒绝配合
”会破坏对方对我行为、表情的期待,所以对想改变这段关系的你,稍感压力,不过为何
会感到压力,还得要重新拿出来讨论,不在今天话题内。
总之,把握一个重点,当你在回应朋友的话时,只要想着“我说的这些话,是心甘情愿说
的吗?有没有为了说而说?或是为了他而说?或是为了某个目的、原因而说?”如果没有
,那很好,表示你首次尝试跨越过去的你,成功了,试了几次后,会发现不难,会渐渐变
得上手,相信你的朋友也会有感觉,他会发现你的改变,不过,当你开始试着在这些让你
觉得心里不平衡的友谊中重新做自己,发生不愉快,也无可避免,无论有或没有,都无所
谓,因为发生“不愉快的事”、“产生意见分歧”都不是人际关系的阻碍,真正的阻碍是
事情结束之后,彼此怎么想、彼此怎么看待彼此,唯有懂得相互尊重的朋友,才值得继续
往来,才值得继续保持联系,共勉之。
作者: peggy60624 (Peggy)   2020-10-07 16:13:00
作者: Beyond27 (酷帅八嘎冏)   2020-10-07 16:23:00
做自己但和想当朋友的人互动感觉不对要放生吗
作者: eva19452002 (^^)   2020-10-07 16:32:00
end
作者: CHEAT1069 (肥宅爱幻想)   2020-10-07 16:36:00
太长
作者: runningBNN (可乐果尚酥)   2020-10-08 02:32:00
觉得写得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