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偷走木栅忠顺庙附近有趣景点的故事

楼主: jones921245 (jones)   2019-07-23 18:15:21
哈囉!我是地方贼,欢迎大家,喜欢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s://bit.ly/30v3SNd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按赞,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因为最近正在举办台北城市玩家的票选,我也有投文山篇的影片
若有机会希望文山的朋友,可以帮忙投个票:https://bit.ly/30v3SNd
前几天写了景美文章,这次镜头转到木栅地区,因为影片里也有带到几个点
希望透过这篇文章让人能更了解,木栅南区的这些故事
[地方 #司法新村、表演36房、木栅忠顺庙] 偷走木栅老街南边,那艺文桃花源 #文山区Wenshan Dist / 台北市 Taipei City
稍微写完了景美的故事,跟随贼制作台北城市玩家的理念,就让我们顺着景美溪,去一探文山区的另外一条老街区“木栅老街”。木栅老街区其实离捷运木栅线很远,所以从景美搭公共汽车往政大或深坑会比较好,不过贼是骑机车啦,这样比较有机动性。其实来木栅满多次的,不过这次又发现几个有趣的小秘境,就来跟大家分享囉,也希望大家可以跟着贼贼偷走木栅的故事。
要玩木栅老街,其实可以从靠近木新路的顺兴里开始玩。觉得顺兴里应该也满重视社区营造这块,在墙上有顺兴里醒目且满可爱的地图,把里内一些重要的景点都画上去了。要走走之前,不妨先到中仑路上这块社区故事地图墙拍张照,跟着走就对了。虽然贼贼是先晃完,才发现有这张地图,再补去刚刚没去到的景点啦!看地图感觉,闲置空间活用以及绿空间的建置,都是都市社区营造的重点。
这里虽然不是木栅老街的范围,但贼觉得这里也有几个有趣的景点,就把它涵盖过来,而且沿着保仪路走到木栅市区其实也不算远。顺兴里靠近木新路二段,过去木新路二段中段,被称为“打铁寮”。地名由来原因之一是有先民在此设立打铁店,打靠开垦所需要的农具;另外一说则是木栅郑姓家族认为,先祖郑克铁到木栅开垦时,是搭寮而居,这个寮被称为铁镣,所以此地就有老地名“打铁寮”。
以前打铁寮还有座“永安制砖场”,应该是在永安街靠木新路二段中段的位置。这个土角厝算是贼在木栅街区乱晃的惊喜,旁边都是新盖的住宅大楼,这两栋还留在那里,也算是满珍贵的。贼在拍的时候,有遇到在这停车的阿姨,问我们这有什么好拍。我说这老房子在这很珍贵,阿姨冷淡的说,是喔!这有百年以上了。每个人对老屋的感觉可能不大一样,也许阿姨觉得这间不这么重要也不一定。
顺兴里另外一个惊奇是这四连栋的两层平房,觉得它绿磁砖配色很美,再搭配前面的绿荫有一种舒服感。这是顺兴里有八十多年历史的法官宿舍,原本是废弃的空间,堆放了许多垃圾,被认为是治安的死角。但近年社区闲置空间再利用的风潮兴起。从前年开始,社区参与了都更处举办的“打开绿生活计画”,在居民与设计团队努力下,重新整理社区环境,并将宿舍改造成多功能友善绿色空间。
降低围墙、创作座椅让他成为社区居民得以亲近的空间也是改造中很重要的工作,改造后的法官宿舍被取名为“老眷新舍”,成为社区新亮点。贼不知道这空间还有没有在运作耶,没有办法进到内部看看,如果整理好之后,只有立面好看,内部没有在运作,也是有点可惜。不过真的满喜欢这一栋的,不知道有没有在租人,不然贼倒是满想进驻这里的。
这四连栋的绿色法官宿舍是座落在一座小山丘上,在它对面有栏杆围起来,底下是几栋量体满大的建筑,让贼好奇心又作祟,往下走看看。到了底下看到公共汽车站牌写“司法新村”,感觉是一个废弃的国有眷村宿舍。前面铁门关了起来,原本以为不能进去偷看,但看到一个提着锄头的阿伯打开门走了进去,贼贼们也就偷偷摸摸地跟着阿伯闯进新村内一探究竟。
