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姊姊的交往对象是心理师?

楼主: tamaxd (塔瑪鈴薯)   2015-07-02 06:37:40
※ 引述《boy54188 (跳板中)》之铭言:
: (恕删)
借标题回一下常见的名词解释
心理医生:台湾不存在。
精神科医生:台湾人常讲的心理医师指的是他,念医学院毕业+专科训练考试之后的称谓。
因为是医生基本上出没在医院或诊所(科别名称:精神科、身心科…etc),
去挂号看诊的时间一般都不太长,大约10-15分钟,
医师大概会了解你的状况,然后下诊断、开药、定期追踪用药状况与症状。
心理师:目前台湾分成临床心理师与咨商心理师两种,有时咨商心理师会直接称咨商师,
两种都是硕士班通过全职实习、论文、毕业、通过国家考试后才能成为心理师。
临床心理师大多出没在医院,工作内容包括心理衡鉴与心理咨商或治疗。
咨商心理师大多出没在大专院校咨商中心、或者县市学生咨商中心,
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咨商或治疗、也会负责校内的心卫推广活动与危机处理。
上述两者工作地点与内容不必然互斥,
此外也有社区心理机构这个选项,可以进行自费咨商或者接政府补助的案子。
如果去见心理师,通常会是一次50分钟的会谈,
心理师会先询问并了解你的资讯,再针对你的状况进行讨论,
依你的状况与心理师服膺的治疗学派而有不同的次数,短则一两个月长则N年。
辅导老师:指出没在国小~高中辅导室的辅导教师,跟国文老师历史老师一样是老师。
必须修毕教育学程、以及辅导领域或综合活动领域的学程才能有此资格,
大学辅导或咨商学系的毕业生出来的出路多在此。
工作内容主要是上课,以及学校学生的晤谈,可能还有一些零零总总的行政。
社工师:社工师也是大学社工科系毕业通过国考后才是社工师。
但现在社工人力不足,所以一部份是没有证照的社工员。
专长是各种社会社福资源的连结,还有家访等等第一线战场的工作。
张老师/生命线etc:志工团体。大部分是对于助人有兴趣的人会去参与训练及投入服务。
不一定具有相关科系背景,且训练时间较短。
急用如情绪很多的时候可以拨打1980或1995帮助自己缓和。
其实上述的名词在台湾常常交互使用,
比方说去跟心理师晤谈有的人会说我跟咨商师/心理医生/辅导老师/老师谈,
不过后面的训练背景与专长其实还是各有不同的。
最大的共通点就是训练一定会强调CuLiZn的重要。(最近很红的同理心)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去辅导室/学生咨商中心/看精神科好像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
虽然这几年陆续在改变了(比方说我觉得还满常看到女版推文建议原PO去咨商的XD)
但大部分的人对于要踏进去这些地方可能还是有些却步。
不过就我个人的想法,其实台湾在这一方面的训练是越来越扎实了,
如果你的状况已经影响到生活作息或生活状况,
看精神科或者用药其实可以帮助你恢复生活的步调,
似乎有满多人担心会不会药物成瘾,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的,
药物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帮助你更有力量去处理背后的问题或应付生活的挑战,
如果状况改善了,也可以陆续减量甚至停药。
(但记得要配合医生的指示,擅自停药才可能更有成瘾或复发的风险。)
而如果有一些觉得难以突破的坎、有一些放很久消化不了的东西,
或者有一些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状态,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试试看,
心理咨商或心理治疗并不只是单纯的聊天,
而是提供一个对话、反映、重新省视与了解自己的机会,
当你了解为何,你就越有力量面对更多的困难与更多的未知。
如果你刚好是大专院校学生更幸运了,快去用学校不用钱的咨商资源!
谈一次就现赚1000up XD
如果是社会人士,可以去医院看精神科的时候跟医师说你想要做咨商,请他帮你安排,
也可以从社区心理咨商资讯网这个网站,搜寻你周边可用的咨商资源连结。
http://community.heart.net.tw/
希望帮大家简单了解一下相关的资讯啦。
作者: r5252 (邱于玥心灵塔罗)   2015-07-02 07:33:00
详细推,感谢正名
作者: since2013 (。省思)   2015-07-02 07:56:00
感谢分享!
作者: dadada964 (Dadada)   2015-07-02 08:17:00
心理系的感谢你的正名,给堆
作者: sunnyanya (刺猬的优雅)   2015-07-02 10:55:00
感谢正名
作者: kw88117   2015-07-02 10:57:00
好详细!!
作者: memidase (memidase)   2015-07-02 12:45:00
好专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