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正义的思辨理有类似的讨论
对于被动发生的结果人们比较能接受 尽管主动行为也会造成同样的伤害
有两条铁轨 预定行驶的路上站了两个人 但是另一边的只站了一个人
你只要把火车转向就可以减少一个人的死亡(数量上)
但对不少人而言 积极转弯是他杀人 消极的不作为是无法避免的灾难
尽管那个灾难可能损失比较大
我不会苛责或要求不转向的人 因为在道德上或法律(这是我想的)上
转向都要负担比较大的责任 所以不转向可能是正确的
但我也不会去责怪转向的人
因为他们做一个会被众人指责 而在他们看来却是正确的事情
但话又说回来了 正确的事情要怎么定义?
小时候有一些山难片
主角可能找了十个人去救三个人 最后回来四个人 合计损失九个人
小时候觉得主角真是太白痴了= = 数学不会算吗?
现在想想 他们也只是做了当下他们认为最正确的决定
尽管最后成果可能不如预期
但谁知道什么都不作会怎样呢?
回到原话题 幸好 我们讨论的不是山难不是人命 是浪费牛奶
台湾这十年来食安问题一再爆发 法院判决多是"无法证明对人体有害"
邀请厂商共同解决食安 各家厂商依然故我
食品员工对自家食品有信心 高层只吃进口食品
消基会只会告诉消费者 温柔敦厚
我的梦想包含了养育下一代
但是这段时间追踪食安 网络上到处充斥着父母欲哭无泪的焦躁
到底还有什么可以给小朋友吃的? 大人吃没关系,但不舍也不敢给小朋友吃
也是,到底台面上有哪些食品可以安心给小朋友吃的?
我下决定 如果十年后台湾依然无法令人安心 那我不希望我有下一代陪我受害
但 不生 事情就解决了吗?
一位在社会学浸溺许久的长辈曾经安慰我
台湾的道路还很长 其中必然会有很多消耗
但那些不是不必要的消耗 这是他对台湾的信心
也幸好 幸好 这些消耗台湾应该还承受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