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读过一点点社会学,来野人献曝一下。我读比较多“科技社会学”相关的东西。然
后就一个理工阿宅来说,我觉得科学社会学带给我的东西大概就是某一种“不一样的观点
”吧。
譬如Steven Shapin的两本书《利为坦与空气帮浦》跟《科学革命》都试图用历史上有的例
子告诉我们“科学家做的决定(譬如支持哪些理论)或多或少都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
”
不要小看这一句话,科学之所以现在会被(某些人)称为“霸权”就是因为某个层面上我们
把它赋予一些超然的地位。而科学史家以及某些科学社会学家就是把科学家在发展科学时
作为“人”的一面给找出来。
还有疾病。
《疾病的隐喻》里面就提到了很多例子(他引了很多古希腊的戏剧,我都没听过),讲到了
疾病其实不单单是那个物理征兆(病征),其实还有其隐喻。譬如结核病等热病是被认为“
热情”的;而在东方也多有,譬如黛玉(?)可能也是结核病,整天连红通通,然后就被人赋
予某些形象(譬如温软?)那些形象就是这个疾病的隐喻的一部分。
最生动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爱滋。这方面有朋友建议《我的凉山兄弟》是本好书,不过我还
没看完。但是还是有从朋友那边听来一点关于爱滋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据说一开始在河南的爱滋村,在外界的人士(譬如医生、社工等等对“爱滋
病”有认识的人)进去之前,当地的人其实不知道爱滋病是什么,也不觉得那个病有什么奇
怪的。可能有点奇怪,就是这个人会有一些固定的病症(譬如卡西氏肉瘤?),然后没多久就
过去了。可是,当外界的人士进去那个村子之后,带进去的不只是医疗知识,还有对于这
个病的所有隐喻/刻板观念。
最后我想用布狄厄的文化资本论来最结。然后这个东西最后好像被人讲到烂了,所以我只
讲一句话:“其实布狄厄本人是反对文化资本的。”
其实社会学家的经典著作还是有许多可读之处,而且往往会赞叹他们的眼光之精锐。只不
过真正厉害的人通常也不太会出现跟人笔战,所以请不要因为只看到像我这样程度不好的
小咖就对社会学放弃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