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辈份观念是不是有点多余?

楼主: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19-10-05 14:23:40
说真的,台湾的辈份观念是不是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
先举例什么是辈份观念。
例如,在职场上称呼年继比自己大的同事,就会加“哥”或“姐”
或者称送货的男司机“大哥”
写email会加“敬上”之类的。
再来举例什么时候会造成困扰。
原则上好像就是台湾不像日本有这么固定传统的习惯,从语言开始分男女、亲疏。
有些时候没有一致作法或SOP。
例如,
我记得之前好像版上有讨论过“辛苦了”是不是“上对下”的说法,
但也有人觉得没有,大家都可以用。
另外关于“姐”字,似乎就有人觉得这是把对方叫老,
像是一个新来的35岁员工称呼一个43岁的“xx姐”,真的恰当吗?
再来是这“哥”或“姐”字好像说到底也不是辈份,而是年继决定的?
或者是说明明跟老师蛮熟的了,但在email里直接用“你”好像还是很怪,
但用“您”又很别扭,毕竟当面说话还是用“你”。
(这个我问好多同学,大家也是用法不一致)
以上都还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另外还有工作心态上的问题。
像是隐约的会觉得,如果说在工作上没有辈份意识,而是有基本的礼貌就好,
那么很多事情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大家心中也不会有奇怪的包袱,
觉得有些意见不能直接对长辈表达。
或者长辈也不会觉得说自己犯什么错很丢脸(?)。
然后还有很奇怪的就是“学长姐”“学弟妹”的使用
不太懂为什么同是学生,早个一年出生就要被尊称?
这个语言难道不会隐微的影响学习吗?
这边的辈份观念不会不小心凌驾在知识的平等交流上吗?或者资源的平等分享?
例如说“这是我很优秀的学弟”这个说法
为什么不能改成“这是xx,他很优秀”?虽然好像没差很多
但对方的优秀,跟他是你的后辈或跟你同系,应该无关?不知道,就觉得哪里怪怪的。
而且好奇怪的是都出了社会好多年了还会这样用,
虽然说部分是同校情怀啦,但不觉得这种意义不明吗
作为某校学生的身分,需要复习那么多年吗?不太确定是要表达什么。
再来是家人。
觉得婚后要称对方父母“爸”“妈”真的很奇怪。
毕竟心理就是不觉得真的是爸妈,但言语是有力量的,一但用了这些词,
就会自然觉得要有相对应的态度,双方应该都是。
我个人觉得如果说要拉近关系,不如直呼名字。
再来就是“长辈”这个标签,很容易被滥用或污名化。
我的意思是,“对方是长辈耶,那你就体谅一下”之类的话其实一点道理也没有,
错就是错,应该就是应该,这和对方长不长辈没什么关系。
而污名化的意思就是,长辈有时就是和老人划上等号(只是比较客气的说法?)
就像有时会出现“年轻人就是...”等说法,我身为年轻人也觉得无奈。
不过这有点题外话。
想说的是,辈份观念在台湾,不知道有什么好处?
如果说在日本,因为语言有敬语之类的,使用习惯了满方便的,
就是一个反射动作,那我觉得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
但总体而言我还是觉得辈份观念很多余耶,甚至会造成沟通阻碍。
如果说真的是为了维护某种传统(?)一定要有辈份意识,
那从小就该有明确的SOP,从语言开始做区分,
可以达到日本人那样近乎反射的作法。
想到什么再补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