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生命
的意义是什么?”...虽然,上面举例的四个问题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中国字很特别,
只要“一个字”位置不同、次序颠倒,它的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也可能完全一样。譬如
:“猫熊”跟“熊猫”,或者“包皮”跟“皮包”。中国字是非常特别的。
“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大,我这篇文章只是“简单说”而已。
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说:“来我这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身体健康,心理正常
,但过得并不快乐。”这段话,大概就可以很简单的回应这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
”荣格的学术成就,有兴趣的人可以好好在网络上搜寻。他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他当了几
十年心理学家对于“人”的一个小小总结。
用别人的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我觉得比较恰当。当然,人生问题“适合别人的,未必适
合自己。”
首先,我最先想到的人,非“释迦牟尼(BC.566-486)”莫属。主要是因为,我对世尊的
生平故事很熟悉,再加上佛学真得太伟了,唸书如果不唸一点“佛经”,不看看鸠摩罗什
(344-413)、真谛(499-569)、玄奘(602-664)、义净(635-713)、不空(705-774
),这五位伟大的译经师写得文章佛典,那确实会有点可惜!我可没有说要全部都看,但
是,至少看一点点。
譬如:
玄奘《俱舍论》片段:“有漏无漏法,除道余有为。于彼漏随增,故说名有漏。无漏谓道
谛,及三种无为,谓虚空二灭,此中空无碍,择灭谓离系,随系事各别,毕竟碍当生,别
得非择灭。”
感受一下!这些师父的文笔与思想。绝对会受益良多的。
世尊在二十九岁时,几次的出城,遇到了老人、病人、死人跟僧人。就体会到了:“人生
的快乐,都是刹那生灭的。生、老、病、死,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到底要怎么得到永远的
快乐呢?”经过六年的苦修,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得到成佛。
世尊的思想,就在浩瀚的佛经里。如何知道“活着的意义”?可以在经文里面找到。
当然,通往“罗马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条!
孔子(BC.551-479)的儒家、老庄的道家、柏拉图(BC.427-347)的《对话录》、耶稣(
BC.4-AD37)的基督宗教,以及西方各大山头的“哲学巨人”,譬如:奥古斯丁(354-430
)、多玛斯(1225-1274)、康德(1724-1804),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也可以回答这个问
题。
最后,我想引用鸠摩罗什在《金刚经》写得几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
如电,应作如是观。”
阿弥陀佛。(感觉不用这四个字做结尾,会怪怪的,所以就写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