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有些人认为‘贫穷完全是自找的’,意思是‘贫穷是个人所造成’不值得同情
事实上,认为‘贫穷完全是自找的’这样的观点相当的右派,偏向新自由主义者的看法
如果是倾向左派,主张‘平等’价值更重要的人,就不会这样想
贫穷只因为自己选择错误吗?只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吗?
那为什么很多人辛苦努力、加班工作,一年到头却存不了多少钱?
为什么不检讨这个‘社会结构’到底有没有问题?财富重分配机制有没有发挥功能?
为什么台湾人不敢罢工?不敢争取自身权益?反而觉得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
症结在于,国民党威权统治台湾45年,当时强烈的打压所有的左派与工会团体
由于对共产党的恐惧,因此对于工会、社会运动、集会结社可以说是戒慎恐惧
不要说发起运动了,只要是有组织的工人团体,都会被当局强烈的干预
并且透过文化霸权,塑造出一个‘只有右派没有左派’的价值观
后遗症现在出来了,欠缺劳工和资本家之间平等的对话,社会即不可能具备公平正义
我们不否认‘个人因素可能与贫穷相关’,但是更应该要注意的是社会是否公平?
当一个国家的GDP成长只惠及1%的资本家,却无益于99%的一般民众与劳工时,
这种GDP成长只是纸面意义上的成长,对一般人民而言毫无意义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贫穷,也不应该先下断语说就是因为这个人不够努力、不会存钱
而是应该要看整体的背景和环境,做综合性的判断,这样比较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