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
女权不是自助餐!女人当兵才是性别平等?
新闻内容:
最近有网友在线上连署平台,发起修正《兵役法》的提案,主张服兵役不应该区分生理性
别,不论男女皆应该去当兵,再度引起网友热议。
部分女性主义者在网络的讨论中,会被狎称为“女权自助餐”,亦即闪躲不利于女性的议
题,而只在对自己有利的处境时,拿出“两性平等”的大旗──而“女性要不要服兵役”
即是最火热的常见辩题之一。
女性主义其实各自单点
首先可以先厘清的是,女性主义不是铁板一块。在女性主义这个大框底下,其实塞了各式
各样不同面孔、甚至时常打架的各种流派与声音;而兵役问题,一直以来是各家女性主义
者的兵家必争之处。
民国八十八年的大法官〈释字第490号〉,曾以“立法者鉴于男女生理上之差异及因此种
差异所生之社会生活功能角色之不同”,为女性不用服兵役做解释,然而以差异作为不用
当兵的差别,恐怕会让许多女性主义者难以苟同。
例如自由女性主义者认为,否认女人当兵,即是承认女人低男人一等,女人跟男人的能力
是一样的,所以视服兵役为女性的权利与义务。马克思女性主义者则主张,既然战争是用
以维持国家与资本累积的工具,那么要反对的,即是战争与军队的存在本身。基进女性主
义者则会说,军队即是一巩固“男对女宰制”的系统,加入军队,即是同意暴力,只会制
造更多宰制逻辑下的受害者。后殖民女性主义者则更为关注军武作为巩固现代国家的手段
,挑战现代国家的存在与疆界。
如此看来,女性主义者与其说是自助餐,不如像是一群人各自单点;并不是每个人只拿自
己要的,而是正因为口味不同,何苦为难彼此并桌吃饭?
女性的加入由量变带来质变
以自由女性主义者的视角乐观地看,女兵的加入,会是一种“量的改变”,而只要这个量
达到一定程度后,或许就能进一步为军队带来“质的改变”,促进社会上异性间对彼此的
理解。
根据104年度的国防报告书,截至该年度8月为止,女性官兵人数已达 1 万 7 千余人,占
全军编制 10.16 %,而国军近年来持续推动各项讲座活动,以建立更进步的性别意识,但
或许只有让两性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才能认识到实际相处时会遭遇的问题,诸如硬件
设施的不足与言谈思维的差异。以挪威为例,挪威长期以来鼓励女性加入军队,自从
2015 年规范女兵加入义务役后,女兵不只需要一起出操,更需要与男兵一同更衣睡觉,
借由共同生活,扩充对异性的理解。
这样“以量变带来质变”的主张,假设了不同性别的遭遇之间,充满理性而鲜有恶意,以
及台湾所处的社会或军队环境,能够自在地发挥让男女兵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而发展
出正面的影响。这样的假设是否真的经得起检验?在真正实行之前,我们恐怕都难以回答
,但以色列的例子或许可供参考。
以色列社会学家 Orna Sasson-Levy 在研究该国女性在军队中的角色时发现,虽然以色列
男女皆须服义务役,但是该国军队仍是属于男性的场域,主要的权力与授权资格仍掌握在
男性手中。不同于男人,以色列女人时常因为婚姻、怀孕或是宗教因素而免除兵役,显示
以色列的社会,仍将照顾角色视为女性的职责。
即便女性从军,他们也鲜少担任在沙场杀敌的位置,女人们仍多做一些传统上阴性的职务
,至少有30%的人从事秘书与行政职,而其他如社工、护士或老师,仍是将女性置于后线
、辅佐性质的分工框架下。
这样的结果,恐怕仍需归咎于这套系统的设计——毕竟军队自始自终,即是为“阳刚主体
”而设计的场域。
军队是为“阳刚主体”设计的场域
即使《宪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的义务”,但到了行政法的《兵役法
》中,却限缩成了只有一半的国民。而当兵排除的不仅只有女性及不愿被定义性别的性少
数,过老的、疾病的、残缺的身体,也同样被判定为失格的国民,如手脚残疾、爱滋病、
过胖过瘦者。讽刺的是,在一个多数年轻男子都不想要服兵役的时代,有时这种残缺反而
成为一种追求的标的。
这凸显义务役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性别分工的意识型态,军队实为一为“阳刚主体”设计
的场域。在军队这样的地方,只有以异性恋为中心的阳刚气概(hetesosxual
masculinity)是被赞赏的,而这种男子气概不全然是种生物性的特征,而是种文化习染
的气质。
