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 隔壁那个国家一百多年前就遇过了
来看看后来剧情怎么发展
你和制汉语赢了又怎样? 后来的抗日战争我赢了阿,
赢了战争,什么事都没了
经济和军备才是最重要的,军备就算赢不了那个死流氓国家中国,
至少也要强到中国这个死流氓不敢随便开打
你们整天吵这些名词上的东西不觉得很无聊吗
和制汉语-维基百科
当时学者对于传入中国现象的批判
清末,大量和制汉语、半和制汉语随着留学生和翻译书刊传入中国,造成文化
冲击,引发部分学者的反弹。
张之洞、严复、林纾、章炳麟、彭文祖等人,都曾对此现象大加批判。[13]
张之洞对于和制汉语的憎厌,在当时流传很广。留日归国的汪荣宝曾和叶澜在1903年编纂
出版新名词词典《新尔雅》,风行一时,学部司员作出推荐。张之洞指著汪的名字说“是
轻薄子,不可用。”但当时学人要完全摆脱和制汉语不大可能。张之洞有次请幕
僚路孝植拟一办学大纲,见拟就之文中有“健康”一词,便勃然大怒,掷还批
道:“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路孝植回曰:“‘名词’亦日本名
词,用之尤觉可恨。”[14]于是张之洞无奈之下,只好将“日本名词”改称“
日本土话”。[15]
彭文祖撰《盲人瞎马之新名词》认为和制汉语滔滔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抨击那
些套用日本新名词的人恬不知耻,并着力批评“支那、取缔、取消、引渡
、目的、宗旨、权利、义务、卫生、要素、法人、文凭、经济、引扬、相场、切手、
让渡、差押、第三者”诸词“不伦不类”,表示中国人袭用是“瞎眼盲从”,力主改新还
旧。彭认为应当废止来自日本的“取缔”,代之以古汉语禁止、管束;又主张将“场合”
改为时、事、处,“第三者”改为他人,“动员令”改为动兵令,“打消”改为废止,“
目的”改为主眼,“取消”改为去销,“手续”改为次序、程序,“引渡”改为交付、交
出,等等。[16]
严复尤其努力地铸造新词或修改和制汉语以为肆应,严译词汇包括音译词,如“拓都(
total)”与“么匿(unit)”、“涅伏(nerve)”等;义译词,如“官品(生物)”、
“部勒(部署)”、“群学(社会学)”、“名学(逻辑)”、“直(权利;包括天直、
民直)”、“自繇(自由)”等。这些严译词汇几乎都不敌和制汉语,严氏的失败也涉及
其所主持的“编订名词馆”在名词统一工作上成效不彰。此竞争从清末延续到民初,
至1920年代胜负已判,和制汉语得胜。[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