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我期待看到的事
(前几天有看到一个词 新男性主义 我开心了一下,结果是不美丽的误会
我认为总有一天会有人"必须"为男性主义赋予新的意义,可惜这天还没到)
我想回应 sleeplesser大大这段话
[父权的压迫是双向
父权同样也压迫男性,举例来说,男性基于父权要求的“支配性”,在家庭婚姻关系中被
期待负起绝大部分的经济负担,以换取支配权,且有相当多的女性认同这是理所当然的,
本版不少的女性版友亦然,最近几天看到的推文“没车才懒得理你”、“没钱没房你要我
嫁、“老公出全部,不然结婚干嘛?”,而当女性一边高喊恢复女性在家庭婚姻关系中的
主体性时,却又一边跟男性说你赚钱给我花是应当的,这其中的失衡感,恐怕也是对女性
主义、两性平权讥讽的主因之一吧]
我先把父权主义称作 :传统教条框架 简称 框架
男性的确也受到很重的框架影响
但这个框架不是经济负担,而是 支配权
在马克思的论述有一段我解读是这样的
资本(货币)已经成为了所有价值的代币
不论是物质、劳力、精神、家庭中拥有支配权的那个人 我们都试图用货币来换算
所以20年前女性主义的口号是 [不要丢掉自己的工作]
因为丢掉了 就没有话语权了
我上篇文中有回文说到
我担心的是那些无法放弃支配权的人
讲难听点 "大部分的伴侣"都不是在平等互爱的情况下相守
绝大部分都是利益关系结合 这时候要讨论"协商支配权"无异天方夜谭
那么资本世界最简单的就是什么? 经济权
这也导致某些被框架束缚的男性的痛苦
他们不是被经济缠身 他们是被 "我应当有支配权" "男性优越感"
这样的案例尤其显见于 日本的退休离婚潮、40岁离婚潮...
我的父母也是,我母亲在事业上的优秀压迫我父亲的"男性优越感"
而经济最能突现这个优越感是因为 资本主义
因此 台湾对女性的确相对善良 但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了转型太快的困境
对台湾这样的新兴国家,转型太快导致前车与后车分裂
女性虽然大量的取得了经济自主权,但是男性 "支配权"的角色并未跳脱框架
"外配"其实也是这类框架的借尸还魂 (不排除也跟男女比例悬殊有关啦)
我不能往上找,所以我往下找。 为什么不可能往上找?因为框架
(反思一下我为什么要用上下这个词)
我非常厌恶版上"仇女"的集体意识 因为他们不仅是在对某个个人的行为表达他们的不喜
他们是有意识的在轻视族群
而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 厌恶框架或者根本的无法逃离框架
被框架束缚的人最后的选择是什么? 杀夫、杀女
我认为sleeplesser大大这样的人会是带领男性跳脱框架的人
(以及前阵子讨论叶案的一些男性大大们)
同样我也想请sleeplesser
您是否也有放大某些您认为只想要利益不想付出义务的女性 而打翻其他人的心血
如您所说的男性被框架束缚,其中亦有很多女性的付出,请您不要忽略
同样的在女性脱离框架的时候,亦被很多女性打压、亦被很多男性帮助
(所以基进女性主义的仇男是极少数派)
至于 因为经济主导支配权 我很遗憾我想不出解法
因为多数的伴侣并不是因为长期的交往摩合出相伴相守的平衡
而是为了结合 观察某些利益的切合而结合
在这种竞合关系下 资本主义的经济比较是最简便的方式
社会不乏且越来越多的伴侣有别于框架的相处
这必须那些厌弃框架的人先放弃框架
例如BG版有一个很可爱的例子 某个不知是S大还是B大的信徒
有一天出来说花了几千元请女生吃饭无音无讯是否被骗
我一直很想知道 你到底为什么要花钱请女生吃饭
那种等著付钱的人不就是你厌弃的人 你就付你自己的走人就好了阿= =
所以我说,那些在版上"仇女"的人我认为很危险
他们厌弃框架、又信守框架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 "那个族群有问题"
我本来也觉得这或许是 "正常能量释放"
但是看着越演越烈 再看美国、韩国
总觉得有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