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爱丽丝梦游仙境》背后的原型少女

楼主: sunburnbro (brilliantlin)   2016-07-21 10:35:38
新闻标题:路易斯永远的缪思!《爱丽丝梦游仙境》背后的原型少女
新闻内容:
《爱丽丝梦游奇境》是人人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我们着迷于少女爱丽丝穿越现实与迷幻
之间的奇遇,渴望拨开迷雾探究角色原型。原来,小说作者路易斯的缪思是爱丽丝李道尔
。她的人生经历过丰富的童年、不顺遂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到孤独的晚年,虽然不如故
事中的爱丽丝那般奇幻,却用自己的一生在一位小说家的心底活成一则传奇。
少女爱丽丝生于 1852 年 5 月 4 日,是伦敦西敏公学(Westminster School)校长亨利
.乔治.李道尔的次女(共有男 4 人、女 5 人的 9 名姊弟)。本名为爱丽丝.普莱森
斯.李道尔。虽然姐姐萝芮娜(长女)、爱丽丝(次女)、妹妹伊迪丝(三女)这三姊妹
最有名,其他还有 2 个哥哥、2 个弟弟(虽然还有一个弟弟,但生后即夭折)、2 个妹
妹。
父亲亨利.李道尔与卡洛尔、卡洛尔父亲相同,也是在牛津基督堂学院获得双科目首席的
秀才,甚而在 1943 年编纂完成希腊语词典。此外,他的祖父是名准男爵,因此亨利拥有
贵族血统,并以 44 岁之龄就坐上基督堂学院长的位置。1856 年,他带着家人搬迁到基
督堂学院的校长宅邸,这时候的爱丽丝 4 岁。
毕竟是大学,学校中难得见到小孩。在校内的生活,对小朋友来说可谓是极为特别的孩提
时代。但是当孩子成长到多愁善感的年纪时,在大学生当中穿梭的生活,对美丽的姊妹们
来说其实是与危险比邻而居,并非只有欢乐。李道尔夫人这时会变得神经质,也是情有可
原。
在李道尔家,年幼的孩子被赋予必须与双亲分开用餐的义务,但基于亨利.李道尔“家人
要对大 学内外的事抱持正确理解与关心”的想法,当孩子 稍有成长,便可参加用餐后的
音乐会或室内游戏。
爱丽丝虽阅读过相当多种类的书,并在能与各类知识份子或文笔家接触的环境下长大,但
她的文学才能却平庸;并非在读写上有问题,而是缺乏灵感或独创性。但另一方面,她则
在音乐、绘画、雕刻等领域发挥出众才能。
爱丽丝的音乐,是向首位在基督堂座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演奏“马太受难曲
”的约翰.史坦那爵士(Sir John Stainer),以及查尔斯.休伯特.哈斯廷斯.帕里爵
士(Sir Charles Hubert Hastings Parry)所学。绘画则是向 19 世纪代表维多利亚王
朝的美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所学。他把特纳(英国浪漫主义画家
)的作品借给爱丽丝,令她描摹。爱丽丝为伦敦波普勒 地区教会雕刻的版画,被镶在教
会门上,现在则收藏于牛津的St Frideswide's Church。
与王子相恋 和运动员结婚
1872 年, 20 岁的爱丽丝.李道尔,与生日相差刚好一个月的利奥波德.乔治.艾伯特
王子(Leopold George Duncan Albert,维多利亚女王与艾伯特亲王的第八子)同时进入
基督堂学院。王子虽然体质孱弱,难以参与运动,但喜欢音乐、历史及绘画,被称为“学
者王子”。他在宴会和音乐会上结识李道尔姊妹,最后终与爱丽丝之间萌生爱苗。但李道
尔家害怕因身分差别招致女王不信,并未将此事公开。
1876 年,利奥波德王子完成学业回到伦敦,但因创校纪念,又再次造访牛津。此时他所
到之处虽皆有爱丽丝跟随,但加上爱丽丝的母亲或妹妹也必须一同前去的条件。后来利奥
波德王子回到伦敦隔天,爱丽丝的妹妹伊迪丝便感染腹膜炎,就此撒手人寰。听到这个消
息,王子赶至葬礼,不顾不可使力的禁令,担任伊迪丝的抬棺人。事实上,伊迪丝在 3
个月后的秋天就要结婚,为了 21 岁即离世的妹妹,据说爱丽丝姐妹们皆穿着纯白衣装参
加葬礼。在这之后,爱丽丝与王子相隔两地,再无相遇机会。爱丽丝虽对王子死心,但再
