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觉得大学的用意是什么呢?

楼主: SunSky0126 (昊SunSky)   2016-12-12 18:23:50
看了标题会说月经文或觉得我会说没有意义的麻烦看下去;看完觉得是学店观点的就按上
一页吧!当初学测的成绩和后来念的学校可是跟学店扯不上边的。
理智上我会知道:现在大环境的考上大学跟父母辈时的考上大学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
对过去的评定,后者却是未来的开始。
如果缩小到前段学校的入学也不一样。第一是制度的不同,近代已经有比手写部分更主观
的评定了,例如面试。如果小时候有英文底子,碰上科系有英文面试的就非常吃香,这是
一个非常靠北但又现实的事——如果以前只要家人生活支持和学校的教导或许就能考上大
学,那现在还必须加上家庭的文化薰陶跟背景培养才能在占最大分配比例的学测上考上前
段的大学。
所以要考上前段(可能台政同等级的,我之前只考虑这两间)的学校对一般家庭的学生来
说反而更难了。
我只听台湾的朋友说过,其实台政也有100多人的课。但我光是高中50个人都觉得很挤了
,何况是100人,更不用说我到UTSC后见识到了200、300人的课……我整个有点茫了。
虽然在大型或前段的学校往往蕴藏了资源(软硬件)和机遇(和人有关的),但在平常的
积累上却有不少的问题。像UTSC一堂3小时的课100人以上很常见,这也导致我们大部分的
课要另外花2个小时去上助教(学长姐)的课(30、40人)——还不能不去,因为小考作
业都是助教执行的居多。
我觉得这种跟教授的隔阂感不是我要的,同时这个状况也会减少我对课本的兴趣。这也是
我后来转到GBC的原因——相对小班制(30)、跟不同学程学生(台湾是叫学程吧?比科
系广,但不到学院的定义)的交流(同门课有四、五个科系一起上很正常。)
我知道台政清交成不会那么夸张,但我真的蛮想知道在台湾的大学里,大家觉得大学的用
意是什么呢?
作者: AppleOuO (AppleOuO)   2016-12-12 18:35:00
乐意回答吧 自然就会认识了至于 面试的差异 可能文组有文组的玩法!?主因在有没有遇到好老师 有热忱的老师 也是你说的机遇
作者: iouhsu (鍵盤神探-白羅)   2016-12-12 19:39:00
内文跟标题没什么关系欸...用意每个人不一样,但可以告诉妳大学是个资源丰富的地方,看妳想怎么用吧
作者: jetaime851 (jetaime)   2016-12-12 20:42:00
如果你想遇得亦师亦友的老师(mentor? 觉得那不是地域的问题 是人与人之间能否互相具有启发性
作者: evevt (eva)   2016-12-12 21:35:00
不太知道妳要表达什么
作者: gn01657736 (gn01657736)   2016-12-12 22:56:00
完整的人格发展
作者: vannysa (无嘴无是非)   2016-12-13 09:21:00
现在和以前用意差很多,很难讨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