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antin (微醺岁月)》之铭言:
: 如题
: 想请教就是说
: 为什么倒幕的两大主力 萨摩藩长洲藩
: 地处偏僻,也不是经济文化的中心
: 在伏见鸟羽之战却能拥兵五千
: 火炮数量更是多了快六倍
: 相反地
: 幕府能动员的是整个日本的国家机器
: 然而也只有一万五千 还不算精锐
: 对比于战国末期
: 同样发生在关西的大阪之战
: 双方是数十万大军的交战
: 其中的差异为何呢
: 是明治天皇的态度吗?
: 然而在当时他应该大权不在手上吧?
: 萨长竟然就这样带着少少的人
: 从西南打到东北 再打到北海道
: 感觉还满戏剧性的
因为你想问的幕府让国家机器动起来的情况,应该要看的是长州征讨。
长州征讨时,幕府出动十万大军,当然实际上很多都阳奉阴违或不堪一击,
第一次长州征讨是长州不战而降,第二次就抵抗到底,结果幕府军败退.....
基本上各藩的军备很多都非常腐朽,幕府的嫡系陆军也是经过好几次的教训和改革,
才慢慢有装备与训练等各方面的改善;
但是光有兵力也没用,幕府打长州没多久就因为米价上涨、经济困难而引发各地暴动,
整个政府系统都没办法应付高强度的武装冲突。
幕府方的真正战争潜力,另外还得看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抵抗情况,
最知名的会津藩就是抵抗到牺牲非常惨烈的程度。
有些藩虽然实力不如萨长土肥,但是也有自己的军事改革,实力不一定都很弱。
最后,实际上鸟羽伏见之战的相关资料显示双方都投入不过二十多门炮,
维基百科引的资料有误,那个可能是指双方持有的数量,并不是战役中使用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