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2S 2016-11-07 11:54:30感觉上下游的报导方式跟消基会报导的方式很像 都是过度强调某些事实
整个报导看下来感觉就是一个有实验方法,有数据的一篇普通媒体报导
版面及数据虽然有凭有据 但看起来相当凌乱 大量的使用"恐""竟"等字眼
的确 物流业者有他的错误在
但这显然记者该学学 如何好好写出冷静的报导文章
※ 引述《sharon1225li (阳隽)》之铭言:
: 新闻标题:实测4大业者 全不及格 低温宅配 竟35℃运冷藏肉
: 新闻内容:
: 【综合报导】低温宅配真的“全程低温”?
: 独立媒体《上下游》针对黑猫宅急便、新竹物流、台湾宅配通和嘉里大荣等4大宅配业者进行调查,并独家授权《苹果》刊登。该调查
: 结果惨不忍睹,4家冷藏运输合格率平均不到4成,运送车厢甚至出现35.5℃高温。冷冻运
: 输合格率更只有2%,成绩几乎满江红。进一步委托专家估算肉品的安全风险值发现,除大
: 荣外,3家业者的数值都超标,恐有食安疑虑。
: 调查将温度记录器分别包在肉品测中心温度,与放在纸箱内测运送环境温度。
: 宅配商机上看300亿,4大业者市占率估达7成,低温货品失温问题却频传,《上下游》记
: 者郭琇真、孔德廉以近半年时间调查,并委托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张正明组织实验
: 团队,今年9月两度从基隆寄送冷藏与冷冻肉品到高雄,并在肉品中和纸箱上放置连续式
: 温度记录器,每30秒记录一次配送过程的温度变化。为求详尽,托运皆测试两次以上并比
: 对差异。
: 台湾宅配通被直击,将冷冻渔货(箭头处)放在货车前座吹冷气。
: 北南配送肉已17℃
: 依卫生福利部订定的食品良好卫生规范准则(GHP)规定,低温物流的冷藏温度应在7℃以
: 下、开始结冰的“冻结点”以上(肉品约-2℃),冷冻温度则应在-18℃以下,但调查显
: 示,多数时间宅配业者的配送温度皆不合格。
: 4家业者中,宅配通的失温现象最严重,从基隆寄到高雄,冷藏车厢竟然飙到35.5℃以上
: ,冷冻车厢则至33℃,形同在“常温”环境下配送。记者现场直击,司机为图作业方便,
: 甚至直接把冷冻货品放前座“吹冷气”,送到营业站时,用来保存货品的电子冰箱也未插
: 电,导致肉品温度完全失控,可致病原菌快速孳生。
: 国内宅配业龙头黑猫宅急便也表现不佳,配送过程中车厢温度如“心电图”般剧烈震荡,
: 导致冷藏肉刚寄到高雄,肉品本身温度就超过17℃,恐有食安风险;记者发现,黑猫宅急
: 便因货品过多,原本用来区隔冷藏、冷冻和常温区的车厢隔板竟破裂,导致温度难以控制
: ,无法符合法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