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oap726068 (肥皂)》之铭言:
: 大家好,近年来LGBT的议题似乎十分热烈,但是在LGBT中,T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族群,
: 因为只有T才会有性别认同的问题,而其他三者只是性向与异性恋不同。
: T,代表跨性别者,主要是性别认同上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不同。
: 我一直在想,跨性别者是否是性别刻板印象下的产物。
: 除了生理上性别的差异,社会也常常在无形中传达行为中性别的差异。
: 最经典也常出现在课本上的例子就是男生阳刚女生阴柔,男生应该玩钢弹女生应该玩娃娃
: 之类的,要举例还有更多。
这不算是trans的议题,因为trans就真的是认为自己是另外一性,
所以有些trans 如果是男>>女 就是像要变阴柔点。
: 我不是跨性别者,不了解跨性别者的心理,但我在想跨性别者如果生长在一个没有性别刻
: 板印象的世界还会是跨性别者吗?
Relationship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ender equality
最近"科学"有这篇就是提到刻板印象究竟是不是"社会架构出来的"
他研究的结果是反而越平等越富有的国家,性别角色越"传统"
(女生就是保母,男生就是工程师的感觉)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一个人被影响的因素粗略地分就只有两个,
社会因素跟生物因素。
一个如北欧依样富裕、性别平等的社会,等于缩小化社会因素的影响,
那当然生物因素的影响就被最大化啊,
男女当然就依造自己生物上的因素去发展,
又“通常”男生对物有兴趣,而女生对人有兴趣,
所以才会有男生可能工程师多,女生老师多的情形。
当然如果有政策要"真平等",工程师老师男女都50 50,
hmmm其实根本是在损害这些对人或物没兴趣的人。
顺便提一个为何对"人"的工作,如老师保母咨商师的薪水会比工程师低。
其实很简单,因为“人"复杂,"物"简单。
1.物可以大量复制,人不可以
一个工程师对物做出一个发明,他可以很简单的大量复制到其他的物之上,
所以相对的能提供的服务多。
反之即便是比较公式化的补习班老师好了,
他能服务的也不过就一小时300人吧,
然后这300人的又每个不同个性,谁知道你补习班的教学最后能给予这些人多少价值。
2.人的投资报酬率低
现在养一个小孩很可能要25+才能有收获,
公司要投资这种鬼东西吗?
3.难以计算对人的服务的价值
一个小学老师对一个单亲小孩进行多一点关心,
也许会让这个小孩多点母爱父爱,
但是这个服务很难被计算,学校不会多给你钱,
小孩子接受这个服务后20年后不会变成8+9,变成社会一份子,
这样的价值难以计算,而且要20年后才能回收。
所以的确对人的服务比较麻烦,而且收获利益可能不高,
我自己想不出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不过这不代表这些工作没有价值,
而是目前我们人类无法准确的计算这些工作能提供的价值。
即便我们有些法律会考虑到家管、养小孩是该算有工资、有价值,
但是在社会上比较难换算成金钱的价值。
所以有些女权主义者,因为认为这些对人的工作跟对物的工作比,
是比较不好,因为钱比较少,而诋毁这些工作,
认为女生就是该去当工程师,来打破所谓的“父权”
其实不是钱比较少,价值低,而是我们很难计算对人的服务。
大概是我的一些想法,有点离题到性别刻板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