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女童被割喉有感...

楼主: wak (默艾)   2015-06-01 14:14:05
※ 引述《B123 (FAY)》之铭言:
: 最近看了一本书<<四%的人毫无良知,我该怎么办?>>
: 可以跟这起事件做个连结
: 书中提到,每一百人就有四人是属反社会人格(这是美国的数据)
: 但吊诡的是,在监狱中,拥有反社会人格的仅有20%(其它的多属于社会结构下犯罪的形成)
: 值得一提的事,东亚比率则是到了千分之一左右
: 主因在于东亚强调合群、人伦价值等等,维系社会纲常,
: 而有效的让反社会人格压抑它的反常行为
: 反社会人格几乎与常人无异,也难以得知
: (甚至我们所谓的人生胜利组也可能是是其中一员)
 没看过这本书,不过我的想法有些类似。
 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东西重体制,西方重个体。
 在社会同样富裕的时候,台湾看不到太夸张的社会问题,欧美则是偶尔发生
枪击案,引发社会哗然。在当时,我们一味的以当时的横切面去说欧美的民主
好乱,我们的社会有我们的优点。
 就像你引述的论点,美国的研究每一百人有四人是反社会人格,那他们社会
案件大概就是四人相关社会链结所带动的发生率。
 在台湾的话变成另外一种状况,不合体制的就叫失控。在强调非善即恶的亚
洲社会,富裕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由许多手段去换取需求,经济败坏的时候我们
能得到需求的方式减少。有的人自杀有的人掠夺。在欧美来说,自杀的人有时
也代表反社会人格的一种,在台湾普遍使用“弱者”的标签,因为我们传统上
习惯从被体制淘汰的个体去看待,而不是去看个体之于群体。
 也因为重视体制多于个体,所以现在的社会问题其实是制度被破坏造成的偏
差,但整个社会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已经完全崩坏,所以还留有一点依恋的时
候,这个体制的“形象”还能维持,但实际上这个形象已经偏移不公了。在这
样的体制中,我们多数人都过得更辛苦。
 相对于欧美制度里,尊重个人以致于偏激的人格特质难免发生问题的状况,
台湾则是以群体的力量压抑个人差异,亚洲差不多都这样。富裕的时候或许可
以用不同的方向转移他们的欲望,因为我们不太重视个人,所以连欲望(娱乐)
也是有一种群聚力,随众行为通常也能对个人洗脑,让他认为那样已够满足。
但社会制度被破坏了,他不再容易能从这个方向去得到满足,他本来就没有善
恶判断的能力,他就犯罪了。
 我们看他的辩辞就差不多这个味道。他想犯罪,他不后悔,但他又想减刑。
而他为人孤僻,他对女性好奇又有距离,他可以表现良好但突然冷血无情。
 过去的社会可以让他在群体制度得到适当的满足,因为不强调个人差异所以
他可以认为自己跟别人差不多。社会偏差的时候他没有那些资源去隐藏自己了
,社会案件就发生了,而这也突显一件事。
 我们看台湾这几年的社会案件的发生率会发现成长的非常快速。这个问题我
想用前几年一个度量衡来谈,就是贫穷线。
 为了和谐社会,马政府先要求媒体少报自杀新闻,然后自杀通报与自杀率脱
勾,然后下修贫穷线,让数据上的弱势看起来少一点。
 我们用站在天上的角度去看这些数据,贫穷线下修会让穷人少一点,我们在
理智上可以知道会有穷人被数据隐藏起来。那我们把自己投入贫穷线下修后的
边缘人身上,会体验什么事?
