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关于晚明的火绳枪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8-08-23 01:56:47
最近阅读到一些关于火绳枪的资料,属于自己先前没看过或没注意到的,虽然还有许多不
明之处,有一些心得整理仅供大家参考,或许也能稍微补充Nomic大的诸多好文。
万历以前的鸟铳和日本战国的铁炮
Nomic大曾提及日本和东南亚的火绳枪是瞬发式设计,而欧洲或清帝国则逐渐以缓发式为
主流,两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军事思维。个人最近阅读到的《16-17世纪东亚海域火器交流
史研究》这篇论文讨论到相关的议题,除了考证火绳枪传入东亚的时间点、路径与款式,
更深入分析了枪托与射击姿势的议题,对我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冲击。
根据该文所述,葡萄牙人传入东南亚、日本与明朝江浙一带的火绳枪为瞬发式、握把短小
且往下弯曲的款式,射击姿势贴腮但不抵肩,也没有支撑的叉架。这类枪枝主要用于狙击
和狩猎,虽然早期也曾流传于欧洲军队,但是后来被缓发式所取代。个人找了赵士祯的《
神器谱》确认,“水西洋”的握把确实是很短且弯曲,不过已是缓发式,“噜密铳”则有
较长且直的枪托、为瞬发式的枪机。
上述论文亦考证了日本铁炮的装备比例与口径,认为朝鲜之役以前,日本的铁炮装备率颇
低、子弹口径主要为两钱半;朝鲜之役后不但铁炮装备比例上升,口径也转变为以三钱半
到六钱重的子弹为主。附带一提,晚明的鸟铳主要是以三钱重的子弹为主。若根据《The
archaeology of the Battle of Lützen》这篇论文进行比对,可以看到三钱左右至六钱
的子弹口径在欧洲属于轻火绳枪的范畴。
过去讨论时我没有注意过握柄和枪托的议题,如果没有抵住肩膀的枪托和撑住枪管的叉架
,这些枪枝很难大幅增加口径与枪身重量。
下面这篇论文《16世纪中期的东亚海域与火器传播》不但标题非常相似,也有讨论到葡萄
牙人与火绳枪的议题(可惜公开版本把注脚删去了):
http://www.sohu.com/a/164628233_556522
我用上文提到的Rainer Daehnhardt这个学者去网络上搜寻,有找到一些文章和相关讨论
,提及所谓的印度葡萄牙式枪机是葡萄牙人将瞬发式火绳枪传入果阿之后,于当地进一步
改良的成品,握把更短、枪身更轻,适合水兵使用。
天启崇祯年间开始盛行的重火绳枪
噜密铳和交铳都是16世纪末从西亚向东亚传播的枪枝。根据《Guns for the Sultan》一
书,鄂图曼帝国的轻火绳枪口径在11到18毫米之间;又,同作者的论文〈Firearms and
Military Adaption〉整理了1520-30年代的鄂图曼新军与火器规模,七千到九千人左右的
新军步兵可装备有三、四千挺轻火绳枪和千余挺战壕枪,后者口径在20毫米以上。该学者
也多次引述文献,描述新军步兵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已完成火器化。
鄂图曼帝国的轻火绳枪在16世纪可能有逐渐增长枪管的趋势;《神器谱》上的噜密铳枪管
长度符合16世纪下半叶的鄂图曼轻火铳型制,枪管多在130到160毫米之间。徐光启说“鸟
铳惟噜密最远最毒”,主因应该就是枪管较长且有枪托。
交铳是短叉架与枪管相连,坐地开火的重火绳枪。这类枪枝在明清鼎革之际传入华南,逐
渐成为西南地区的主力火器。《16-17世纪东亚海域火器交流史研究》一文考证这种枪枝
应该是发源自高加索地区,透过蒙兀儿帝国向东南亚传播,证实了我先前的猜测。斑鸠铳
则是西欧式的重火绳枪,这比较没有疑问。
天启、崇祯年间,明军虽然在两广地区引进了重火绳枪,华北的边镇却似乎不怎么重视鸟
铳,遑论改良枪械。清军在松锦四城掳获的战利品中,斑鸠铳仅为松山两挺、锦州二十八
挺、塔山不明、杏山三挺,这些可能都是两广历年运往北方者。虽然松锦之战的明军枪械
可能有一大半损失在突围过程中,考虑到清军在松锦四城内掳获的单眼枪和三眼枪数以百
计,仍可以推断北方边军的枪械火力相当贫弱,主要凭借火炮和骑兵。
==
个人最近重新在审视一些关于土耳其长战(差不多是万历三大征的时候)的介绍,中西欧在
十六世纪下半叶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技术都真的成长很多。张居正时期明朝虽然有些许的
复兴,毕竟没有像同时期的哈布斯堡王朝一样税收暴增到原本的三倍。想像一下明朝如果
真能把税收翻倍,天启崇祯年间的许多困难根本可以迎刃而解──加派三饷只有原额的一
半,翻倍等于是大大超过了史实的税收。明朝终究是没有真正从初期的劳役动员体制转型
成重商与货币主义。
作者: bill50514 (我看着点滴笑)   2018-08-23 10:59:00
总有人以为西欧到工业革命才领先世界 但其实体系早在更早就已经开始发展了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8-08-23 11:52:00
大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3 12:44:00
若看一下赋役黄册的故事....张居正改革也只是缓解帝国绝症病况奴尔哈赤还在受精卵时大明已重病待死只是还没爆发。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8-08-23 15:01:00
