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台湾的英文会话教育

楼主: SunSky0126 (昊SunSky)   2018-01-16 19:36:02
要是在看的过程中觉得文法怪异、用字不精准,请大家见谅。
正文开始。
看了前面的文心中产生不少感触。
如果你只看“对待未来很认真的族群”,我能力上算是一个很普通的下一代。至于为什么
会这样说,又为什么和这主题有关?请往下看吧^ ^
在不牵扯个人观感的情况下,我想将会影响英会能力的因素先列出来(列个大概,不一定
互相独立):
一,家庭因素--挺现实的一块。不管是没能力做到(没钱?)、没视野想到(脑子里没
这块?),或是没时间顾到(忙于经济或其他事?),我都归这类。
二,学校因素--众所皆知,台湾的学校教育并不重视这一区。一大部分的缘由和艺能科
一样都指向升学制度。
三,本身因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因为怕血所以不读医学相关学系的例子?虽然不
至于那么夸张,但有些人对英文的确异常牴触。
四,其他因素--其实我这篇注重的就是“其他”。
“其他”和升学有密切的关联。就算一个人在1、2和3都俱备了优势,当他的“其他”并不
具有优势,甚至只有劣势时,他一样可能练不好英会能力。
那到底什么是“其他”?
大部分人在学生时期主要的目标就是升学。而其升学目标因人而异。我不知道怎么具体的
讲,但我举个例子希望看官们能体会:有人觉得上台政清交成只是稍有难度,可是有人却
觉得上一二类私立龙头弗如登天(也适用在国中考高中、职的状态下)。
在一般的情况这种目标应该都是对自己的评估,像成绩取向和成就。而到头来只有当自己
能完全或超长发挥才能达成这种目标。
如果一个人真的体会到这点,那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他的精力、体力和时间势必就会
集中在那些科目上。
有部分人会说网络上有许多资源,是自己不去用的。
对,说的没错。同时我也觉得念书一大部分是靠自己和家庭培养。但当你在家里对“考试
科目和英会”的态度就像现行制度对“考试和非考试科目”的方式一样时,英会能力的提
升怎想都非常有限,甚至趋向零。如果自己的目标是非传统的,那对专业科目的投入也不
会亚于传统学生对考试科目的付出。
可是跟现行制度不同,这种态度谁可以非议呢?对当下的自己负责有什么好讨论的呢?他
们当下能做好的就只有这样。后来是后来的事,但当他回过头去看并提出类似的想法(英
会能力薄弱)时,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种“其他”的影响下,我觉得这族群想在台湾练英会的黄金时间恐怕是在国中前和大
一、二。因为如果拼到自己的目标,那大三、四应该也会忙碌起来。可是国中前的状
况......一来小孩心性,二来又和家庭有更紧密的关系。真的要自己体会到并有能力去做
恐怕只有大学之后了。
p.s.我会回的这种文都建立在发文者过去是对自己负责的。碰到什么开分身、反串、讨嘘
者就请大家一笑置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