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大家都说东西是工厂做的
那时候我还以为,成衣是工厂里准备好长长的布疋、线卷
然后就有神秘的大机器把这些原料吃进去
接着不断吐出漂亮的衣服
长大后,接触了全球生产链的资讯
才知道,哪有那么神奇的机器
就算有,那些终端售价几百块,产地售价不知道有多低流行服饰
是不可能用那么先进高昂的机器的
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东南亚的廉价劳工
他们每天工作,一小时要缝上百来件衣服部位
一个月拿台币4000来元,平均下来时薪十几块!
所谓的"机器做的",也不过就是指缝纫机、扣眼机等等辅助工具
那些衣服包包还是是劳工一个一个做出来的
如果那些廉价劳工生在台湾,有其他正职
他们缝纫的能力,应该会被周遭朋友惊叹吧,甚至鼓励她创业作手作
所以我一直觉得"手作"这个词有点怪。
通常手作是要相对于工厂
可是工厂的产品明明也是"手""作"出来的啊?!
当然,我懂现在"手作"基本定义的共识是指个人少量生产的产品
而有些人就以为自己花了时间做出来,换算时薪成本,商品应该至少XX元
但是作品根本跟工厂制造出来的样子没多大差别
我想他们可能忘了顾客会为手作买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手作的独特性
而且令我感到不是很舒服的是,
这样的想法下隐含的是
"我生在一个富裕的环境,我基本时薪比东南亚劳工高出几十倍
基于这个理由,我作出来的东西虽然跟他们作出来的差不多
但价值应该要高好几倍才对"
这段时间手作文有点多
一点小抱怨
想要赚钱,请拿出对应的设计、行销、技术能力
而不是算自己花费的时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