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地方贼,欢迎大家,喜欢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s://bit.ly/2JzWIkY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按赞,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因为最近正在举办台北城市玩家的票选,我也有投文山篇的影片
若有机会希望文山的朋友,可以帮忙投个票:https://bit.ly/30v3SNd
此外,我也顺便写了“景美老街”的长文,满多人都以为景美只有夜市那边
其实我觉得景美老街尾端才是精华啊!景文路上其实也不少老屋,大家可以看看
[老街 #景美老街、集应庙、进兴宫、佳佳来来戏院] 偷走早就繁荣近两百年的景美老街故事 #文山区Wenshan Dist / 台北市 Taipei City
阿阿!终于又有一篇文山区的文章了,阔别好久。其实也是因为报名了“台北城市玩家”的票选,才会生出这篇文章,毕竟要宣传一下,大家记得投票。我其实满常去景美的,毕竟贼美编在景美上班,但也是这次为了拍片才走到景美街尾端,靠河滨的地方,觉得那里很有意思,不过满少人发现那里的,所以就写写这里的故事。
走出景美捷运一号出口,就会看到景美意象的彩绘,将景美两个重要的观光景点用逗趣的方式画上。贼觉得这彩绘的颜色调配得满好,不过景美可不只有夜市和集应庙,要了解景美的历史,得走到被河堤围住的景美溪,景美的故事是从那里开始的。因此,景美老街的旅程,让我们从景美桥那开始走起,毕竟“景美”这地名与景美桥有关。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郭锡瑠开通瑠公圳灌溉农田,并在景美溪上架设了一座平底木枧(枧音同简)。现在的景美街位在木枧的尾端,而称为“枧尾”;日治时期,枧尾改称为景尾。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日本人将木枧拆除,盖了一条钢筋水泥做的瑠公桥。这座桥为水、车路共构桥,桥面通行人车、下设涵箱做为水路。之前在木栅路一段的文章中,就有稍微提到这个故事,那时是上面那张图的开道碑。
这块碑除了记载桥改建成钢筋水泥的第二代事蹟之外,也纪录了当时行经景美桥的圳到改走景文街,不过废圳道影响了当时景尾街区的公共卫生。日本政府下令要改善,景尾官方和民众就合作捐资,填了旧圳沟、设置排水沟,让街区环境获得改善。日治时期的景美桥在民国五十二年(1963年)拆除改建,不过现在看到的是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第四代斜吊索拱桥。
若从有枧尾这个地名开始,景美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说它是条老街也不为过,可惜老街的历史被埋没在观光夜市的人潮中。虽然木枧桥建造甚早,但第一代还不能让人行走,景美地区会形成繁盛的市集,是在嘉庆年间,当时最繁忙的港口是溪仔口(万庆岩清水祖师庙附近)。道光年间,港口因泥沙淤积而没落,船只改停枧尾渡船头,也使景美成为货物集散地而繁荣。
在景美街尾端会看到一栋崭新仿古式的大楼“许兴泉”,它以前可是景美街上最豪华的洋楼。许兴泉洋楼起建于昭和元年(1926年),采用钢筋水泥建造,花了四年兴建,是景美富商“许能才”的故居。
许能才早年从事酿酒行业,他利用景美溪水生产的“虾仔酒”闻名一时,该洋楼也成为他卖酒的地方。后来他也投资煤矿及地产,在当时应该是景美首富。
