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在下分享一个小故事 (对话改编)
西元527年,北魏孝武帝为了政教合一、稳定政局,
因而独尊佛法,国建大庙二千有余、奉养僧尼八万多人,
百姓造寺更是三万多所,总僧人口达两百万人,
一时之间整个国家佛法处处,民间尊其皇为“皇帝菩萨”。
一日得知天竺高僧达摩初到国都建业(南京),连忙宣召晋见。
梁武帝:“大师,朕广设寺、养万僧、佛经更是抄写无数,
请问朕的功德如何?”
达摩:“无功也无德”
梁武帝不悦而问:“何以全无功德?”
达摩:“皇上原本功德无量,却因心系功名、计较多寡,互抵至消耶。”
梁武帝无法接受达摩之说,草草结束对话。
====== 回至本文 分格道 =======
作者家境小康之下,借款求学乃是称赞之举;
然工后四年,存金百万,兴起壮游之念也属个人规划,
在脸书上抒发天地之悠悠、人生海阔又天空,
盼众民也能相呼应,亦属常态。
但在字里行间却又有些争议之处,徒感惋惜。
以国外壮游为开创人生格局唯一道路,惜一也;
不愿面对反对声浪,将异己者全打入仇女一族,惜二也;
某些壮游曾受男友金援,与文中精神“勇敢”稍有违背,此乃惜三耶。
常言道“身教大于言教”,呐喊突破不公不义,轻松乐游上天下地,
此乃反方所不解耶,岂是“汝辈皆是反对勇敢做自己”一言可道乎?
====== 穿越时空废文线 =======
梁武帝在与达摩晤谈后,因心烦而微服出巡,突遇村民拦轿喊冤
诗意盎然的村民A:“吾皇岂是池中物,一遇功德便化龙”
博学多闻的村民B:“达摩哪根葱啊!?功德系? 我的观察啦!”
脱衣舞剑的村民C:“谤佛者死!谤功德者死!”
mo来mo去的村民D:“吾皇一国之尊,请下令凡出现
‘Sent from 达摩 on’之文字者,一律删除之!”
桃园中坜的村民E:“这定是酸皇党以及仇皇派指使所为,
请吾皇切莫在意。”
高调功德的村民F:“那些没做过功德的小厮们岂知作功德的美好?”
巨匠出生的村民G:“以前我是摆摊的,作过功德后就领悟人生了!”
梁武帝微笑点头示意,称许村民们的嘉行善语,
遂将国号“大通”改为“人参”(误),万民莫不欢欣鼓舞。
十二年后,梁武帝亡。
后人有诗云: 突遇大师喜难言,
迫求功德算万千,
锱铢计较互抵过,
本无一物存心田。
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