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台湾教育可悲?美国教育也很恐怖!

楼主: jaimparis ((CS))   2017-02-11 16:05:38
有人想听妹妹的故事,那我就来报告一下,顺便说明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吧!
妹妹在那所每天精彩刺激的高中待了差不多一学年然后转学到一所新成立的高中,
但是因为她本身对念书比较没兴趣,所以转学后常常缺课被新的高中开除,
所以只好高中最后一学期又转回第一所高中毕业。
在台湾,高中毕业好像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但是在美国,很多人视高中毕业为人生和家族大事之一。
拥有高中毕业证书也是很多工作或从军的最低要求。
会继续往上唸的人和从此没念书的人大概一半一半吧。
美国的高等教育有分好几种类型,以加州来说有三种导向的公立大学:
社区大学;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tate (UC)
社区大学学费便宜,不需要成绩或入学考试,兼顾不同导向的课程。
很多学生负担不起四年的State或UC,
就会先在社区大学修完通识再转学。社区大学不只有以转学为目标的学生,
有给一般社会人士再进修的课程,有给退休人士上的画画艺术课之类的,
也有以学习专门技术为主的学生。
我的妹妹后来就是去社区大学学习专门技术- 修飞机科。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譬如说
修汽车科,水电科,兽医助理,牙医助理,第一线救护人员,消防队之类。
这些比较像是台湾的高职五专的科目。
他们的通识学科比较少,只需要按部就班唸完学校课程就可以去就业了。
再来是State University;这是比较属于区域性的大学。几乎每个大城市都会有一所
State University。这属于实用导向的正规大学,当然学校排名也是每个学校不一样,
有好有坏。能唸到State U已经很不错了。
最学术导向比State更高一阶的就是UC。UC大学部大概只有六所。台湾人听过的州立大学
大概都是UC。譬如说柏克莱,UCLA之类的。能够进UC大抵都是资质不错的中上阶级。
当然也是有少数清寒的优秀学生,
但因为是州立大学,所以给的奖学金可能不抵私立大学
给的奖学金,所以很多清寒的学生会宁可选择私立大学(如史丹佛)就学。
从一般美国人的角度来看,高中毕业就很高兴,
有去社区念书就表示你有在努力充实自己。
进了State就已经是很厉害
如果是唸UC那更是不得了。
很多亚洲人都认为,高中毕业是基本,
社区大学是为了转学做准备
没有UC以上那根本不算唸大学。
在我看来,这只是大家背景跟选择的不同而已。
很多移民或著家庭资源充足的人当然觉得非名校不唸,这无可厚非,毕竟来美国
谁不想要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我也不觉得说台湾教育制度就一定差,我常常看到有些高职专科的学生在国际比赛都有
好成绩或有亮眼表现。
我觉得问题是在于
我们的教育制度有没有帮助那些没有办法得到很好资源的学生在这个社会立足。
即使他们不打算继续念书,他们也可以选择拥有技术回馈社会。
如果哪一天他们想回头念书或想继续学业,他们还有没有办法这样做?
在美国我觉得它的制度是兼顾所有人的,我以前大学同学也有很多是年纪比较大,
年轻时没有继续学业就开始工作,最后过了几年又经由社区大学转来正规大学唸书的人。
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再进修。
至于美国教育是不是很有启发性这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美国没有人会觉得因为自己或别人没念过大学就很奇怪。
也没有父母会逼着你一定要唸完大学。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兴趣,你想要怎么样的未来,你自己选择,你当然也要自己负责。
以前常听到的故事是某某小孩在台湾念书时是放牛班,但是到美国念书后就变成什么
绘画还是动画天才之类的。我倒觉得只是美国提供这些人更宽广的路而已。你书念不好
就不要唸嘛,你就去美术学校学习专门的学科嘛。那当然美国特定的行业或企业也会
去专门学校招揽需要的人才。譬如我妹学修飞机,就有很多美国航空业去社区大学
飞机科找人。这只是维修工作,不需要找学术导向的大学毕业生嘛!
这就是一个适才的观念而已。
当然,自身的努力还是必要的。人总是对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比较上心,比较认真。
也许台湾需要改变的,只是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知道念书不见得是唯一的路,
容许孩子"不务正业"追求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并且尊重专业技术人才。
最后我想说....修汽车修水电的人时薪都比我高啊啊啊啊...虽然他们真的是辛苦钱,
但是有时候连我都想转行啊啊!