里面装潢华丽且相当现代化,在当时普遍使用公共井水的景美街区,洋楼内还设置自家的抽水马达。除了主建筑外,后面还有庭院造景的后院。过去许兴泉洋楼作为景美的地标,坐着万新铁路从新店前往台北的乘客,看到洋楼就知道景美快到了。可惜,这座洋楼在民国七十一年(1982年)木栅路拓宽时被拆了一半而成废墟。生又堆满垃圾,里民们觉得环境很恶劣,就与许家后代协商。直到民国一百零一年(2012年)许家后代才把半倒楼房拆除,盖成现在的样貌,也稍微保留原洋楼二楼前阳台两侧有一希腊爱奥尼柱式的白色立柱的特色,在左下玻璃窗也有洋楼的旧照片。
虽然现在少了立面华丽的许兴泉洋楼,但景美老街上还是满多老屋可以看的,还有小小的红砖骑楼拱圈。不过比较少观光客会走到景美街后侧,这里可是过去景美最热闹的地方。对了,在木栅路一段尚未开通前,木栅路曾是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开辟的景美经木栅至深坑的轻便铁道,在木栅路与景兴路口间曾有火车山洞。这条铁路是运送深山矿坑生产的煤矿之重要运输道路,而这些矿工在景美下车时,会在老街的“南方食堂”用餐,可惜这栋房子也被拆了
景美街在大正八年(1919年)设立了公有市场,从公有市场猪肉摊往南到景美街尾,当时因为靠近渡口,有热络的商业活动,而称为“顶街”。顶街有不少商店,像染布行、糕饼店、五金行等。虽然现在顶街不如前面夜市那兴盛,但也留存了不少值得品尝的老屋,和百年的老店家。那就让我们从尾端往夜市方向走,稍微认识这些老店家。
首先会遇到“恒德药房”,是一间超过百年的老药房,里面还保存老式药房的型态。再往前走,有一间绿色招牌的“景发杂粮行”,店前就摆放了不少商品,这家老顾客可是很多,贼就看到不少阿姨们进进出出。旁边则是“应善坛”,听说收惊和改运效果很好。在斜对面则有前面有不少鸟笼的“文山包种茶”茶行,再次证明了景美过去作为转运站的地位,将木栅的茶从此批发出去。
文山包种茶旁是“德明商行”,这间商行在日治时代是杂货集散处,贩卖著从大稻埕买进的生活必需品,也向木栅、景美农民购买农产品,销往外地。顶街的繁荣依靠着景美溪的水运,但在铁、公路建设后,顶街开始衰退,德明商行也成为一间小杂货店。稍微介绍了顶街的老店家,在恒德药房对面会看到一间名字特别的空间“木见140共享空间”
这空间一开始是文山社大接了区公所“水文化社造”的案子,后来都更处又委由岸汐职人进行“老旧街区活化-景美老街(顶街)”计画,并租下景美街140号。在计画结束后,职人们也退租,但有一些仍关心景美老街区的居民认为景美顶街有自己的独特水历史,而这空间也仍能继续经营,而于去年(2018年)尾成立了木见140。 不过贼贼好像很少看到木见140开门,今年五月倒是有参加他们办的小市集,觉得还不错,满希望这空间能够再做更多的使用,不然贼贼去利用
前面有提到,河港造就景美顶街的繁盛,但万新铁路于大正十年(1921年)设置后,“下街”也逐渐取代顶街繁盛的地位。过去的万新铁路景美站在罗斯福路与车前路交叉的位置,而车前路这条仅百余尺的路名也是因铁路而来。原本万新铁路是以运输煤矿、茶叶、木材为主,后来因沿线居民增多,再加上碧潭是观光胜地,也有旅游和通勤上的功能
民国五十四年(1965年)因无采煤需求,再加上公路发达,万新铁路失去效用而被拆除,不过也成为那时其景美地区很重要的记忆。除了铁路外,在车前路尾(也就是现在年轻人眼镜行的现址)有公路局车站,因为这些乘客的涌现,也带动这一带的繁荣。刚刚有提到顶街的药行,下街也有一间百年的恒茂药行,而在它对面有一间文山诊所,可惜都没有再继续经营了
