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April06 (四月天)》 之铭言:
:
: 最近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个男生,
: 受过非常良好的高等教育,看起来也是个思考深刻的人。
: 我们以普通朋友的方式相处了一阵子,
: 如果有机会的话,再看看能不能进一步发展。
: 我的外型很女性化,
: 但个性比较偏中性,对各种事情批判性也算强(但不是攻击性)
: 日常话题聊了一阵子之后,难免聊到时事和政治
: 对方和我意见相左,但表现出很开放、愿意讨论的态度,说想听听我的看法
: 所以我就表达了我对那件事情的想法。
: 我很确定我的措辞从头到尾很中性,绝没有任何攻击或气急败坏的字眼,
: 只是看法很明显和对方不同。
: 对方本来跟我聊得算有来有往,但自从聊完这个话题后,就从此已读不回。
: 我深深感觉到,男女之间,毕竟还是不存在就事论事,
: 某种隐形的性别框架,还是牢牢地箝制着人心,就连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逃不过。
: 表面上再怎么思想开明的男人,
: 骨子里还是不自觉地预期女性要柔和顺服,不要太过锋芒毕露。
: 一但面对到不符合这种预期的女人、会speak up的女人、会反驳的女人,
: 男人就容易感到某种自己也说不出原因的不舒服或不自在。
: 但长期的政治正确规训,又让男人无法将真正的原因说出口
: (或被规训到自己都没察觉到真正的原因),
: 只好来个不接触不沟通不妥协,相应不理。
: 我深深感受到,在性别平权成为政治正确的年代,
: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脉络下,其实仍然隐藏着牢不可破的男女之别,
: 无论男女,人人都深受其害。
:
我觉得妳描述的这情况跟性别、性别平等真的扯不上任何一点关系。
但毕竟妳也没把你们讨论的过程描述得很清楚,我只能自行脑补对方已读妳的原因了。
其中一种可能性是,机缘巧合下发现妳其他条件不是他的菜,五官、身材、品味、气味、生
活习惯、金钱观、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可能。
因为这些所以打枪妳,只是碰巧被妳归因成那时讨论的议题不合罢了。
另一种可能性则是,也许他是那种有着“意见不同就代表不适合”的迷思的人。
意见价值观相似容易有共鸣,但其实不同也不代表不适合,可是有些人就是有这种迷思。
妳喜欢吃牛我喜欢吃羊这样代表我们不适合吗?又不是每天吃牛羊。
妳喜欢裙子我喜欢裤子这样代表我们不适合吗?我们又不需要交换衣服穿。
那为什么妳支持什么身份的人返台我反对这样就不适合呢?反正我们都不是那些人啊!
如果是因为这样已读妳的话,我觉得他蛮没有接受差异存在的包容力。
但还是必须要再提最后一点,有可能不是妳们讨论的内容,而是妳讲话的态度让对方觉得不
舒服,这也是一种可能性。
这是个人猜测的几种原因,妳觉得是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