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郑清澎湖海战

楼主: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8-08-07 21:48:54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不久,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李自成败逃西安,后流窜至湖北,死于九宫山地方武装之手。
明朝的皇帝没了,但明朝的臣子们都还在。一般来说,这时候的他们有两个方案可以选择
:一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帝没了,老子自己当皇帝;二呢,忠君爱国是臣子的本分,老皇帝没了再立个新皇帝继续效忠。由于第一条需要胆量和实力
,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第二条。要立新皇帝,首先要找到一名皇室成员,这个托朱元璋的福,由于他定下了朱家子孙都要分封各地的规矩,大明朝到处都不
缺姓朱的藩王。但只有藩王是没用的,你想要号令天下,自身腰杆子还得硬,没有兵马,你立了皇帝也没人承认,拥立拥立,这个“拥”字很传神,一个人
不叫拥,一群人那才叫拥。
明朝灭亡后,在地方军事集团的拥护下,共有5个藩王先后在南方不同地点建立政权,后
世并称其为南明。为了一统天下,入关的清王朝同南明展开了激烈的军事斗争。南明军
事集团的构成很覆杂,有原来的明军部队,也有农民起义军和地方武装势力,不同势力
之间矛盾重重,面对着共同的敌人,南明诸政权不仅没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反而内斗
不休。
有内斗是很容易理解的,你立了某个王爷当皇帝,那麽你自然就是第一功臣,后面即使再
有人投奔过来,至多是个第二功臣,位置肯定要排在你后面,所以这个首先从龙的功劳
是很重要的。但关键是,大家都不傻啊!既然我有部队,干嘛去你那里当第二功臣?我
自己拥立个皇帝,当第一功臣多好!你说立谁?不好意思,藩王满地都是。
一般认为,南明山头林立的责任在于崇祯,假使他事先把太子派到南京,那麽即使北京被
顺军攻破,南方军事集团依旧能以太子为核心,共同抗击入关的清军。太子是国之储君,
崇祯自杀,太子是理所应当的继承人,有这个名分在那里摆着,谁敢不听号令,就等于公
然谋逆。而藩王就不同了,这个王爷也好,那个王爷也罢,大家都是朱家子孙,谁也不比
谁更高贵一点,要想比出高下,只能靠打,谁兵多谁就厉害。内斗极大地消耗了南明集团
的实力,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南明诸政权被清廷一一扫平。到1681年,整个中国只剩下台
湾的明郑反清势力了。
明郑政权的开创者是郑成功,其父郑芝龙是个海盗头子,拥有当时东亚最大的海上武装。
明亡后,郑芝龙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建立隆武政权,后来郑芝龙降清,隆武政权也随
之倒台。
从隆武帝的遭遇,我们就可以看出南明政权的先天不足——地方势力拥立皇帝的目的,说
穿了只为一个“利”字,至于忠君爱国什么的,也许有,但有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既然今天他能为了利益拥立你当皇帝,那麽明天为了利益不认你这个皇帝也很正常。
郑芝龙降清了,他的儿子郑成功却不愿降清,于是,父子二人分道扬镳,郑成功继续率部
在江南同清廷抗争,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北伐失败后,退守台湾。郑成功曾获南明政权
“延平郡王”封号,退居台湾后依旧奉明朝为正统,史称“明郑”。郑成功病死后,第二
个儿子郑经杀掉自己的叔父郑袭接任王位。
1681年,郑经去世,权臣冯锡范杀掉郑经长子郑克臧,立自己的女婿,年仅12岁的郑克爽
为王。清廷听闻台湾内乱,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以郑成功的老部下施瑯为水师提督,再
次发兵征讨台湾。明郑守将中都督刘国轩得知施瑯攻台,提前派兵对澎湖防务进行了加强
