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住在家里,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你好。
从要不要补习、要不要念音乐班、能不能去毕旅、高中念哪里、能不能当干部,
到大学志愿填哪里、能不能参加社团、能不能养猫、能不能买橘子。
当没有先问妈妈得到他同意,就会有各种的酸言酸语。
案例一、养猫:
“养什么猫,没赚几个钱连自己都养不起了,还想养猫,还养那么丑的。
为了你好,还是把猫送给别人养吧。”
案例二、毕业旅行:
“段考没有前五名还想跟人家去毕旅,大合照的时候不会觉得丢人现眼吗?
为了你好,还是不要去毕旅了吧,浪费钱。”
案例三、参加学校社团:
“跟人家组什么乐团,你以为会弹琴就比较厉害吗?弹的那么烂。
为了你好,还是先把书念好不要玩什么乐团吧。”
上了研究所之后,考上了中部的学校,也有了在一起的对象,
我变得不想接家里的电话,因为觉得妈妈很烦,我想要过自己的。
但这时候对象却也跟我抱怨:“为什么你什么都要管呀?”
我才发现我从家里学到了那一套,而且完美的复制起来了。
只要没有把他的一举一动全部掌握在手掌心,我心里就会有各种不安的幻想。
然后我开始用“我都是为你好”来回答他。
案例一、骑车回家要回报:
你到家的时候没有跟我说我会担心呀,其实我都是为你好。
案例二、作息控制:
晚上不准熬夜怕你实验做到太晚,老板交代太多做不完,其实我都是为你好。
直到最近我才懂得,原来,我都是为你好只是一种借口,
是一种填补不安与害怕的借口,是一种实行严密监视与控制的借口,
是一种放任情绪乱发泄的借口,是一种把他人变成操线人偶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