西欧作弊的地方是各区域均匀分散 乱世容易被侷限在单一地区 其余地区坐收乱局刺激来的技术组织变革 像17世纪下半日耳曼地区就是被30年战争打成稀巴烂 而法兰西距离宗教战争已久 只待条件具备便能雄起争霸
作者: clausewitz (理论学家)   2018-08-23 18:19:00
17世纪欧洲因为在西半球发现金银矿,钱满为患。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3 19:46:00
大家去看看怎样让大明变得透明第4章就知即使挖到金银也救不了腐烂的制度西班牙虽拥美洲金银,当时却财政崩溃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8-08-24 08:52:00
大明的税制太理想,以至于官府根本没钱可用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8-08-24 09:20:00
有篇论文比较十六世纪英国与大明农民的人均收入与食物量,就已经输了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24:00
明朝税率太低,就算三饷加派,其法定税率依然低与清朝,更别提晚清还多了厘金与关税收入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25:00
是中央税率太低,民间小商被实收爆多明朝海税主要是有牌海盗商人在收的其实也不低。中央打不赢海盗拿不到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26:00
法定税率低,但也没爽到基层,税基没收到的钱,都进了大户或仕绅手中,然后这些无事生产的米虫又拼命生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26:00
晚清厘金其实也是中央收不到。都是地方军阀士绅共同体在收明朝问题不是商税,是国家体制腐烂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28:00
中央没钱,也无力组税警,税官还有其他现代政府服务民众的公务员,以致晚明想改革,也没钱招募新人去改,只能用东林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28:00
万历万万税,无处不税,结果都被贪走最贪的是皇帝直属亲信宦官税监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29:00
晚清厘金至少组了湘军,然后又用关税养了淮军,不然早垮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30:00
当体制腐烂,任何措施都会歪掉晚明体制腐烂度其实比晚清更糟糕许多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31:00
宦官无嗣,皇帝要讨钱很容易,东林党贪掉的税基,基本上追不回来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31:00
从中央朝廷到地方户政体制全烂掉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32:00
明朝自己不养亲族武力,全养成猪。当然只能依赖外人。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33:00
而且清朝统治者知道仕绅无用,又怕民变,其实很重视天灾后的赈灾工作,反倒明朝这点不好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34:00
万历把户部预备金花光了,后来各地有司请赈,一概不理,靠武力镇压。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34:00
明朝中后期皇帝自己烂掉,被仕绅阶级当猪养,除了宦官根本没自己人可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0:35:00
明朝其实亡于自身体制吏治腐败,才造成财政崩坏,最后才是民变外患很多积弊是洪武永乐时期就造成的这王朝一开始就栋梁不正地基乱搞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8-08-26 10:42:00
清朝其实还蛮重视自己的统治基础,八旗兵与绿营兵,满族大臣还会想办法给绿营兵加薪,反之明朝只会欠饷果然经营公司还是找专业CEO(外族?),比自己人好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26 11:53:00
宋朝CEO也不差,是农民皇帝比较逊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8-08-26 13:08:00
作者: FMANT (OE)   2018-08-30 01:32:00
满族跟共党比较容易起手 缺钱? 刮下去 不服的尽管来
作者: the992255 (the992255)   2018-08-31 05:06:00
签名档最后一段不大懂,为什么教条主义和整齐划一的民主政府和独裁制度同样暴政?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8-09-02 14:55:00
什么都用多数决的 那与独裁无异 只是从独夫变成多数暴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