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原文突然很有感触
我是家里的长女,比所有的亲戚小孩都还要大个至少两岁至多10几岁
身为家族中的第一个孩子,所有的亲戚大多都寄予厚望,对我要求真的很高
小时候我还以为只是我自己懒懒散散才会被念,长大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常常会被拿来跟小我两岁的表弟比,其实他小时候蛮混的,但是很会考试
高中的时候念了一个前五志愿的学校
我外婆就说:“啊其实不用考到最好,这样就行了,看看他在这里也念得不错啊。”
想想我当时考上第一志愿但没去念,外婆就说:“是承担不起那个压力吧!”
我真的是不懂为什么要这样酸我,过一段时间我高中毕业了,考上我心目中的第一志愿
我当然是选择去念,可是收到的不是鼓励或祝福是来自亲戚的冷言冷语
“怎么不去念新竹的学校啊,是离不开家想靠爸妈养吧!独立一点好吗?”
这到底关他们什么事啊,我做的决定跟我爸妈对我的期许就是这样,别人有什么好插话的
同时间我另一个表弟又要考高中了,巧的是他跟我考上同一所高中
当时我只是说了句:“我觉得他要不要试试看考第二阶段啊,或许可以上第一志愿耶!”
我外婆又回我:“妳只是不想要他跟妳上同一所高中吧,见不得别人好!”
这个我真的不懂,做一样的事,表弟就是好,我就是不对
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
每次我回外婆家就要负责洗全部人吃完东西的碗筷,负责照顾3、5岁的小孩
动作慢点就会被骂,玩一玩小孩哭了也是我负责,要是不跟他们玩就被嫌孤僻
即使我跟他们差了十几岁根本玩不起来
相较于我做这些事,才小我两岁的表弟只要帮忙倒个水就好棒,不发一语就是成熟稳重
有时候我心里很难过,我妈也只是说我是最大的小孩所以要忍过去
再谈谈小我十几岁的表弟们
我现在念书之余还兼了几份家教稍微有收入,但是也存不了太多钱,过年多少可以包个几百块
虽然觉得他们平常真的对我很苛刻,可是想想传统习俗过年包红包回去也是应该的
我开始兼家教不到半年,过年包了一人800块回去
可是他们收到红包的当下却说
“妳也晓得要包回来唷?妳表弟(才7岁)就已经说要包1000块给我们了耶!他真的好乖!”
表弟是会赚钱吗?他的钱不就是他爸妈给的吗?
我现在没跟家里拿钱,所以包这些钱也是要省吃俭用一阵子才给的出来,只是一份心意却被这样讲......
甚至我平常回去没有在念书就被说“顾玩”(台语),在念书就说临时抱佛脚
不只我外婆,连我表弟的爸妈都跟他讲:“你以后要好好念书,不要像姊姊一样。”
难道这些小孩不会被宠坏吗?他们长大真的会拥有正确的观念吗?
我一直以为我这么努力当个乖小孩、一路念书考上第一志愿、上大学不再跟家里拿钱
总有一天我会是他们的骄傲
可后来我发现我根本错了,所有的一切比不上表弟不再闯祸、比不上他们总算开始念书
每次都想不要跟别人比好了,可是一想到他们是我的亲戚,就觉得心里很难过
前阵子下定决心不再回去了,也封锁他们的FB希望他们再也不要看到我的近况
反正在他们眼里我就是比较差
可是我就是我,我是我爸妈的骄傲,我干嘛别人眼里活得这么辛苦呢?
抱歉情绪有点低落,文长又没有什么逻辑,谢谢看到这里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