※ 引述《jaimparis ((CS))》之铭言:
: ※ 引述《spring11104 (ox)》之铭言:
: 用自身经验来回应一下美国的教育制度
: 我在美国念过完整的高中大学,弟弟妹妹们也是都从小学开始一路往上唸过来的。
: 我们本身是在美国西岸的大城市求学,所以我提供的经验也是就西岸的学校风气来回应

: 其实美国不同学区里的学校水准差异非常大。
: 虽然都是义务教育,但你常常听到很多亚洲人在抢好学区内的房子。
: 我自己是在中上的学区里读高中,学校有完善的分级制度。
: 之前原po提到的能力分班其实是善意的,因为每个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本来就不同,
: 学校不会勉强每个人都一定要唸大学。
: 但是你要唸名校,学校也有资源开"先修班"提供程度比较高的学生为唸大学或名校做准

: 我同届的毕业生有大概百分之八十都有上某种程度的大学。
: 美国大学也有分好几种类型,在这先不提。
: 百分之八十在美国公立学校中其实是很惊人的!
: 在不好的学区内,可能光是"高中毕业"的人数都只有百分之三十,
: 更不用说上大学,可能只有百分之五的人。
: 我一开始英文不好,就被分到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 就是给母语非英语的人上的英文课。
: 但是其他数学,化学,物理如果有通过考试,一样可以跟其他学生上课。
: 美国的教育课程不是一套标准化的课程塞给所有学生。
: 他们的课程规划是阶梯式的。
: 他们的目的是希望每个人在高中毕业时都有基本的程度就够了。
: 用英文课举例,学校开的英文课可能是ESL 1, ESL 2, ESL 3,
: Basic Writing (基本作文),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文学),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比较文学), AP Literature (大学先修英文文学)。
: 你可以自己依照程度和喜好选择你想上的英文课。
: 只要你高中毕业时有上过一堂基本作文和一堂美国文学,你就可以毕业了。
: 一般母语是英文的人可以直接就选基本作文,
: 但我可能要先上过ESL1, ESL2, ESL3才能上基本作文。
: 有的人可能物理超强,他可以上到先修班,但是英文差强人意所以就上个普通作文就好

: 反正你最后学校规定的某个程度的课程有修过就可以毕业了。
: 完全是依照自己的喜好和程度来调整学习的步调。
: 美国在国高中时就让学生自己选课,为自己以后的方向负责。
: 我的高中生活就很正常,念书,偶尔参加运动社团,
: 学校里面大多是亚洲人和白人,歧视的问题不大,算是很幸运的。
: 相反的,我妹妹跟我就有着截然不同的高中经验。
: 我们后来搬家到一个新的城市,也在西岸。
: 因为我妹妹是学期一半才转学,所以基本上好学区里的高中都额满不接受插班生了。
: 所以她只剩当地一所还没额满的高中可以去。
: 她跟我妈第一次进学校的时候,要过金属探测门,
: 每个走廊都有监视器,还有保全在站岗。
: 她们心里还想说,哇!这学校好气派,好安全哪。压根没想到这些东西是拿来防学生的!
!!
: 她进去念书后才发现原来电影上演的都是真的!
: 一天到晚有人来拉她进帮派啊,学校三不五时就有人在走廊打架,
: 常常有火警警报,因为很多人无聊手贱乱拉。
: 班上女同学根本不听课,直接拿一大罐发胶出来帮对方梳头做造型。
: 老师跟学生在课堂上互骂,每个人都是来学校混时间。
: 三不五时同学就不见,因为就不来上课辍学了。
: 在那样的背景下,学校很难请好的老师,花钱在教育资源上面,
: 开不同的课程。美国教育资源是分配很不均匀的。
: 不好意思,这有点离题了。
: 至于教育的不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概是写文章吧。
: 在台湾国中作文课时都写些叙述文啊,抒情文啊,很八股的引用名人金句的文章啊,
: 但是在美国的高中写作课都是论述文,而且是需要我清楚明述自己立场的文章。
: 作文题目通常都是唸一篇文章,然后回应作者的论述。
: 你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对,但是要讲清楚理由是什么。
: 我一开始都不懂,我可能引用作者的某段文章说她这段很有道理啊,
: 但另一段好像就还好,搞到最后我在美国的老师直接问我说,
: 你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你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 你为什么一直在重复原作者的意见??