。双方于公元1683年6月爆发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型海战,以郑方惨败告终,史称“郑
清海战”。
施瑯,字尊侯,生于1621年,自幼不喜读书,投军后,因膂力出众,熟悉兵法船务,不久
就当上了千户。但施瑯志向并不止于此,为了谋取更大的功名,他改投到自己同族叔父,
时任帅府中军的施福麾下,以剿匪之功升为游击,清军入关时,施瑯已经是副总兵了。
唐王建立政权后,施瑯升为从佥都督,任左冲锋,受大学士黄道周节制。在黄道周手下呆
了一段时间,施瑯觉得两人志向不合,就改而追随郑芝龙。施瑯的这个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黄道周属于很有气节,但也仅仅是很有气节。施瑯离开后,黄道周继续在唐王属下为臣
。但由于郑芝龙不支持北伐,他只有东拼西凑,找了1000名从没打过仗的人,带上1个月
的口粮就出征了。因缺少武器,不少人只能扛条扁担上路。这股被称为“扁担军”的部队
毫无意外地被清军全歼,黄道周被俘,后来被杀。如果施瑯继续跟着黄道周的话,下场不
知道是什么样。而郑芝龙当时兵强马壮,实是改换门庭的不二选择。
1646年,郑芝龙降清,施瑯与之同往。降清后第三年,施瑯又跟着自己的弟弟施显一起投
降了郑成功。在郑成功部下,施瑯屡立战功,还曾献计让郑成功杀掉自己的堂兄郑联夺取
厦门。施瑯恃才傲物,郑成功也是心胸狭窄之人。郑军南下广东时,双方在战略上产生了
冲突,施瑯被夺兵权。后来,郑成功的一个名叫曾德的亲兵触犯军法被施瑯捉住了,郑急
令施瑯放人,但施瑯仍然杀了曾德。此事一出,二人彻底失和,郑成功杀掉施瑯的父亲和
弟弟,施瑯渡海再次投奔叔父施福。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施瑯跟郑成功都不太会做人。
从施瑯方面来说,一个小兵而已,长官都下令放人了,你还非要杀,摆明了要跟长官作对
,别说古代是人治社会,就是现代的法治社会,这么公然跟上级对抗也是也是大忌。从郑
成功的角度讲,为了一个亲兵,逼走得力大将,怎么看都是件赔本买卖,施瑯不过杀了郑
成功一个亲兵,郑成功就把施瑯的两名直系亲属干掉,这简直就是不把下属当人看,换谁
都反。
1656年,施瑯担任同安副将,与郑军作战,颇多战功;1661年,升为同安总兵;1662年,
施瑯当上福建水师提督,任内多次力主进攻郑军;1663年,施瑯与荷兰人联手攻击台湾,
郑氏损失金门、厦门,由于荷清双方就攻下台湾后如何划分战果的问题上发生了矛盾,协
商未果后荷兰人退兵。很多人不能理解施瑯联合荷兰人攻打台湾的行为,在现代人看来,
明郑也好清廷也好,毕竟都是中国人,而荷兰人是外国人,联合荷军攻台,等于勾结外国
人屠杀同胞。但如果以当时清廷眼光看,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其他所有国家包括荷兰人在
内都是大清的藩属,而明郑相当于境内的叛乱势力,藩属出兵帮助平叛,乃是很正常的事
情。
1664年,施瑯被命为靖海将军,荷清第二次联手攻台。清廷跟明郑交战几十年,在这几十
年里,不少郑军官兵投降清廷,这些人精通水战,并且了解郑军战术,以至于他们中的很
多人后来都成为清廷对台作战的主力。如此次施瑯攻台的副手周全斌,之前就是郑成功的
得力干将。此前,荷清联军在澎湖遭遇台风,不战而退。此后,施瑯多次上疏建议攻台,
都不被采纳,清廷认为前几次征台都是徒耗钱财,再打下去也意义不大,因此改以议和为
主,撤掉水师,并将施瑯召回北京。施瑯报仇无望,靠妻妾变卖首饰生活,无比惨淡。
1681年,在大学士李光地和福建总督姚启圣的保举下,施瑯覆出为福建水师提督。刚到任
时,福建水师有水手1.1万多人,陆军2万余人,船舰兵器奇缺。施瑯造船练兵,招纳明郑
降将,经过两年的准备,清军水师战斗力大大增强。到施瑯攻台前,福建水师已有精兵
2万,大小船只300多艘。
作者: MrHeat (热火先生)   2018-08-07 22:53:00
郑经杀掉叔父郑袭接任王位?施瑯是谁? 这篇又是去那里抄的?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8-08-09 13:52:00
这篇是简体转繁体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