 没有补助,职业弱势,社会轻视,社会失联,社会断层。走在路上,我们不
太会去看他一眼。我们渐渐变成弱势,然后再被逼到社会的角落,然后再逼出
去。
 这是一个进行式的群体恐慌,我们可以在新闻上看到各种表现。多数人害怕
的时候会先疯狂扩张,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在生活中贪小便宜的习性,行车
纠纷才会莫名其妙的越来越多,有钱我最大的卑劣性格也更普遍,因为我们的
认知中只剩下这些手段去谋取满足感,以致于更嚣张的表达方式。
 之前的讨论有提过,现代社会变迁下,男性的弱势在表现在女版的变化,不
再重复了因为实在很长。现在再导入社会制度恶化的因素,我想用此表达龚犯
的状况,以致于社会的状况。龚犯和先前杀女老师后还辱尸的男子都很类似,
这些人格可以分开看也可以一起看,但他们虽是不同人格但都是社会体制下不
稳定的人,他们过去在个体差异不被突显的社会中可以隐藏,但在社会偏差的
今天,失去了可以稳定他们内心的资源,相对也突显他们人格上的不同,以致
于对社会的伤害。
 贫穷线的改变更代表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贫穷,但我们没有强调个体
差异,反而会让我们学习群体效果。所以之前的开车引废气自杀有一阵子很盛
行,接着烧碳自杀很盛行。然后逼车挡救护车很盛行,假车祸很盛行,路上拦
人欧打很盛行,现在临时杀人很盛行。这些反社会的掠夺行为,我们被推向弱
势线之外时,就被那样的氛围教育著学习。
 反社会人格在外国可以适用,在台湾只能用一阵子。因为我们的体制崩坏进
行式的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逼到那个失衡的状态。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我
们的教育里没有教我们真正的认识自己,所以我们多数人不太清楚我们的人格
高线与底限,我们不知道我们有钱会怎么张狂,也不知道我们落入贫困时会如
何疯狂。我们没有暸解自己的本质的时候,我们会去学习,我们认为自己堕落
的时候我们也很有可能去学不好的事,去作符合自己认知的定义,即便它是不
好的,因为不只是我们的现况如此,社会制度失衡而不支援,甚至既得利益者
或社会还没走到弱势的弱者还会一起嘲笑你,强化我们的负面感。自甘堕落,
变成广泛效应时,很可怖。
 龚犯新闻有两面。女老师是一面,先忽略。龚犯的反应没有反省之心,他对
社会已经没有认同感,别人的认同不在他的考量了。
 罪刑法定主义,由司法给他审判。不过现在的司法通常不得人心。而这也将
造成负面影响,就是更多的人会学习。
 在先前的推文有说,司法不公的今天,私刑将会抬头,所以聚众派出所的状
况越来越多,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就为了偷打一拳偷踢一脚,司法不能满足的
就去现场发泄。但私刑意志是民气却也会带起社会波动,犯案的氛围会加重,
因为都是行使暴力行为。而制度更崩坏的状况,权贵侵蚀社会资源的速度会更
快,因为司法越来越没有制衡力,又变成恶性循环让民间更恶化。
 整个台湾问题,源于太讲求群体性,而偏偏这个群体的制度正在瓦解。
 教育要改革,让人们重视自我发展,这是一条路,但最近课纲的争议让人灰
心。
 经济要改革,要让弱势有所扶助,老年照护不是多数年轻人的担忧与负担,
但最近的医纠法与长照法都让人失望。
 国安的根本问题,牵动经济与产业问题,也就是中国问题。这不用说了。
 未来这一年问题只会更多。犯罪的不只是反社会人格,正常人也会犯罪,然
后再被贴标签,这会让我们安心一点,让我们认为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直到换
我们也去犯罪。
 最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觉得是没什么意思。人类最终是生物之一
,依需求而行动为主。需求本身很难定义善或恶,所以用善恶去分类人性没什
么意义。不过我们可以依教育的方式,去引导人类往善的方向,获得他要的需
求。这也就是民主法治社会的根本,从自由的角度出发,尊重个人,达成和谐
的目标。
作者: sweetq (休息一阵子)   2015-06-01 15:44:00
作者: fatotaku (死肥宅)   2015-06-01 16:18:00
好文怎么没什么人推
楼主: wak (默艾)   2015-06-01 16:29:00
写得很跳tone 有看完的感谢你们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