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rti987 (骗人布丁)》之铭言:
: 我真的非常无助,只好上来跟大家聊聊
: 我从来我没想过我女朋友心中的创伤有这么严重
: 一开始前都很正常,直到发生亲密关系的那晚
: 她透露了许多以前关于她的故事
: 她从小出生后 就没了爸爸 (母亲却认为是她的出生害的 因为他出生时爸爸就刚好走掉了)
: 我才知道他的第一次是被陌生人给强行夺走的
: 母亲非但不知道 还以为都是她的错误 还害得她不敢张扬
: 默默的忍住
: 在她前段所有感情中 她完全都是被玩的那一方
: 每当相信一个男人 她不是被劈腿多次 就是被玩一玩就丢了
: 还有她爸爸的弟弟也会莫名的一直骚扰她
: 我心里想 我一定要对她更好
: (当时我看到他手臂无数割腕的痕迹 几乎都快割到手肘那个部位 )
: 但反而发生第一次关系后 觉得她开始有点殊远我
: 想说带她去快乐的地方 跟她一个礼拜前就约好出去玩 但当天就跑去跟朋友玩到半夜
: 我去她家找她 她半夜去陪一个男生聊失恋的情伤
: (她原本还是穿着很露 是我逼她多穿一点 还有那时我真的不知道她是去陪一个男生聊天
: 她说她是怕我生气才不跟我讲)
: 后来她说叫我不要认真 对她太好她会不舒服
: (但是学弟半夜买一个胃药去给她 她就感动得要死PO IG 她说是那个学弟硬要送来的)
: 是外人对她好她才安心吗?还是在爱情中她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爱的好?
这边乍听之下会觉得很惨,
但有两个地方要留意:
1. 关系是互相建构的(一个巴掌打不响)
2. 关系很可能会重复(行为的一致性)
大家或许听过类似状况:
情侣其中一方在吵架时会做出夸张的攻击行为
可能动手打人,或是口出恶言
然后对方会道歉、补偿,极力争取另一半的原谅。
受伤的一方原谅对方,刚才的那场风暴似乎不存在,
他又成了撒娇/温和的好好女友/男友,
甚至吵完接下来几天,他会对你更好、更温柔,
送礼物或一起吃大餐,让你觉得“他还是很爱我”。
直到下一次类似的情况又再发生:
==> 因故吵架
==> 言语或肢体攻击
==> 哭着道歉
==> 原谅
双方好像陷入一个漩涡跳不出来,
看似“受害”的一方会说“我离不开”、“我没办法”
如果再更深一步去了解
有时候会发现这样的关系中,
“受害”的一方不是那么单纯。(李组长眉头...)
他们会做出一些行为,来刺激另一半
对方可能因为这些行为而开始攻击,
或是生气、心灰意冷而想分手
有的甚至自己也开始劈腿来逃避这段关系。
如果你站远一点来看这些争吵,
你会发现“受害者”像在引诱另一半伤害她(攻击、劈腿或抛弃分手)
也就是挖坑要让对方中计。
从心理咨商的某些理论来看,
这与过往儿童时期的经验有很大关连。
更精确地说,与他/她的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或爸爸)息息相关。
在这边不做太过理论上的说明,
简单来说,
若小baby过早经验到某些对他们来说太过巨大的冲击,
例如照顾者突然消失或分离、无法满足需求(生理与心理)、
剧烈的情绪起伏(前一秒对baby好,后一秒又打骂)等,
都有可能让baby不易发展出“客体恒存”的概念,
也就是无法有“知道并相信别人会稳定存在”的想法。
对遭遇冲击的baby来说,
这个世界是危险的,
所以长大后他/她无法轻易相信别人,
要不断留意随时可能崩坏的世界与关系。
而且他/她很难形成对自己的正向认同,
会犹疑“到底我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因此,他们仿佛在湍急河水中漂流(危险的世界),
努力想抓取浮木(能陪伴或满足他的情人),
但当好不容易抓到时,
心里却有出现一个声音:“我配得上这么好的人吗?”,
对关系担心、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想法,
会不自觉“丢”到对方身上:
“我的另一半大概觉得我不怎样”、“他/她应该会离开我吧”。
于是,
他们不自觉地做出一些事情来“考验”对方,
并“证明”他/她的猜测是正确的。
例如他/她会吹毛求疵、提出不合理要求、说话口气差,
约好出游却放鸽子去找朋友、半夜陪其他男生聊天、
与别人暧昧等容易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而当另一半真的被惹火或因此给他负面回应时、被逼走时
他们可以证明了一件事:“果然我很糟糕,没有人会跟我在一起”
很吊诡,对不对?
