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难过] 我知道这不是属于这个世代的问题

楼主: sbs5099 (no)   2020-01-29 13:35:28
※ 引述《anshley (想念却不想见的人)》之铭言:
: 这不是什么刻板印象问题
: 而是传统文化或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并非毫无根据
: 客家人以他们保有的客家人精神自豪
: 所以即使到现在一直都维持那种传统也不意外
: 如果你观察他的家族生活就是非常的客家人style
: 那么你脑海中所有对客家人的刻板印象
: 就真的会逐一应验
: 你说他们节俭与勤劳刻苦他们会非常高兴
: 但你若说他们吝啬与当客家媳妇会很辛苦他们就会不高兴
: 这是人性
: 但两种评价其实只有一线之隔不是吗
: 我表妹嫁给客家人
: 生了一个小孩
: 表妹在外面看到100元的童书,迳自买给小孩
: 回到家后被他们家人责骂为什么没有先报备
: 他们家是有房子出租,先生在台积电工作的那种家庭
: 当然现在是离婚了
: 原因就是完全受不了这种在金钱上打二十四个结的生活方式
以下文章重点:
客家人因为乙未战争抗日太勇猛,日军写报告书提到未来要客家人向天皇效忠。
后来二战时到客家庄大举征兵。
https://i.imgur.com/y25hywP.jpg
https://i.imgur.com/uD49vpE.jpg
如果跟客家人当朋友或结婚,有兴趣了解为何自己认识的客家人家庭刚好很节俭的话,
有机会或许可以试着了解一下对方的家族史。
以我曾祖父母的家族来说,因为家族连续两次参与战争有死人,
似乎更加重了他们认为必须节俭的习性。
那两次战争分别是乙未战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与台湾其他族群的差异在于,这两次战争客家庄出人的比例高,
另外乙未战争客家庄女人老人也有上场。
而且两次战争因为都是打输并且丧失国籍,人员伤亡都没有国家政府做抚卹。
以我曾祖母家来说,乙未战争之前他们家族原本做两岸贸易,
乙未战争时家族事业中最活耀的中心角色战死了,那一家留下的就是孤儿寡母。
幸好以前乡下人大家庭有互相扶持,不过还是很苦的,有过丧父之痛的人应该能理解。
因为家族贸易事业中心角色战死,事业自然也受影响,
事实上乙未战争后就没有在做两岸贸易的生意了。
那之后他们家继续做原本就有在参与的地方上的教育事业,
申请开学校鼓励自家子弟及乡里上子弟就读,
后来自家子弟很多考上老师或考上公务员。
可是日治时代的教育除了最后两年以外,并不是义务教育,费用是全额自费。
以当时客家庄住民的经济水准来说,即使是自耕农地主有雇长工,
但供子弟就学还是得卖祖产,不愿意卖祖产的,就是家里有人得去外面兼差。
我曾祖父就是不愿意卖祖产,导致曾祖母自己去外面做工赚孩子的学费。
至于二战的时候,曾祖母娘家也是有几个男丁出去,有一个战死。
曾祖父家有三个出去,老三战死。
家里面有山边的农地要耕作,少了男丁,战后初期又雇不起长工,
家里经济自然受影响。
台湾人因为二战结束后,美国将台湾人认定为第三国人,并且在1952年丧失日本国籍,
因此台湾人没有办法获得日本政府的抚卹。
我曾祖父母原生家庭能够维持下来,没有流落街头,
是因为日治时代以前他们就已经是地主了,两家都有平埔族血统。
有土地战后虽然很苦但起码还有地可以耕作,
但没土地的人又没机会学中文的话,战后就很惨了。
据说我曾祖母就是看到晚辈买家电会唸的人,
但是她当年一个人赚了八个孩子的日治时代教育学费,
除了外面不了解的人嫁进来以外,包括她的家人在内村子里没有人认为她唸人没道理。
我回故乡时问起她,
老人家都说知道她是书香世家嫁出来的女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
她的女儿们虽然只念了六年公学校,但因这六年学历,后来是跟医生还有老师家庭结亲。
到她过世之前,每一个孩子都对她很尊敬、很孝顺。
嫁出去的女儿们跟孙女们,随时都可回家看她,婆家娘家间互相帮助。
虽然我有听过闽南女性长者抱怨,很看不惯这样的客家女人习性,认为厚颜无耻,
嫁出去了还一天到晚回娘家、插手娘家的事。
可是曾祖母的那些女儿与孙女们,婚前婚后都有帮助娘家事业,大家团结一心,
因此家里的男性们没有人敢说一句闲话,反而感谢她们的付出。
作者: jupei (沛)   2020-01-29 14:49:00
我观察下来客家人比较会栽培小孩没错
作者: heat0204 (heat)   2020-01-29 15:12:00
好像杨家将哦 一门忠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