司法新村大概建于民国五十二年(1963年)是高等法院眷属的宿舍,相较贼贼之前在台北看过的警察宿舍等,坪数和规模算是比较大。近年因为房舍属国家的财产,司法院要求居民搬离,新村也呈现废置状态,感觉要改成“旧村”了。近几年好像一直有要拆除的声音,有稍微问一下在里面种菜的阿嬷,她们说也不知道这片土地将来会做什么用,但她们会种菜种到地被政府收回去挪作他用的时候。
之前顺兴里有将这里打造成“顺兴桃花源”的打算,铁门旁还立了一块招牌,可能是因为之前维护过的关系,虽然屋舍内部可能已残破不堪,但立面维持得挺好。此外,这里也成为这些社区阿嬷们执行都市农园的环境,其实贼对植物真的不熟,阿嬷们也很热心地告诉我这些植物是什么,总觉得新村拆掉之后不一定要盖大楼,这空间其实可以成为这些长者们发挥创意的空间。
过去好像还有在这里办蚊子电影院,回首过去顺兴里还是小村庄时,露天看电影的时光,贼感觉真的会是很多“蚊子”的电影院,要进来看老屋,记得先喷点防蚊液。虽然过去里长梦想让这里成为文创基地,不过不同政府上来可能对这里有不同的想法,所以目前还是闲置的状态。不知道社区现在对司法新村这块地的想法是什么,也许市政府可以考虑开工作坊,听听居民对新村未来的愿景。
虽然司法新村还未成为里长心目中的“文创基地”,但在被认为是文教区的文山区,还是有不少艺文空间,“表演36房”就是其中之一。有可能满多人没听过表演36房,但身为台湾人应该都会听过“优人神鼓”吧!开办超过三十年的优人神鼓,是台湾著名的表演艺术团体,前身为“优剧场”,是创办人刘若瑀于台北市木栅老泉山创立。而山上的剧场也是文山区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有机会再上山介绍。
那为什么会在山上成立剧场呢?因为刘若瑀师父承袭波兰剧场大师果托夫斯基在山林中训练的方法,注重表演者身体有机状态与内在觉知能力的开发。而在1993年黄志群加入担任击鼓指导,优剧场成为“优人神鼓”,“先学静坐,再教击鼓”也成为他们的原作,并揉合了多种身体训练元素,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当代肢体训练方式。喔!因为表演36房在五月的时候曾经举办“在地方”的活动,贼有去尝试一下神圣舞蹈,挺好玩的!
表演36房这块地,原本在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被市场管理处公告为市场预定地,并于民国七十七年(1988年)征收为永安基地,十年后也开工为地上地下各一层楼的建筑。而后木新社区向市议会陈情扩建,并改成艺术中心。民国九十四年(2005年)优人文化艺术基金会承接永安艺文馆,表演36房正式启用,希望这些优人们能下山与社区居民有些互动,将表演艺术哲学与身心训练等课程传授给市民。
在顺兴里也有一座在地信仰中心,信奉“尪公”的木栅忠顺庙。整个文山地区几乎都是安溪移民为主,所以看到前一篇提到的景美集应庙,或是之后会提到的木栅集应庙都是祀奉“保仪大夫”许远及“保仪尊王”张巡。据说主祀保仪大夫许远的多为忠顺庙,而主祀保仪尊王张巡的则多为集应庙,主祀两者称为双忠庙。但现在无论是忠顺庙、集应庙都会祭祀两者,也让这两尊神祇很常被误认。
忠顺庙的保仪大夫据说是乾隆年间,陈姓先生奉请来台,落脚在木栅樟脚里。又因为木栅产茶,传言保仪大夫会召唤雨水,打落茶树害虫,因而受到敬重。忠顺庙建于大正九年(1920年),后来庙宇因天灾而有些损毁,现在的大厅是于民国四十二年(1953年)所重建。既然忠顺庙其实是以保仪大夫信仰为主,可以看到庙前顺应着时代,有Q版的保仪大夫看板。
忠顺庙另一特别之处在寺庙前面的摆设,大部分寺庙左右都是放石狮子,忠顺庙却是两匹马,这典故贼不知道,还请有心人能够做解答。每年农历一月二十号木栅忠顺庙会展开遶境,是由新店十四张斯馨祠恭请保仪大夫绕境。因为过去十四张多为农田,需要“尪公”这个农业守护神,为农民(田)遶境祈福,不过现在十四张土地也多被征收了。来到顺兴里,也不妨来忠顺庙拜个拜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