次遇到想结婚的对象,已是 4 年后的事。
放弃对王子的爱恋,让爱丽丝决定结婚的对象,是与利奥波德王子相似又大不同的青年运
动员,雷金纳德.哈格里夫斯(Reginald Hargreaves)。他的射击技术一流,曾代表罕
布夏郡参加板球比赛,据说高尔夫球也相当拿手。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但在读书方面不
太行。虽然知性似乎略输爱丽丝,不过仍在 1880 年,爱丽丝 28 岁时与她结婚。
1880 年 9 月 15 日,婚礼在西敏寺举办。牛津为了配合婚礼时间,大圣堂的钟还响了整
整一个小时。在收到的 137 件结婚礼物中,有利奥波德王子所赠送的珍珠胸针。爱丽丝
虽在典礼中别上这个胸针,但王子本人却没有现身。
此后,爱丽丝成为爱丽丝.普莱森斯.哈格里夫斯(Alice Pleasance Hargreaves)。雷
金纳德一生都对爱丽丝赞誉有加,爱丽丝的结婚生活,相当幸福美满。
成为良家妇女的爱丽丝与不幸的王子
1882 年,长男亚伦.尼温顿.哈格里夫斯(Alan Knyveton Hargreaves)出生。另一方面
,获封奥尔巴尼公爵的利奥波德王子,也在同年结婚。婚礼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举办
,并邀请了爱丽丝与姐姐萝芮娜。
1883 年,爱丽丝生下次男,而利奥波德则生下长女。得知此事的爱丽丝立刻去信祝贺,
并希望他能替次男洗礼作见证人。王子乐意接受,并告知爱丽丝自己的长女也取名为爱丽
丝,而后爱丽丝的次男被取名为利奥波德.雷金纳德(Leopold Reginald)。然而隔年,
利奥波德王子就因为脑出血以 30 岁的年纪骤逝。
爱丽丝在之后 1887 年,生下三男卡里尔.李道尔.哈格里夫斯(Caryl Liddell
Hargreaves)。爱丽丝虽生下三名男丁,但好景不常,
前两位儿子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
到了 1926 年,丈夫雷金纳德以 73 高龄逝世,爱丽丝独居于哈格里夫斯家的宅邸。这时
会来造访爱丽丝的,只剩住在伦敦的三男卡里尔。卡里尔被认为是儿子中最具有母亲才能
的孩子,内敛而对文学、艺术抱有兴趣;但他却在 1929 年不顾爱丽丝反对,坚持与带着
两个儿子的战争寡妇结婚。从这时起,爱丽丝会在李道尔家四女萝塔(Rhoda)的住家附
近租借房子,度过冬季。
1932 年,爱丽丝 80 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为纪念路易斯.卡
洛尔一百周年诞辰,打算赠与爱丽丝名誉博士学位。颁发典礼考量到爱丽丝的年纪,选择
在冬季过后的 5 月举办。
2 年后的 1934 年 11 月,出门途中因身体不适而倒下的爱丽丝,陷入昏迷状态,最后于
11 月 15 日,在儿子卡里尔和妹妹萝塔的守护下离开人世,享年 82 岁。
李道尔三姊妹与卡洛尔的相遇
如前所述,路易斯.卡洛尔与爱丽丝相会,是以基督堂学院长亨利.李道尔搬到学院内为
契机。
卡洛尔在 1856 年 4 月 25 日,与摄影同好雷金纳德.骚塞(Reginald Southey)为了
拍摄教堂照片而拜访校长宅邸,却未能如愿。这时候一直待在庭院内的,就是李道尔家长
女萝芮娜、次女爱丽丝以及三女伊迪丝,爱丽丝此时 4 岁。卡洛尔很快就与三姊妹熟络
起来。他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她们在我们待在庭院的时间里一直陪伴我们,很快就熟
络了。”“今天这日子就特地记下来吧”(I mark this day with a white stone)。
这天之后,卡洛尔开始频繁地拜访校长宅邸。他在这一年的 6 月拍摄李道尔家孩子的照
片,并带她们出门划船。结果,她们的母亲李道尔夫人开始觉得这虽是善意却是一种为难
;但由于后来卡洛尔会与李道尔家一同用餐,并参加夜晚的音乐会,才证明这是杞人忧天
(虽说如此,李道尔夫人对卡洛尔不抱好感也是事实)。就这样,李道尔三姊妹与卡洛尔
的关系愈来愈深。
到了 1856 年,亨利.李道尔因身体不适,夫妻暂离学院,与随行医师亨利.威特沃斯.
