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我是赞成「您先请坐,看到有人需要再让座」的类型
关于电梯使用,也是最近发现有这情况,才想提出来讨论的
最近台北车站的捷运电梯前,出现两条线,
一条是「急需使用的人」排队的,另一条是「一般旅客」排队的
我想捷运局原本的美意是希望让急需使用的人先通行(如轮椅族、老人、孕妇、婴儿车)
等有需要的人上电梯后,一般旅客再进去执行压缩
通常需要使用电梯的族群,在电梯中占用的空间会比两手空空的一般旅客大
尤其是轮椅、婴儿车
所以以理想情况来看,假设电梯是瓶子,
大石头(轮椅)先进去,小石头(一般人)再进去,可以达成最佳空间使用
可是实际执行就是另外一回事
有一回我搬著超大的行李箱搭电梯,原本排在第一位,
后来有两位轮椅族前来,我就礼让他们到前面,他们当时很不好意思地向我道谢
于是我(大型行李)和这两位轮椅旅客就待在一侧,
等电梯来了,里面的人一出来,
旁边突然冒出一群年轻人,没有看一眼先来的等在一旁的残障人士,
一大群就吱吱喳喳挤进去了,留下我与残障人士傻眼在原地...
我发现这种分两列的排队方式完全是方便插队而已...
我不太清楚当时那群年轻人是否没有发现地上的标示,
或者忙着聊天没注意到有残障人士在等电梯,
不过,如果没有受伤或提重物,
而手扶梯又在旁边的话(当时我在板南线旁边那台,距离手扶梯不到十公尺)
是不是能够直接搭手扶梯就好@@?
对一般旅客来说搭手扶梯的时间应该和电梯差不多,但轮椅就只能搭电梯而已
*
发这篇是想顺便宣扬一下,现在捷运排队是有分两边的,也许有旅客完全没发现吧XD
虽然只是小小的事,不过很希望捷运的美意能被更有效的使用,
让公共空间对残障人士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