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5-06-05 12:08:06其中一个原因是维基百科啦
先别急着嘘
我在看这些经典战役时,也是会点进去看出处来源,看看是瞎掰的还是真的有参考资料,就发现这个现象
背水一战(井径之战)、破釜沈舟(钜鹿之战)、伊苏斯战役、高加米拉战役、卡莱战役
中国的这些经典战役,对于正面描述很少,背水一战,也只有说在韩信河岸布阵,拼死防御,然后偷家成功
钜鹿之战的交战过程也是简短几个字“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跟同一段的前面文字对比“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不觉得好像记录者更看重破釜沈舟?(也可能只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
而高加米拉、伊苏斯、卡莱战役、图尔战役,对于正面交战过程就有更详细的描写,什么左翼怎样、右翼怎样、中军压上,部队的调度详细很多
我确实都有去翻原文出处,确认都有这些资料来源,而不是瞎掰
这也是我倾向认为文献纪录方式跟偏好的差别
不过中国在宋朝以后,这类型的正面会战纪录就真的变很详细了
宋朝似乎就是分水岭
以上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5-06-05 16:30:00看到板友提出宋朝以降,记录变详细,我大胆提一个解释因为在汉朝(含)之前,好像所谓的书,是以雕刻竹片为主这种"书",做起来肯定辛苦又难以大量生产,所以就偏向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6-05 16:32:00活字印刷?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5-06-05 16:32:00只讲结果,顶多加讲重点教训(比如要破釜沉舟来激发士气)不然要刻一堆字在竹片上... 我想想都累所以要记录详细,要等,对,活字印刷术兴盛才比较可行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5-06-05 16:34:00而活字印刷术似乎就是宋朝开始流行,所以解释了...我查了一下,高加米拉战役差不多就中国用竹片刻字的年代也可以研究一下,当时的欧洲人用什么工具记录想到,美洲玛雅人是雕刻文字于巨大的石头来记录吧?如果马雅文明的战争文字记录也是偏向只写结果跟哪个统治者而不详细描述战役是怎么进行的,也能佐证记录风格会受使用工具的影响。
史料的问题我记得战争比较频繁的魏晋南北朝史书很乱唐朝还有十八家晋史,等到晋书出来之后就慢慢亡佚那些史料中残缺最严重的甚至只剩3条史书都缺成这样,更不用说其他类的记载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5-06-05 19:40:00宋朝也没多详细阿!!! 高梁河之战连赵光义都迷路了是能多详细
洋人那样多详细,根本跟是画虎烂,波斯还动员百万大军勒,不要认为西元一千以前的战争纪录有多详实,所谓的考据讲好听是推测,讲难听是幻想中国有实录开会纪录,整个用兵计画都有被记录下来,不知道洋人怎么比
秦灭楚都用了60万 但秦的疆域也就波斯的几个行省大小连古典时期军队人数膨胀这件事都不知道 感觉白来这版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6-05 22:00:00俄罗斯疆域够大但人口一样多吗 影响动员力的因素还蛮多的
作者:
ciike4 (馍钕嗤棨澌)
2025-06-06 02:11:00古希腊也有用羊皮纸,相较于竹片的确方便许多加上古希腊和波斯有很大一部分是个人著作,而我记得秦始皇有将个人的历史纪录进行删除留下官史
波斯没有 或几乎没有史书吧 少有的完全不写史的文明
有啦 失传了 像Khwaday-Namag印象中在reddit上看过类似的讨论 有伊朗人将原因归咎于伊斯兰征服到伊朗间奏曲间两个世纪的文化压制
Khwaday-Namag是萨珊的 我说的是阿契美尼德我们有的史料几乎都是居鲁士圆筒 或贝希斯敦铭文这样的像你如果翻过上面写的列王纪就知道 阿契美尼德直接消失在波斯人的记忆里面 被凯扬王朝取代 一直到萨法维都还是这样 *参考上面Khwaday写的列王纪
现在对阿契美尼德的认识搞不好比较多是来自希罗多德XD
作者: mikelwg (老顽固) 2025-06-06 17:58:00
左翼右翼如何这种记载 《左传》是有一些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6-06 18:47:00如果有看过3国吴简 里头绝大部份是例行行政文书 这时套用既成工具 而只更动关键 譬如数字 会比重复手抄还要有效率的多套在战争 或许有每日军粮 器械等支出/运输进来数量 的记载?这类可在更早居延汉简找到 惟考虑战时还让你悠闲抄写的难度
作者:
ciike4 (馍钕嗤棨澌)
2025-06-06 19:48:00应该有不少是亚历山卓图书馆烧掉了,我一直记得有一本是托勒密关于亚历山大的日记,我超想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