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纳粹德国陆军,奉希特勒指示,向来热衷进攻
并且只知原地死守,遭到不必要的损失
然而东线就有个现成例子,证实他们也精通防守之道
仍然能持续消耗化解对方的攻势。
[时间] 1943年 10月到12月
[地点] 欧洲德苏东线战场,白俄罗斯境内,
奥尔沙(Orsha) 到 罗加契夫(Rogatchov) 之间100哩长的战线。
[阵容]
攻击方:苏联 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Vasily Sokolovsky)上将
统率苏联“西方面军”,由三个军组成
总兵力至少36个师以上
防守方:德国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Gotthard Heinrici)步兵二级上将
统率第4军团 (下辖10个师)
[攻击密度]
以下根据李德哈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的叙述:
苏联军发动了5次攻势,每次时间都长达5、6天,而每一天要
进攻好几次。
他们在第一次攻势中差不多使用了20个师的兵力,而当时德军
刚刚占领一道赶工筑成的阵地,只有一条单独的堑壕线。
在第二次攻势中,他们用了30个师的兵力,但此时,德军已经
完成其防御配置。在以后几次攻势中,俄军所使用的大致都为
36个师的兵力。
俄军攻击的重点为奥尔沙(Orsha)地段,那是一道跨越莫斯科到
明斯克(Minsk)公路线的正面线,全长约十二哩。
作为一个攻击点,它具有便于补给和扩张的显著优点。
但此种显著优点也促使德国人集中力量来应付它。
[防守铁壁]
海因里希把3个半(3.5)师的兵力用在这个非常狭窄的地段上,
而留下其余的6个半(6.5)师掩护其他的绵长战线。
所以他在这个要点上的兵力,对于空间而言是具有相当大的
密度。
他的砲兵几乎是完整无缺,于是他集中了380门火砲来掩护此
一紧要地段。这些砲兵由军团团部一位指挥官集中控制,
所以他们可以迅速的把大量火力集中在任何感受威胁的点上。
同时,这位军团司令又发明了一种“挤牛奶”的办法,即由
驻在比较平静地段中的师,在会战期中,对担负激烈战斗的
每一个师,每天提供一个营的生力军。
这样通常即能补充前一天的损失,并使那个师还保有一个完
整的局部预备队可供逆袭之用。
又因为使用一种师内轮调制度,所以部队混杂的毛病也可以
减到最低限度——
现在德军每一个师是3个团,而每个团为2个营。
在会战的第二天,增援的营即为前一天的姊妹营,而且连团
部也跟着过去;再过2天,第2个完整的团已加在战线上,而
到第6天就完全换了一个师;
至于原有的师则移驻在那个原来比较平静的阵地内。
[李德哈特的结论]
面对着六比一以上的数量优势,此种一再的防御成功的确要
算是一种惊人的成就。
假使德军的防御战略与此种战术相配合,那么战争将可能无
限的延长,而使俄军的实力消耗殆尽。
但由于希特勒坚持未经他的许可绝对不准撤退的原则,而同
时他又总是不愿意给予这样的许可,结果遂断送了德军的前
途。
军团司令敢于自作主张的就会受到军法审判的威胁,即令是
从一个危险的孤立据点中,只撤出一支小部队也照样是犯法
的。
这种否决权压迫得如此的厉害,使下级干部的行动完全瘫痪
,甚至于有这样的说法,一位营长不敢把一个哨兵从窗口移
到门前。像一只学舌的鹦鹉一样,德国统帅部总是一再背诵
著“每个人都应站在原地战死到底”的咒语...
[个人看法]
攻守本无硬性定则,必须看手上有什么样的资源可运用
若因现代武器之进步,认为防守已经是落伍,
不妨看看这例子(虽然苏军很明显未取得空优)
总之,不要变成进攻邪教或防守邪教就是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