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补一个“严厉的罚则是否会对小孩造成创伤或更难以管教”的论点探讨
============= 以下至另一道分隔线为题外话,不想看的可以跳过 =================
在这之前我先承认视觉悬崖实验有个地方漏记了
实验者有做照顾者在对侧的实验,而其效果达到统计显著
这部份是我忘了,有错就承认~~
但另一个可以补充的点则是:在某个年龄以下的小孩是不会害怕那个悬崖
换言之:对危险环境的恐惧是会随年龄变化
不过也请注意,结论也就推到这样
正因为对危险场所的恐惧会随年龄变化,除非再做一定岁数以上的实验
否则定论仅限于某个年龄范围
而且该实验主要的目的是在测试小孩是否有视觉深度能力而得出的另外结果
恐惧是否会被突破,要做的是另外的实验
可是要做那个实验绝对无法通过道德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而我不想触法,
也不想用信箱收信时,看到以前的老师寄信来骂我在网络上教些有的没的
所以要怎样操纵实验就不说了,毕竟这实验也非绝对必要性
=============================================================================
回到原题:“严厉的罚则是否会对小孩造成创伤或更难以管教”
这里举一个想法:
为何国中翘家、翘课、辍学的学生愿意加入帮派甚至难以脱离
帮派的管理严格度是绝对超过家庭的处罚
照理说那些处罚也绝对会使那些加入帮派的少年至少身体受创
但为何他们依然趋之若鹜
因为帮规很严明,没有犯规,又没有去招惹上头老大
再严格也未必会执行到自己身上
于是这又可以找出几个原因
1.有明确的规范是让人能够信服的原因
2.即使外人看起来再不合理或是严苛的规范,只要让当事者服从(内心合理化)
他们绝对不会有怨言
而这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对帮派产生的归属认同感
借由这部分回推到家庭教育的部分
为何小孩会不服管教?
1.纪律不彰、不严明:
其一是言教和身教不一贯
父母向小孩要求不可以喝酒、抽菸、嚼槟榔,但自己却喝酒、抽菸、嚼槟榔
其二是朝令夕改、规范时松时严
今天说好放学后可以在外头玩一小时才回家,明天又改成只可以玩半小时
后天再改成可以玩一个半小时(天数是夸张说法,要表达的是初一、十五,月不同的概念)
然后对于订定的规范,今天父母心情好就轻轻处罚甚至不处罚
后天老子老娘心情起赌烂,大打特打
另外双亲家庭或是有多个照顾者的教育规范严格度也会影响
爸爸说可以的,妈妈说不行;爸妈说不行的,爷爷奶奶说可以
这一个大点其实也是很严重的一点
因为人大部分是社群生物,天生内建服从规范的本能
没有一贯且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很容易使被指挥者心生怨怼
换言之,人的本性是很讨厌看天吃饭、悬而未决的情况
这里再扯一下,所以每次社会运动常常看到不少要求遵守规定的言论
其实也只是人性的效果
但这里要强调,我可以理解但不认同,一如柯南可以理解杀人犯的动机但无法认同
2.对于父母本身没有爱或者不认同
可以延续上面“人大多是社群性的生物”的理论
因为具有社群性,必然要找一个归属的团体
而家庭其实是最容易使孩童有归属感的地方
小孩对于父母的依附程度绝对比想像的大
最好但也是最悲哀的例子:
常见的父母带小孩自杀的案例,为何不少情况是小孩毫无抵抗的情况
一个是父母先用手段使小孩无法抵抗
另一个便是小孩根本不想抵抗,他们对于父母的爱超越了生死
宁可死也不想离开父母
但这种依附感是会随着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而逐渐消磨
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孩童可以另外找到心理依附的处所
不过重点就在于依附感
假使没有依附感,纵然不使用体罚,单纯口头教育或是责骂
小孩也根本不会听从大人的讲法
不喜欢父母或是厌恶父母,即使是口头骂个两句也会被记恨记一辈子
反之,如果小孩是爱着父母,万不得已实行体罚,小孩也不会有怨言
这绝对不是小孩天生内建被虐倾向,而是他了解父母责打的用意
所以怎样增长或至少维持小孩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才是教育重点
厘清了以上要点
姑且做个结论:
体罚造成小孩的心理阴影,
实然是之前便混杂了许多负面的额外因素所致
又因为体罚的强烈效果,增强了对于那些负面效果带来的影响
而人的记忆往往会选择最重要、最强烈的部分,忽略了刺激感较为轻微的因素
(就像大学的课程为何还可以记这么熟,感谢教授们给予超强烈的刺激呀....泪泣)
所以最后都把造成阴影的部分全部归因到体罚(不论过当与否)
而忘记要找出其他可能的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