他们并不知道很多时候这是自己导演出来的悲剧。
他们会如此做,
是源自于心灵最深处的信念:“我不相信我值得被爱、不觉得自己能拥有好爱情。”
但,他们又如此希望能得到陪伴与关心,
努力地找寻、抓住看似可以在一起的对象。
只是,他们会习惯找寻类似的人,那种容易伤害他们的另一半
好用来不断重演对方生气、疏离甚至抛弃他的剧本,
并且用这样的故事来吸引其他人
然后又惹恼对方,受伤,找下一个,一直循环。
你会看到他们刻意安排好场景、剧本,
不断地加强“关系总是不稳定、世界如此危险”的信念,
最后还可能大骂“我就知道男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
或是“反正这世界就是这样子,不用抱什么期待”
或许一般人会批评他们很烦、很炉、很怪、很可怕、自找的,
但这实在不是他们愿意的。
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他们无法自拔地让别人来伤害自己
即使遇到善良的人,他们也不相信对方会真心爱他
而做出伤害对方,好让对方离开他的行为。
: 我现在到底该怎么做才好..我知道她以前那么多悲伤的事情
: 让我不得不能放弃她阿
: 但是他的种种行为又一直又再给我打击
: 虽然这些可能比不上她所遇过的
: 但目前这种情况我真的无解...
: 我好需要帮助
那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另一半时,
是否就要无条件包容,或是燃烧自己来帮助他/她呢?
在遇到时,我们通常会舍不得、会想帮助对方,
但此刻的他正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你不需要将所有责任、压力都往身上扛。
让对方得到适当的专业协助,也是帮忙他/她的一种方法。
我的前辈曾说过:
“或许对方现阶段最需要的不是男女朋友,而是咨商师与医师”
当然,
可能有些人会让你觉得责任在自己,好像都是你害的。
但记得那不是真实,而是他们用来抓住对方的一种方式,
让别人难以离开他/她。
很多旁观者会说:“你就离开他不就好了?干嘛自虐?”
但我相信陷在其中是非常难脱身的,那是种两难又不易放开的辛苦。
一方面是因为你爱着对方,
一方面也是对方会抓住你,例如让你有罪恶感,或激起你的照顾欲。
所以,到底该不该离开?
你可以评估对方程度,也评估自己状况:
你是否有足够的能量来经历这些拉扯?
即使要离开,也务必要留意自身安全。
当你感到茫然或疲累时,
同样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别自己扛起所有压力。
至少至少,将你遇到的状况跟亲朋好友聊聊,
有个抒压的出口。
前面有板友提到BPD(边缘型人格)
的确,不好的幼年经验(受虐、被忽略等)
可能会型塑出这样的个性
不过就原PO目前的资讯,我觉得还难以判断是否为BDP
过去BPD的诊断标准是DSM-Ⅳ(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所列出的九个特征,
但我自己不太喜欢用“疾病”、“疾患”来看待
而是以“个性”或“特质”的角度来看待。
也就是说
边缘型人格既然是一种人格诊断
(“诊断”需经由专业精神科医师进行),
那代表的是一种长期以来的习惯、个性。
只是这种特质,容易影响此族群的人际或爱情关系,
而造成别人或自己的困扰。
但经由专业协助,
是有机会慢慢调整这些习惯的。
希望大家不要单纯用“疾病”的眼光,轻易贴标签。
而且它是一种向度的概念
也就是你我都可能有一些此类族群的特质
只是程度多寡,以及实际特征可能不同
例如DSM-Ⅳ列了九个,有些人可能有一两个,有些四五个
即使符合的数量一样,但也有程度上以及实际细节行为的不同。
也就是说,并非你“是”或“不是”边缘型人格这样二分法
而有程度高低的差异。黑与白之间还有很多渐层的灰色。
若看了边缘型人格的相关资讯后
觉得自己似乎符合,也不用急着自己吓自己
可以进一步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喔!
