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傻子。
最近入手Pro X,体验了约一个多月,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心得。
由于我不太会用PTT排版,而且图片满多的,我这边就摘要一下。
附上图文好读版: https://reurl.cc/v1gKO1
缘起
我是一位 Microsoft Surface 系列产品的长期使用者,每当微软推出新型态的装置时,如果有机会都想体验一下。 虽然 Windows on ARM 的软件支援度一直被媒体诟病,但是很想知道台装置的能耐,因此趁著近期的优惠想买来体验一番。 这次入手的 Pro X 是 8 GB RAM、128 GB SSD 版本。
https://i.imgur.com/UMib4TD.jpg
机身设计
1. Pro X 的厚度是最薄的 7.3 mm,机身也是最为圆润,所以我觉得握持手感最好的一台 Surface。
2. 机身材质由镁合金 + 烤漆变成了跟 Laptop 一样的铝合金 + 阳极氧化铝上色,导致重量上没有比老Pro轻多少,但优点是基本不会掉漆了。
3. 只有黑色一种颜色,好看是好看但是很沾指纹
4. 采用窄边框的设计,塞入了更大的萤幕,比老Pro大了 0.7 吋,比 Book 2 小 0.5 吋而已,萤幕同样都是 267 PPI,萤幕观感基本一样好。
Type Cover
1. 材质为微软爱用的 Alcantara。
2. 笔是以磁力吸附在充电座上。
3. 一样有一条磁铁可以吸附在萤幕上,当不用笔的时候可以完全隐藏存在。
4. 键盘和触控板的部分基本上与老 Pro 系列的体验相同。
5. 键盘与机身的连接方式也从 6 pin 的金属触点,变成了类似 Surface Connect 的接口。
6. 键盘腕托下方增加了磁铁,盖上的时候终于可以吸住萤幕了。
https://i.imgur.com/EJ97JkW.jpg
Surface Slim Pen
1. 外观改成了亲肤的塑胶材质。
2. 虽然笔身较细,但是我觉得握感没有比较差。
3. 尾端一样有橡皮擦功能,而且一样也是个按键。
https://i.imgur.com/4jtz9yQ.jpg
性能
Microsoft SQ1 SoC,CPU 为 4 大核 (3 GHz) + 4 小核 (1.80 GHz) 的设计,GPU 是 Adreno 685 (2100 GFLOPs),整合 X24 LTE modem,使用 TSMC N7 制成,7 W TDP。
大部分的时候,性能与 Book 2 比较感觉不出区别,多工的时候明显比用 Intel 双核处理器的 Pro 好。
散热
无风扇冷却系统,从 IFIXIT 的拆解图可以大致了解其散热模组主要由一块均热板与一根热管所组成:
https://i.imgur.com/dmayBnK.jpg
1. 在冷气房的环境之下,接上电源,电池未在充电状态,电源模式调整为最佳效能,先使用 AIDA64 单烤 FPU 15 分钟,可以一直维持在最高时脉。
2. 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以 3DMark 的 Night Raid 做 GPU 的压力测试,测试结果以 99.99% 的成绩通过。
3. 跑测试的时候,用手直接摸机身背后,只感觉温而已。
4. 其实快速充电的时候比压力测试还热。
生产力体验
1. 我的工作流程,主要需求的软件是 Microsoft Edge、Microsoft Office 全套、Drawboard(PDF 阅读与标记 )、Python、Visual Studio Code (VS Code) 还有远端桌面,这些软件搭配WSL一起用全是原生,本来的工作都能做。
2. 内建 GPU 性能比起以前孱弱的 Intel (U)HD 620 强不少,所以与图形性能相关体验 Pro X 反而比起 Book 2 好,动画再也不会掉帧数了。
3. 支援 LTE 连网,可以更自由的选择工作地点。
日常体验
1. 我日常对平板电脑的需求主要是上网、看影片与听音乐,最常用的是 Edge、myTube! (Youtube)、bilibili (UWP) 与 Spotify ( 用 Edge 安装成 PWA),这些都是 ARM 原生,所以日常用的软件体验一如既往。
2. 2W 的立体声扬声器,加上 Dolby Audio Premium 音效,声音体验比用过的 Surface 都好。
3. 支援全时连网,Instant on,现代化行动装置体验,但还是默认待机11小时后休眠,可调整但因为第二个阀值实际上不一定有用。
电池续航力
由于机身较薄电池电量只有 38.2 Whr,实际续航力没有想像中的优异。一整天白天都外出使用,我的使用方式为全程都挂著 Teams,同时使用 Edge、VS Code、用 WSL 跑 Python 且会同时用蓝芽耳机听音乐,休息的时候会看一下影片,根据电池报告,这几天的预估续航力都是约 7 个多小时,跟 Book 2 差不多,但是 Book 2 的电池有 75 Whr,明显比用 Intel 处理器的 Pro 好。
关于 X86 程式
1. X86 程式应该是在执行的时候做 JIT binary translation,然后快取一段时间。
2. 由于是 JIT,当打开程式的时候,冷启动会比原生的久,启动的时候会占用较多的 CPU 和 RAM。
3. 小型的程式,用起来感觉很流畅,与原生的差异不是很大。
4. 但是打开大型的程式(Ex. VS 2019)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需要编译的时间需要比较长,也会占用很多 CPU 与 RAM,导致刚打开的时候用起来会很卡,但是编译完成后就会变流畅了,难怪 Apple 会引入安装的时候编译。
5. 尝试在 VS 2019 编译一个 UWP 范例,目标平台选择 ARM,居然可以成功建置,且在 Debug 模式下执行程式。
6. 我认为这项功能只是用来平滑过渡到 ARM 上,不应该这种装置的主要使用方式。
总结
Pro X 目前的体验感受,算是比我预期的好,本来我只打算当个能用 Office 和 UWP 的 Edge book,后来发现可以做很多事,就直接拿来作为主力机了。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 Pro X 是一台好机器,但是不适合所有人,而我刚好是目标人群。开发Windows on ARM的工具链终于开始上路了,希望以后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硬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