做兵不能扭捏、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优柔寡断,口号要喊得大声、表现很勇而不能示弱,
甚至要在同袍之间嘴砲恐同、干女人,以建立同袍间兄弟情谊,简单地说:当兵就是要像
个异性恋男人,即使你是女人、同性恋或跨性别。
而军队另一主要功能,即是“规训”。社会学家傅柯则在不同著作中指出,规训的作用是
制造符合权力需求的主体。士兵们在机构内受到几乎无所不在的控管,规训是由细节开始
:小至折成豆腐干的棉被、内务柜的衣架间隔、钢杯的摆放角度,大至思想精神的正确、
遵照班长的口令、服从未必同意的军纪。
军队即在各种机构、组织、科层之间,形成一绵密的网络,更让士兵把这种规训自我内化
,形成一内在监视的系统,甚至自己也不曾发觉,而成为一种“习惯”。
如研究男子气概的社会学家 Connell 所说:“国家权力是争取性别霸权的资源,而霸权
男子气概又是争夺国家权力的资源。”军队强制的性别分化,导致“国家-军队-阳刚气
质”此一连带建立,各种政治上的好处便会沿此不断被生产出来,被强制规训的一副副标
榜阳刚特质的身体们,便在退伍后进入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再次巩固在军中规训习得的一
套性别秩序。
不只女人,以“失格的身体们”进入军队夺权
军队并不总是一个开放、强调民主、鼓励多元、要求批判的场所,而是透过各种治理的技
术,要不同的性差异,或被整齐收敛,或被强行收编的地方。
我既反对军队的存在与强迫入伍的必要性,更不认为借由胁迫更多的人进入军队,能够达
到实质的平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或许正是因为军队如此排他而拒绝差异,所以才能够
系统性地制造出一群又一群高举阳刚气概的男人,持续地建构我们的社会,因此主动地向
军队输入各形各色的性主体,作为反抗策略,进到军营里,掌握权力,或许极可能对军中
阳刚文化带来骚扰、反思、甚至革新。
以男同性恋为例。在台湾,阳刚齐一的军服背后,其实暗藏着各式阴柔的少女心、娘娘腔
,各型各状的妖魔鬼怪,这些偏差的性主体们,早已地下茎似地渗透入军队之中。军队一
直以来更是男同志色情素材的丰富文本来源。近来流行的《G兵日记》,即是叙述一个
GAY 是如何在军营里,和各个天菜异男们互捡肥皂、暗通款曲。即使巨观地看,军队依
然不是个尊重包容各种性主体的场所,但是只要鬼门关得够迟、进入的数目够多,迟早会
异变成妖界。
所以更疯狂的主张,不只女生要一起尽义务,还要让所有被排除者,一起加入国军,在沙
场上踩高跟鞋,以轮椅当战车火箭砲,在彻底展现其身体、思维与生活风格上的差异之外
,还要取得权力,制定和改写规则,松动国军既有秩序,反抗崇阳贬阴的异性恋逻辑,至
其凋零溃散。
在面对现实考量,当国家与军队无法立刻废除、而改良式的国防又遥不可及时,我们还是
可以思考当女生(以及其他性主体)加入军队,会带来的积极面向,不只是让当兵男人“
心情比较平衡”,而是由入伍前到队伍后,断除“国家-军队-阳刚气概”的连结,进行
游击式的性别扰乱。
台湾过往女性将军只出现过六位,目前担任上校的女性也仅有二十几人,越是高层的位阶
女性越少,亦足以显示男性垄断军中要职。若是将来有一半的国民是女人,那就该也有一
半的官阶与将领是女人,不同性少数也必须根据比例配额,获得权力,才有机会改写规则
。
强迫所有性别一起加入军动,同样是种强迫,而让女性或性少数加入的军队,依然是服务
于国家机器的暴力系统,其规训不同个体的力道,不见得会因为参与人的多元而衰减;但
是有压迫的地方,同时就有反抗,至少我们能还能提出一种更加基进的想像,让各种“失
格的身体”大量走入军营,使得军队内一系列的控制技术,受到干扰、挑战、重新排列组
合,甚至是瘫痪整个组织功能。
或许更只有让更阴性的、够多元的、十足妖异的各色人类,一起折著不完美的棉被,一同
跑着中途放弃的三千公尺,才能更加凸显操练的徒劳,与军队内部的种种荒谬。
新闻连结: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3/1976693
心得:
好文大家读。其实对当兵我个人没什么概念,肥宅我没当过,
不过我也听过有人说很辛苦,我也觉得听起来真的非常的辛苦
,好奇现在要是女生要当兵的话,以前没有当过的人还要当吗
还是说是毕业生的事情惹?
其实当兵对同性恋来说应该很开心,因为可以看男生洗澡?我
有前前前前同事说,有男生问他要不要一起洗澡,感觉好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