: 我才知道说,喔,原来有不同的意见是可以的,只要我言之有物。
: 所以美国人普遍都很喜欢发表意见,他们也不害怕发表意见。我想这是满大的不同。
作者: voohong (vhlhong)   2017-02-11 16:13:00
推了再看,可恶。。你有妹妹。。
作者: 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   2017-02-11 16:17:00
作者: lajji (喇机)   2017-02-11 16:21:00
推 资方要人的方向其实可以很大影响学生求学和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不过是说UC大学部有九个校区 本身就是一个上下水准差很多的系统
作者: RuinAngel (左)   2017-02-11 16:24:00
除非是环境或家族一堆人drop out之类的不然美国高中毕业也就是完成基础教育有啥大事的啦。
楼主: jaimparis ((CS))   2017-02-11 16:26:00
对欸 我忘了算UC Santa Cruz 哈哈
作者: RuinAngel (左)   2017-02-11 16:28:00
上大学就真的是件大事(State或Univ),除非家里人人都读大学
作者: nono1234 (未央)   2017-02-11 16:28:00
推 我们的教育制度有没有帮助那些没有办法得到很好资源的学生在这个社会立足
楼主: jaimparis ((CS))   2017-02-11 16:29:00
确实是大事啊,不好的学区里因为帮派问题,未婚怀孕,程度没跟上毕业考没考过,旷课太多,基础课程修不完的人很多的。
作者: RuinAngel (左)   2017-02-11 16:30:00
那就是我说的环境或家族一堆人drop out的啊,一般家庭里的小孩K12读完是很普通的事情啊
作者: Fireya (☆*"`'*-.,)   2017-02-11 16:31:00
楼上也说上大学是大事...因为很多人可能不会再往上唸了所以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就觉得很值得纪念 家长可能会去高中毕业典礼之类的吧?
楼主: jaimparis ((CS))   2017-02-11 16:33:00
Ruin大,我理解妳的意思了。我的原意是说对某些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有的父母觉得小孩有高中毕业证书就很开心谢天谢地了。真正上大学才真的是大事。
作者: RuinAngel (左)   2017-02-11 16:33:00
会啊,家长也会去中小学毕业典礼啊XD
作者: Fireya (☆*"`'*-.,)   2017-02-11 16:34:00
不会觉得那很重要啊 我高中小学毕业典礼都没什么家长来大学/研究所毕业典礼才比较有家长来吧
作者: RuinAngel (左)   2017-02-11 16:35:00
这就是个别家庭的差异了,以高中生来讲大家比较在意的是毕业典礼后面的舞会不是家长有没有来XDDD
作者: Fireya (☆*"`'*-.,)   2017-02-11 16:36:00
我是说我的同学们也都这样的 没什么家长来 只有家长会长才会来...
楼主: jaimparis ((CS))   2017-02-11 16:36:00
我想可能也跟父母觉得高中毕业后小孩就不是自己责任也有关系吧!哈哈,一种解脱的概念
作者: RuinAngel (左)   2017-02-11 16:38:00
这么说来我回忆了一下高中毕业典礼观礼人数和毕业生比例好像确实没多高,观礼台就不大了XD
作者: vvvv037 (蛞蝓)   2017-02-11 16:43:00
泪推~ 私立大学一般真的比较大方QQ
作者: kyodaisuki (↖☆煞气a_Kyou★↘)   2017-02-11 16:48:00
推推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17-02-11 16:49:00
我觉得升学制度不改的话,教育制度管他几年国教最后都会是成绩的形状 囧
作者: KETSU (KETSU)   2017-02-11 17:01:00
推 长知识
作者: twmarstw7758 (白愁)   2017-02-11 17:05:00
作者: chouvincent (我肥宅 我驕傲)   2017-02-11 17:14:00
这篇才是中肯但是台湾的高职或是科大 一堆老师根本就该淘汰 而且学习风气很差 很多人根本玩四年
作者: Drizzle (相信自己)   2017-02-11 17:15:00
台湾的技职体系都变成升学导向了 所以不爱念书的 就有一部分跑去当混混了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17-02-11 17:18:00
咳,其实部分高中也是......
