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系列文。
我只能说,可能下个月就要律师法官第二试,有人读到天昏地暗,压力爆干大,上ptt回
文纾压,难免口气比较差,请原po海涵一下。
我之前那篇废文的书单,是来乱的, 法律人一看就知道都是些古老的书,不然就是很钻
很庞杂,要有点底子,加上超级有耐心,才能看下去,法律素人或是要考国考的,千万不
能轻易去碰那书单,不然没效益,我不负担保责任。
我这篇就认真正经回一下。
不少法律素人对法律有兴趣,想知道法律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找书来了解,那就要看 你
目的是什么, 不同目的,有不同开启方式,如果只是想知道法律在干嘛,不想对法律完
全不了解, 那实在不建议找法律系上课的课本或是国考用书来看,因为这些书是要深度
学习以及赌上人生要考上律师法官用的,自然写的不是一般人可以阅读, 这就好像想知
道理工在学什么,不会无聊到真的去找电子学原文书来看,还不是从科普杂志下手。
那市面上有法律科普书吗?
有, 但相对于其他学问,法律科普书真的偏少,而且甚至写得不是很科普, 例如: 李永
然律师出版的 国民法律知识丛书,我翻一下委建与合建,那本内容上其实很多法律专业
术语,正常人应该是看不懂,比较适合法律系在校生睡前翻一下复习用的
。
我努力翻一下书柜, 发现有位经济学教授: 熊秉元,对法律很有兴趣,从经济学角度去
观察法律,写了好几本小书。
这位教授从经济学的效率角度去分析我们的法律制度,写得很白话又浅显易懂, 如果你
是法律素人,不妨从他的书下手,透过他的视角与法律人对话
。
1. 《法律经济学开讲》
2. 《正义的效益》
3. 《罪与罚之外: 经济学家对法学的20个提问》
我也挺推荐法律系学生去看他这些书, 因为法律系学生很少针对法律体系问为何要这样
设计,法律系老师只会说那是法律政策,他们不管,我们只要搞懂请求权基础就好了
。 反正国考也不会考 法律制度为何这样架构,久了,法律人就甚少质疑法律制度设计
的最源头, 或者是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制法律度设计解决某个问题 。
熊秉元教授的书会尝试用他经济学的观点去思考法律制度为何这么设计,以及盲点在哪。
例如法律人干嘛要区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 如果只是回答因为请求权基础不同,熊秉
元教授会非常不满意,觉得这根本没回答问题, 他有尝试以他观点去分析为何要这么分。
另外, 很多人对法律人奇葩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