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推文中有人误选了生技, 也有高三生为未来选系烦恼,
身为这个领域的老鸟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看法, 给年轻人一些参考.
※ 引述《Princess77 (爱我)》之铭言:
: 刚好版上现在有八年级生系列文
: 然后有人说7年级当时正是生物科技
: 有前景的年代
: 刚好认识一个同事哥哥 他跟我提过
: 为什么唸生物科技系 却不去做
: 他现在在当堆高机司机
: 想跟大家讨论看看 他跟我说的
: 对不对
讲生物科技是21世纪的热门产业的人并没有错, 即使到现在还是,
美股NBI生技指数频创新高, 近一年涨幅超过 65%
但讲这话的人没说的是, 那是在国外, 不适用台湾.
上个世纪以小分子药物为主流, 欧洲大药厂执牛耳, 需要化学, 有机的人才为主;
这个世纪则以生技药物类例如anti-body, anti-sense..为主流, 以美国生技公司执
业界牛耳, 生物科技领域的人才为主要需求.
现在你如果去逛台湾的生技展, 你会发现还是超过一半的厂商是在卖健康食品.
萃取, 发酵, 或重组蛋白...是他们口中的生物科技, 也没错,
只是这只是最低阶的生物技术而已.
(连胖达人都可以被归为生技公司, 就知道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形有多严重.)
国内有没有抗体药物的药厂呢?
也是有, 但听说他们的抗体药没有ADCC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大多数的台湾厂商不愿意投资前期研发, 也不愿意发展技术, 因此研发的职缺相对的少,
他们大多数直接买半成品, 然后在台湾推 phase 2, phase 3 的临床实验案,
也因此这部份的职缺最多, 待遇也最好. (后面会再讨论)
另外, 有一部份公司, 是玩假的, 没有真的要发展什么, 他们图的只是IPO挂牌上市,
狠捞一票就闪人, 产品什么的不关他的事, 钱早就落袋, 基亚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你读过他们的第二期临床报告, 就知道是一场骗局.
: 他说现在就算是中研院
: 10个也只有3个人 是真正唸生物科技的
这是事实(我第一份工作在中研院), 因为生物科技是领域很广的学门,
并非只有生物科技系的人可以从事, 医学院的大部份科系, 农学院, 植物系...
很多科系都可以从事生物科技, 不是生物科技不需要专业,
而是生物科技所需要的专业远高于生技/生科系教的,
因应不同研究领域, 还需要更专精的专业知识.
因此, 如果我的Lab从事植物方面的研究, 那我会找植物相关科系或研究所毕业生,
不会找生科系或生技系.
如果我的Lab从事医学相关的研究, 那我会找药学, 医学院生化, 医技, 营养甚至毒理...
也不会找生技或生科.
另一方面, 生物科技既然是技术, 当然要讲求实施操作, 这种操作当然不是大学实验课
那种几个人一组的课程可以训练的.
因此, 人力的最低要求是硕士, 至少经过两年的硕士班训练, 实际执行或操作过才行.
如果只是生技系/生科系的大学毕业生, 的确很难在这个领域找到工作机会.
: 他只要给我一个sop 就算是我这个
: 外行人 读企管的 都可以去做
有些实验的确如此, 有些常态性的事务只要带过一次连高中生都可以做.
但那只是一部份的工作, 大部份还是需要专业的部份.
: 而且你花 3年5年 去研发一样产品
: 你还要兼当业务员 去推销你的产品
正常公司不会要你从事研发又要你去当业务.
通常这两个部门的工作和人力是分开的,
提供资料, 协助业务部门制作文宣, 拟定策略是有的.
: 如果没有人愿意投资 你那段时间
: 所花费的时间跟心力 等于白费
: 所以还不如随便找份工作上班
: 他74年次的 算是读生物科技
: 却没有学以致用的案例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