下街的范围大致从景美公有市场到进兴宫,“进兴宫”可是景美老街上最重要的土地公庙,建于昭和九年(1934年)。贼其实满常去景美的,可是都忽略掉这间庙,可能平常都走横巷吧!如果从顶街一路往景美街五巷走,其实就是逛市场那一条,正前方就会碰到进兴宫。不过进兴宫在民国九十六年(2007年)改建,早已看不出老庙的样子。
除了进兴宫之外,景美最有名的庙应该是那一出捷运站就会看到庙埕舞台的“景美集应庙”了。文山地区其实有三座集应庙,包括景美、万隆以及木栅,唯一被列为文化资产的就是景美集应庙,三间皆供奉保仪大夫及保仪尊王,俗称“尪公”。尪公的信仰始于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一带的三姓(高、张、林)迁往福建安溪开垦,在他们共同的故乡大坪盖了集应庙奉祀尪公。
乾隆初期,高、张、林三姓后裔从安西迁台开垦,因为在原乡多种植茶叶,来台后也选择地理气候较适合植茶的地区居住。
后来三姓分立,在各自聚落建了集应庙。高姓于咸丰十年(1860年)在景美国小南侧建庙,后来于同治六年(1867年)迁建至现在的位置,后来又于大正十三年(1924年)重修。景美集应庙会被列为文化资产,也是因该庙与景美地区的信仰中心,也乘载安溪人开垦的历史。
文山区现在还有间二轮戏院也是满值得庆幸的事,这也代表附近有足够的人口数和人潮能够撑起一间二轮戏院,闲暇时间可以去那坐一整天,看看电影,比在家里用DVD看还便宜。在日治时期,文山区便有三间座(当时戏院之称),分别是当时还称为景尾的景尾座、以及在木栅地区的一乐座和木栅座。景尾座位置大概在景后街现在灿坤那边,之后在50年代中期,改为“景美戏院”。
当时景美戏院是一栋有增建阁楼的双层建筑,就像一般乡镇戏院一样,它也有二楼的阁楼座位。观众是坐在板凳上看戏,现在听起来可能不怎么舒服。最早是上演传统歌仔戏及布袋戏,麦寮出名的拱乐社还有在此演出,引来极大的回响。60年代则改播放电影,通常是播闽南片,还有台北城内播完的二轮片。后来,原名仙都戏院的侨兴戏院开幕,景美戏院沦为放三级片的电影院,不过两间好像同一个老板,最景美戏院最后于1990年初期结束营业。
像贼一样近年才到台北读书的朋友,应该不知道“侨兴戏院”。位置是现在景文街富邦银行的巷子内,在民国四十年(1951年)时为“仙都戏院”,位置很好,正前方是公路局景美站牌,后方则有万新铁路景美站。后来引进外资于民国六十二年(1973年)改称“侨声戏院”,播放首轮店电影,是大文山区最潮的电影院,不少台大、政大、世新的学生会来此观影。
侨兴戏院主要播放国片、港片及外语片,附近景美国小毕业典礼还会在侨兴戏院举行。为了生存侨兴戏院早在八零年代就改成播放二轮片,直到民国九十六年(2007年)戏院歇业。原戏院土地配合都市更新盖了“岳泰峰范”大楼,巷子内矗立戏院平房建筑的景象早已不复往,33层楼的高楼也改变了景美的天际线。
对了,木栅路上还有贼曾经写过的“光明戏院”,有兴趣可以看贼贼写过的文章。过去可是光明、侨兴、佳佳三间二轮戏院在互拼,光明戏院是民国五十七年(1968年)开幕,民国一百零一年(2012年)才宣告内部整修而关门。只有来来佳佳戏院从民国七十二年(1983年)撑到现在,不过也是从首轮电影院,在民国九十一年(2002年)改为二轮电影院。
当初佳佳戏院会选择在这栋大楼,其实是因为来欣百货广场是当时文山区最高的大楼,现在景美的社区百货“瀚兴”才出现。现在应该很少人会走进去来欣逛街吧!?会进到大楼内的人,感觉都是要搭电梯去看电影的,不过百货一楼还是有一些小店家。不过佳佳戏院的位置比起光明好太多了,就在捷运站一出来的位置,不过光明配上市场的结构比较吸引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