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altlake (SaltLake)
2025-01-16 23:07:29按照兵法,对敌军半渡而击才是正道,可是历史上还是有
半渡不击的事例,最有名的就是宋襄公因为坚持仁义之师
不击敌于半渡而战败之例子。
但是晋楚的城濮之战,晋文公因为之前避祸楚国曾经答
应楚王,为报其恩德,日后战场相见愿意退避三舍,所以
没有趁楚军半渡而击之。晋军退避三舍后还是打败楚军。
除了这两个事例,还有那些著名的半渡不击的事例? 原
因者何? 不击者有否因而败战吗?
东晋的洛涧之战,前秦的梁成发觉晋军想要夜袭采取守势以逸待劳,而且晋军人少还要渡河才开打但晋军却把这场打成歼灭战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1-17 07:19:00晋"设计夜渡水,既济,贼(前秦)始觉" 似非故意不击而是慢1步?
作者:
kcfan (kc)
2025-01-17 09:33:00兵不厌诈
淝水之战?想让东晋渡河立足未稳以逸待劳,没想到前秦自己一溃千里。
作者: vwpassat 2025-01-17 13:11:00
诺曼地登陆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5-01-17 13:29:00仁川登陆
作者: ten9di9 (??) 2025-01-17 18:03:00
冲绳跟硫磺岛
作者: billy950361 (billy950361) 2025-01-17 22:55:00
春秋的游戏规则就是列阵而战 不遵守会成为其他诸侯讨伐的借口 宋襄公想会盟诸侯就要守规则 可参考司马法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5-01-17 23:48:00
楼上鬼扯,如果真的是规则,那手下中层军官怎么吵着要半渡进攻
作者: billy950361 (billy950361) 2025-01-18 00:10:00
因为军官不用考量政治后果齐楚晋偶尔不守规则不会怎样 对宋国无疑是灭顶之灾
都2025还在宋襄襄仁义,宋襄公用会盟当借口把诸侯小国国君拿去祭天,这种人到底哪里跟仁义沾上边?不杀白发白胡,因为老兵都是精锐,就拿破仑老卫队概念,半渡不击,人家楚国水泽之乡,菜鸡想偷鸡,搞不好半渡反击才是人家拿手好菜史书春秋笔法仁义臭襄襄半桶水,但宋襄襄作为跟仁义没半毛钱关系不听子鱼,子瑜就变成真知灼见吗?不见得,活在大宋意见一堆早就被包青天拖出去砍,没有几个领导能忍受属下想争夺主导权,包括现代企业主管
作者: billy950361 (billy950361) 2025-01-18 08:36:00
又一个读春秋而不知礼 礼是国际秩序 礼是价值观 礼是宗教信仰 不遵守的除了诸侯击之还有天收所以春秋是礼崩乐坏的过程 礼在战国才完全消失 郑国失去国际信誉之后也被打成小国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1-18 13:43:00宋襄公前尊王攘夷-齐桓公伐山戎 使燕国"畏而失礼" 若宋半渡而击 意谓没在怕的 齐后割地给燕..但要"我蛮夷也"的楚割地?打错 半渡而击 感觉心虚怕了的表现才对 所以才要做口碑这样
襄襄早就被楚国打到怀疑自己,跟楚国水里玩,不是厕所找屎吗子鱼就扰乱指挥假聪明啊,楚国最希望你先过来跟他一起玩水但又不能把他叫出去斩,只好嘴硬,结果写成跟智杖似的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1-20 23:04:003国潼关之战 原本韩遂"可听令(曹)渡,蹙于河中" 后徐晃等渡河 未遭攻击 我猜故意放小抓大(曹操) 曹先遣部队抢滩以防更多敌军趁半渡而击 当然也可能就没发现 但韩那样讲 应甚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