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 非创造
赚的是工钱 不谈销售
通常代工者 不知道如何销售 也不知何谓创造 他们不是产品的设计者
只是其中一个经手人而已
也不知道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对于终端消费者的价值在哪里
所以不懂销售 因为不懂得赚销售的钱
所以只能用蛮牛精神 吃苦耐劳的干 赚所谓的工钱
这是一种被动的经济模式 人家叫工 你才有钱赚 没叫工 你就是晾在那边
因为心知肚明知道这只是代工的钱 所以要赶快赶给人家 怕客户走掉等不耐烦
熬夜加班 累的时候很累 闲的时候很闲
我不知道这种工作模式是不是造就了吃到饱的消费思维?
因为能闲下来吃的机会不多 忙的时候只能吃便当
有时间好好吃饭的时候就想要吃到饱
于是衍生了 花有限的金额 要吃到饱的消费思维
然后 健保出现了
咦? 好像跳得有点快? 不是 我是在揣摩台湾人的人性
到底衍生出什么样的消费思维
付出有限的钱 然后要无限的服务 这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贪婪?
但其实 生产者像溶质 消费者像溶剂 而容易的浓度就像是钞票的购买力
不知道各位是不是都觉得现在的钞票购买力相当稀缺?
便宜没好货 真材实料的又漫天喊价 啊废话
卖真材实料的人知道供不应求 做得那么累 不涨价是智障吗
不然哪有钱付租金房租或买房?
物价的售价这些都是表面 看不到的其实是生产者的租金成本
只是租用一个店面 或一个厂房 什么都还没开始做 就要先付一笔钱
而这些钱最后当然是被转嫁到羊身上
当房地产越炒越高 买到的人还是会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用租金还本
"阿不然我存银行就好了干嘛买?"
所以商用房地产的租金也僵持不下 但是由于鬼岛低薪
做生意的环境不好 实业家对前景也没那么乐观
自然就不会拿出什么好租金来给房东吸血
这个平衡还能维持多久?
你说呢?
作者:
ccufcc (皮卡波)
2016-08-02 08:52:00看成伐木工
这问题太复杂 需要一个理工总统不然学法律的只会嘴炮而已
作者: kegelenz (lasto) 2016-08-02 08:58:00
会不会把代工看的太简单
不过台湾代工没搞头每下愈况 实在过于短视 改朝换代囉
楼上你应该先弄清楚ODM OEM,这跟短视有什么关系目前想搞品牌的htc还是gogoro台湾人自己就战到翻了自己研发要卖高价你说他黑心,卤肉饭卖高价要抗议那怎么不去抗议一碗拉面要300,明明就是自己心态有
你先别急着激动 像有关键性技术就还行类似复合纤维纺织
作者:
cat0429 (momo)
2016-08-02 09:08:00很多你现在看到的先进国家,也是代工起家的,只是它的年代你来不及参与。另外只买便宜的东西是人类的通病,不然代工业就不会到台湾来了。
但少数成功案例都已经出走 没有关税同盟被全球市场孤立大多留在台湾就是代工业就是我说的短视 不思进取身旁亲戚朋友有高阶乐器 设备仪器 医学药品代工实在看太多例子 ODM OEM只在课本里吧 台湾代工也就如此
台湾毛三到四的几家系统厂就都ODM啊 哪来都在课本里你觉得台湾是做不出iphone还是没办法卖iphone呢?
作者:
sixf0ld (coldrain)
2016-08-02 09:17:00我觉得是老板们的思维台湾老板只想赚轻松的价差
作者: beartsubaki 2016-08-02 09:19:00
曾经大赚现在也没不赚 有几个会有雄心壮志想大起大落台湾引以为傲(至少商管常举)的品牌创业例子是被迫的
答案是台湾环境既做不出哀凤也没办法卖 思维过于迂腐无法在全球布局有亮眼成绩 特别是消费性电子业
作者:
cat0429 (momo)
2016-08-02 09:23:00这个问题也是台湾的工程师只想做已经成熟的产业,不想去赌新公司啊!你去科技工作版看,一堆人只想进GG
没有关键性技术 也别想跟人搞规模经济 步上DRAM后尘吧也别跟我争些五四三了 htc被周永明搞臭也不用台湾人做哀凤跟卖哀凤台湾现在思维都无法做好 电子业差不多了
作者:
sixf0ld (coldrain)
2016-08-02 09:29:00妳觉得为什么大家只想去GG?其他老板给的那种待遇能活吗?
不是我想唱衰台湾 实际情形就是如此 有远见老板很稀有
作者:
sixf0ld (coldrain)
2016-08-02 09:32:00不是富二代,没有祖产祖厝,房租当然是必要支出啊?不然住街头吗?
从商学院毕业后 进职场也满腔热忱 但现实社会就是如此
也许有些人认为睡网咖比帮人缴房贷自在我也快要这样想了只有房子不事生产的吸血虫又不缺钱你缴房租是为了帮他们的儿子买保险套吗
不想花钱研发,做代工只赚不赔,惯老板的最爱不过稳赚不赔的通常也只是赚小钱,搞研发设计的才能赚大的
作者:
cat0429 (momo)
2016-08-02 10:15:00很多公司薪水没底到哪,工时还短很多!但是找不到人,为什么?名气不够大。说穿了,就是台湾人爱慕虚荣,得说出公司名字,让大家投以羡慕的眼光
我觉得是台湾的内需市场不够大,做外销当然没有当地企业的行销能力和资源. 所以造就B2B的产业模式, 而不是B2C而B2B简单讲,就是代工.台湾缺少很多高价值的民生产业,以及关键材料,零件的技术. 就讲汽车好了,每个家庭买一台,有多少钱就流出去了而因为这些产业的起步慢,加上国产品大多给人便宜但品质打问号的印象. 在已经不大的内需市场中,处境更困难.产品做出来要外销更困难. 在内外都没利多的情况,自然没有人愿意投入产业. 而大多是代工或代理销售.
内需只是借口 国外不少小国家成功案例 成功途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