亚克蓝(Henry Wentworth Acland)前往马德拉岛。由于孩子留在学院,卡洛尔与爱丽丝
姐妹的关系更进一步变得亲密,且卡洛尔也取得爱丽丝的家庭教师普利格特小姐(Miss
Prickett)的信任。但是,他在 1857 年 5 月的日记中写道:“我听闻现在流传我亲近
孩子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接近普利格特小姐,这令我相当吃惊。”就在他苦恼于这个状
况时,李道尔家这次也一并将孩子带到马德拉岛,卡洛尔与爱丽丝暂时分开了一阵子。
卡洛尔几年来都将美丽的三姊妹当作摄影的最佳模特儿。卡洛尔是少女们的“挚友”,每
次姊妹拜访他家,多是为了请他说说故事,或带她们出门游乐。 1862 年的“金色午后”
便是发生在这时候。
她们也出现在卡洛尔的爱丽丝冒险故事中;不仅是爱丽丝,长女萝芮娜成为红鹦鹉萝芮(
Lory),三女伊迪丝则是小鹰伊格蕾特(Eaglet)。在《爱丽丝梦游奇境》中,萝芮以红
鹦鹉、伊格蕾特以小鹰的角色出场,两人都是从泪水池中上岸的动物。
另外, 1861 年的圣诞节,卡洛尔赠送三姊妹凯萨琳.辛克莱尔(Catherine Sinclair)
的《Holiday House》。在这本书的扉页,他留下了手写的一首
将萝芮娜、爱丽丝、伊迪丝的名字编在诗首的离合诗(Acrostic)。
卡洛尔所写的诗
Holiday House
Little maidens, when you look
On this little story-book,
Reading with attentive eye
Its enticing history,
Never think that hours of play
Are your only HOLIDAY,
And that in a HOUSE of joy
Lessons serve but to annoy:
If in any HOUSE you find
Children of a gentle mind,
Each the others pleasing ever-
Each the others vexing never-
Daily work and pastime daily
In their order taking gaily-
Then be very sure that they
Have a life of HOLIDAY.
新闻连结:http://goo.gl/1z8I7v
心得: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爱莉丝梦游仙境,当时以小朋友的直觉认为艾莉丝并不是我们这一年龄
层的小朋友,因为她的想法实在不像小孩子那般单纯且直接。
看了这篇报导后,才知道艾莉丝的原型少女,其脱俗的生长背景、历经大转变的爱情故事
、冷清的晚年,竟也如一本小说般,让人看完不禁惆怅了一会…
作者: waynesosad (伤心欲绝)   2016-07-21 10:52:00
爱丽丝感觉很像嗑药
作者: underheart ( )   2016-07-21 10:55:00
迪士尼的动画版很有楼上说的感觉XD小时候一直看不懂那群人在疯癫什么。
作者: Roxi0203 (Ming)   2016-07-21 10:57:00
+1 我到现在也还没看懂这个卡通 真的超像嗑药的他们
作者: mono5566 (曼娜)   2016-07-21 11:11:00
太长了 END
作者: CHRISTINAYEN (CHRIS)   2016-07-21 11:45:00
一楼讲得很对 后来才有个疾病叫爱丽丝梦游症候群
作者: Hiwcn (我是欸尼^_<)   2016-07-21 11:47:00
酷 喜欢这种知识
作者: SofiLai (过敏人)   2016-07-21 11:53:00
我是英文系的,之前选修儿童文学就花了快半个学期在分析爱莉丝里头的隐喻。的确是很值得玩味的作品那时候在找网络上的相关资料甚至有国外乡民指出爱丽丝这部作品根本就是作者为了讨好、求爱而写的(作者被指有恋童癖)
作者: whitehow (肥宅小羊)   2016-07-21 12:09:00
一直以为此书作者的恋童倾向很明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