作者: Kevintsaitsa (kevin)   2017-02-11 17:29:00
红明显 基本上升学取向的社会都是家庭因素造成的
作者: zamora (nana肥肥)   2017-02-11 17:44:00
很多台湾高职现在都升学导向了
作者: hsinyu28 (W.H.Y)   2017-02-11 17:49:00
作者: appoo (熊吉吉)   2017-02-11 17:50:00
推这篇,台湾太畸形了真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唸书
作者: ohohdog (ohohdog)   2017-02-11 17:53:00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17-02-11 17:53:00
现在的适合=你能念好。让人感觉跟有没有兴趣无关。
作者: marsonele (marsonele)   2017-02-11 18:02:00
我爸做黑手日薪约5000,一个月的月薪比上班族还多,可是我从小就被看不起,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邻居,都觉得我是坏小孩……导致我后来变得很看重成绩,享受考高分,打脸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
作者: KETSU (KETSU)   2017-02-11 18:08:00
社会结构跟家庭教育是交互的螺旋 但如果连政府都不带头改变只会越来越糟
作者: fantasySpark   2017-02-11 18:18:00
无论国内国外,现在教育[迅速变革]的需求越来越剧烈原PO现在所述的教育体制只适合现在制造业为本的美国但美国制造业江河日下哀鸿遍野,不只因世界工厂中国更重要的因素是大部分制造业机器人会取代,所以,美国技职教育体系现在也亟思变革,但这种变革是全球性的,日本欧洲德国都亟思变革,因为未来的人力人才需求是根据未来的经济模式产业链
作者: smalltalker (葫洲甘道夫)   2017-02-11 18:23:00
谢谢
作者: fantasySpark   2017-02-11 18:24:00
的需求去供应的,不能供过于求也不能过于供,不能供过于求也不能*求过于供,所以归根究底,在于社会与结构与教育哲学与体制是否能迅速回应适应*社会结构未来的经济模式(无论是凯因斯或海耶克等等的经济观)也就是先有经济模式才有商业模式,然后才有金融模式教育哲学与体制是根据这些经济,商业与市场模式所定下来的,因为教育的本身不能脱离供需市场的本质
作者: chogosu (nickname)   2017-02-11 18:58:00
这东西要从资方,社会改变再去影响教育制度 才有得救
作者: 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   2017-02-11 19:03:00
真的 资方不变 结构就不可能变 问题是政府根本…
作者: lonelystar06 (时间会改变一切)   2017-02-11 19:09:00
台湾技职教育太多通识课,专业不足,四不像我技职出身,觉得科大的课程跟教授真的该废掉,必修学分有的根本没必要,还不如拿来好好实习
作者: dodo577 (dodo)   2017-02-11 19:31:00
推,美国很尊重专业很多台湾认为没前途的行业(像设计)在美国都是高收入高社会地位
作者: fantasySpark   2017-02-11 19:34:00
例如:约莫一百年前亨利福特定下工业工厂经济模式延袭至今但未来工业工厂固定产线的经济模式必然式微趋于绝迹(因为工业工厂固定产线刚好就是机器人最擅长的领域)取而代之的是[迅速适应供需市场新需求新变化]的科技经济模式,而上述[未来的科技经济模式]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结构(也会改变家庭运作的模式)工作型态工作制度以及整体社会福利制度的调整。(综合上述整体就是个社会大变革)未来因为必须因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需求,产业必须迅速改编人才人力编成以因应各种任务需求,就人才而言就是必须迅速进出各种产业与各种任务编成所以,现行的公司(美国称company,日本称株式会社)这种恐龙僵化无法灵动变化反理性的体制可能会灭绝。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17-02-12 00:36:00
你妹好妙!!! 我老公以前也修飞机的XD 那个女生做起来很辛苦, 我现在常常在实验室要拆机台或是换管线我真心佩服可以把这些做很好的女生...
作者: sharkimage (生日那天的甜蜜 ~知道效m)   2017-02-12 00:54:00
作者: emptyzzz (問心無愧)   2017-02-12 01:38:00
观念没改变 制度怎么改还是文凭至上 不会念书就是鲁蛇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17-02-12 03:13:00
推我家水电工年收屌打湾区工程师两三倍 不唬烂QQ他是台湾学历xx不知名科大毕业,觉得没未来,变卖身家出来闯。本来只是念个语言学校,发现美国水电工收入不错,干脆继续拼,一路从黑工拼到高级可包大型工程的证照他每次来家里修东西都叫我老公辞职去他那边,说我们念到硕士领那么少XDDD他大概三四十岁,不是很老的那种哦,完全就是我们这一辈的人。他也说好险当初做了这个决定。不然以他学历现在在台湾不知道在做什么工作、薪水和社会地位都不敢想像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17-02-12 08:36:00
国外技职赚的不会比硕博生少, 德国水电工甚至很多赚的比教授还要多很多, 而且还爱做不做的, 可是水电黑手本来就是很专业的工作啊, 我看台湾那两间航空公司给维修那种薪水, 飞安常常出状况也不是很意外, 是我就随便修修就好了XD... 据我老公说法汉莎修飞机的新水可以领到快300 万台币, 台湾的话... 嗯...
作者: meijer   2017-02-12 09:01:00
妹妹也太酷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