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有三好 专家:减轻地球负担最好
【台湾醒报记者邱慕天分析报导】面对台湾少子化现象严重,每年新生儿跌破20万。偏乡
中小学收编、大学面临退场,阁揆林全认为“低薪、高房价、托儿、教育”是4个主因;
但根据《VICE新闻》,在全球市场发达国家更明显的答案,是随着1970年代越来越多的妇
女进入劳动力,家庭规模就开始缩小了。育儿是一件辛劳的事,职场女性无法蜡烛两头烧
,也就倾向只生1个或不生。这是一种取舍,但不是只有坏处。
乐善好施、活跃政坛
在资讯文明社会以前的传统社会中,生儿育女是伦理职责、是天命、是正常。“年纪到了
”而未婚无子,要不就会质疑“身心理违常”,或──在经济学者凯因斯及教宗方济各两
位独身名人的言论解读下──被认为“只活在当下”、“自私”、“不在意/投资未来”
。
然而,这些对“不婚族”与“顶客族”的刻板标签,却不被社会科学的统计支持。根据《
经济学人》引述,比起有家室者,无子的人设立“慈善基金会”献爱人间的比例更高,也
更为乐善好施。在美国境内的税单调查发现,他们一生中比有生儿育女的人乐捐出12600
美元,将近40万台币。他们没有“世袭”的考量,因此把资源分享出来促进阶层流动,让
社会更多公平和温暖。
同时,能攀上高阶政坛服务社会大众的女性,也常常是没有育儿负担的。英国的梅依、德
国梅克尔、台湾的蔡英文都无子。作为已婚男性,印度的莫迪、日本的安倍晋三、法国的
马克宏也没有生孩子;爱尔兰新相瓦拉德卡则是独身的男同性恋。所以不能说他们不关心
社稷前程;《经济学人》也指出,美国常见“王朝”一般的政治家族,或是“用人唯亲”
,也比较不会发生在无子的首相执政时。
缓解地球超载
最后,少子化现象确实让各国都必须被迫进行沉痛的年金改革,因为严重失衡的青壮劳工
与高龄(暨长寿)退休人口的比例,势必压垮财政。然而,适当地从拥有年轻人口的第三
世界引入移民,即可缓解这个问题。英国《独立报》指出, 全球人口正在急速增长,在
本世纪前必要突破百亿。考量每个人要消耗的食物、水、电力、能源,以及制造的垃圾和
排泄物,以及对“繁荣文明生活”的追逐,不生孩子,就是对地球未来最实质、感心的贡
献。
在对传宗接代的家庭价值信仰上,基督教界有以旧约《创世记》经文“要生养众多、遍满
地面”催婚催生、应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伦理者;却忽略了保罗在对新约教
会的劝勉中,指出“因现今的艰难,不如守素安常才好”;认为独身的人,就不必为家室
的利害挂虑,反能拥有更崇高宽阔的心灵视野。
因此“少子化”的问题意识,毋宁说更取决于我们对“生养”的概念是否包含其他的“族
群与移民”,以及如何想像世界的未来。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70830-ireC
心得:
少子化最谬误的就是被指为女人的问题
是到底凭什么有子宫就一定要帮国家 帮社会一堆不相干的人生孩子啊?
不生还可以被说自私
结果事实打脸 无子的人最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