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是一定要看的啊,
诊是中医诊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称,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即“望闻问切”。望
是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面色、舌苔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咳嗽、喘息,并嗅其口
中或身上是否有异味;问是询问病人症状,以及患病史等;切是用手把脉或按腹部诊察是
否有异常。
我的意思是,望诊是人类的本能反应。
即便你不能像中医生一样,一看到人就知道他身体哪里虚。
但还是能看出他的一部分健康状况。
更极端的,如果看到一个人满身有奇怪的肿块,并且流出不明的液体。我就不贴图了
这时候身体自然产生抗拒的反应是很正常的。
身体是外贸协会,是写在基因里面的。我们的祖先,因为是外贸协会,因此得已生存。
当然,在2017年的台湾,是没有什么奇怪疾病大爆发啦。
但基因可不是几十年的安逸生活,马上就大突变的。
以上是生理的部分。
在心理的部分。
原po提到了。他自己,同一个人,在有打扮的时候,客人对他差很多。
简单的来讲,不可控因素的身体情况在这里是同一个人的,没有差异。
有差异的是打扮,可控因素。
我就问个小问题了,你去参加丧礼、喜欢对像的约会、婚礼、面试、好友约、
讨厌的人因故需碰面、不太重要的约、倒垃圾打扮会一样吗?
我的话会穿不一样啦。为什么?因为我对这些场合的态度跟心情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的打扮展示了我内在的态度。
而一个人会不会打扮、如何打扮,是需要学习及社会化的。
你看一个人的打扮时,也同时看到他学习及社会化的历程。
一个人的打扮是他妈在夜市买给他的便宜货,而且都穿到荷叶边了(而且每一套都是)
另一个人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
两个人的学习及社会化内容会一样?
这都是内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