祝福大家~
作者:
w76301 (冬天)
2014-11-25 18:39:00啊啊啊 专业推阿
作者:
Spell16 (晒太阳的翻车鱼)
2014-11-25 18:48:00Y
作者:
lurba224 (=____=)
2014-11-25 18:59:00专业推!!!
作者:
longsre (Longsre)
2014-11-25 19:15:00专业推,长知识!
作者:
Golf19 (19Golf)
2014-11-25 19:35:00优质好文
边缘型人格疾患缩写是BPDborderline personal disorder, 不是BDP噢另外 刚结束精神科实习 看完你的整理 好详尽好厉害!
作者: Sanish (o(‧"‧)o) 2014-11-25 19:52:00
推
作者: linmei3 (蒂卡) 2014-11-25 19:53:00
专业
作者:
oj7253 (kikilala)
2014-11-25 19:57:00讲的好棒QQ
作者: lolowowing (Debby) 2014-11-25 20:18:00
推专业!!!
作者:
damyu (搭搭搭搭搭)
2014-11-25 20:29:00好专业喔!!推
作者:
wown (wown)
2014-11-25 20:31:00好文 反省中
作者:
Hey0905 (盖盖儿)
2014-11-25 20:51:00专业推
作者: midio 2014-11-25 21:00:00
心像一颗柠檬被挤,一直酸酸地哭,要相信幸福跟与人深交很
作者:
mjuki (mjuki)
2014-11-25 21:02:00专业 推
作者: midio 2014-11-25 21:02:00
除了一定要寻求咨商,多到户外,运动,作家事,培养自我悦
作者:
tingjj (笑到并轨)
2014-11-25 21:15:00好文 推
作者:
maryegg (永保安康)
2014-11-25 21:19:00推
作者:
lumber (废柴)
2014-11-25 21:21:00推专业
作者:
arnold3 (no)
2014-11-25 21:40:00问题多半出在对他不够好
作者: kathy0108 (AKMU) 2014-11-25 21:48:00
推
作者:
cashko 2014-11-25 22:12:00推,这篇中肯
作者: catcoo (猫哭) 2014-11-25 22:15:00
专业推
作者:
yui29 (yui)
2014-11-25 23:28:00大家还记得犀利人妻的黎薇恩也是这样子吗?ㄧ直重复童年被抛弃的经验...不好意思看了这么专业的回复却想到电视剧TAT
作者:
Loraiba (L)
2014-11-25 23:35:00好文
作者:
pobby920 (ann_pig)
2014-11-25 23:48:00大推
作者:
sypean 2014-11-26 00:51:00专业
作者:
Imbufo ( )
2014-11-26 00:55:00这篇好棒,推
作者:
ROCKWHY (小弱)
2014-11-26 03:32:00推专业
推你 ! 最近有上相关课 你讲的很清楚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但那些小时候早就内化的想法的确是造成不健康人格的因素,她们也不愿意……所以有人会说 遇到一个烂人可能是人家烂 遇到n个却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啊……
作者: critical2002 (Wistful respite) 2014-11-26 07:36:00
写的很清楚 感谢原Po
作者:
fdon (:))
2014-11-26 11:35:00推 专业
作者:
shouye (Yeshi)
2014-11-26 16:14:00专业推~ 看完心里酸酸的...QQ
作者: askeiko (圭) 2014-11-26 19:58:00
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