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保险的观念曾跟原PO差不多,觉得都在骗钱的,最近几年才导正过来。
我们先把保险想像成灭火器,你买了一个灭火器,放在角落当灰尘集中器然后过期了,
你会觉得“买灭火器干嘛好浪费!”还是“幸好没有真的遇到需要灭火器的状况。”
保险因为是无形的,外表看起来只是一堆艰涩的契约文字,但不代表它现实中不存在。
还有,保险的重点在我们无法承担的风险。
今天看个牙医花了3000,就算是基本时薪的打工3天也就赚回来了,
但今天走出门被陨石砸到终身瘫痪,本身的医疗 + 家里要出的人力时间 是要在后续的
日子里源源不绝砸下去的,台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要过安乐死,请问家里有多少个
百万撑下去?这一刻才真的是到了请保险公司帮忙的时候了。
挑选一位正派的业务也很重要,对方是一心只有自己佣金还是有在为你设想很容易看。
只要拨个时间咕狗,搞懂还本vs不还本、定期vs终身、重大伤病vs重大疾病等等还有许多
其他名词的意义,基本上就很难再被只为了佣金想的业务拐了。
我去年大概花了1~2星期学会一些基础知识,又花了一段时间咨询多名业务,
从中选出一位后,对方开的保单除了DM也自己咕狗条文慢慢看,
过程很像在考中文阅读测验,但一切都值得,
很清楚自己买了什么,也认识一个可以信任的服务人员与朋友。
※ 引述《cestlaviee (这就是人生)》之铭言:
: 30几岁了 还没用过保险
: 最近要拔智齿 可选择另外自费3000
: 用胶原蛋白加速复原
: 网络上看到一样的情况(拔智齿+用药)
: 一样的保险公司跟险种
: 但是有人有赔 有人没赔
: 而且问业务 问保险公司 都没办法肯定说会赔或不赔
: 如果说肯定不赔 我会选择省3000
: (但有的有赔 有的没赔 标准不一也蛮神奇的)
: 如果能赔 都买保险这么久了当然就用
: 但是问到的答案都模棱两可
: 最后如果选择花3000却没理赔感觉很呕
: 不知道保险还要缴多久才会用到
: 用到的时候会不会又说这个没赔那个没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