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AULDAVID (oops)》之铭言:
: 再请教,西班牙继承战期间欧根经常负责以劣势兵力
: 猛攻敌阵吸引大量敌兵,以便搭档暗中组织决胜预备队,
: 以之打击兵力被抽干的另一翼敌阵,
也没有很经常吧,大同盟军的大规模联合作战也才没几次...
: 为何法军指挥官经常不能击溃欧根的劣势军团,
: 甚至历经数小时激战都没能察觉其规模太小必定有诈?
: 欧根与马堡组织的攻势有何特殊之处?
: 个人偏见中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名将实力表:
: 马堡公爵=欧根亲王>=维拉尔斯>=柏威克亲王>=范多母>>>
首先,大同盟军在布伦海姆和马尔普拉凯的牵制作战都不是轻松的佯攻,
而是愿意承受惨重伤亡的持续攻击,但也不是自杀,
在布伦海姆战役,同盟军在东侧转为隐蔽交火消耗,在西侧则有迂回攻势,
这些取胜的意图─尽管被限制于局部攻击且无充分支援─足以迷惑敌方,
特别是如果攻击产生了一些效果,
像是欧根在布伦海姆几乎靠自己就打崩了敌方半个左翼,只是无力保住战果,
这样法军当然就会合理的进行增援。
其次,那是因为法军的战术指挥链是个...啊不对,法军根本就没有指挥链可言。
以布伦海姆战役为例,把二线九个步兵营投入布伦海姆镇内增援的是克雷宏波侯爵,
当时主帅塔拉德人呢?
塔拉德刚指挥八个重骑兵中队突击并被五个英军骑兵中队打败(对就是我说的),
被反击时似乎还受了伤并感到困惑,回去看到已经有很多步兵进驻布伦海姆,
竟然也没有急忙做修正,就这样算了,
在战役中盘的好几个小时间毫无反应,就是一个塔拉德;
到了战役尾盘,塔拉德发现没有预备队可言的时候跑进布伦海姆,
要求镇内塞了高达二十七营的法军步兵至少一部分出击去协防中央,
但某些军官在一片混乱中以为是部队擅自行动,又急令部队回到镇内的岗位上,
最后很多法军步兵就困守布伦海姆直到被迫投降,
这就有如国共内战老蒋急令廖耀湘西进锦州,结果卫立煌克扣油料一样,
根本就毫无有效指挥可言,
前述主帅跑去干上校的工作也很缺乏自觉。
法军混乱的指挥体系直到七年战争时都没彻底改善反而更为严重,
这使得遭遇灵活的战术时难以应变,必须仰赖“名将”的战略擘划与战前部署,
比如说萨克森伯爵莫里斯(1741年受封法国元帅那位),
而在大多时候,即使状况极佳─像是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仅须面对奥军偏师,
仍有很大机会搞砸到手的肥肉;
此外,法军的战略战术思想当时受到一些制约,变得较为保守僵化,
不过细节我不太清楚,就先不多谈。
总而言之,法军的组织是个灾难,不像大同盟军的体系那么科学化、有效率,
再加上高层过时的思想,于是蒙受了不少挫败。
另外,奥地利一方的组织也很糟,不过主要是后勤,
这导致欧根很难独自打赢意大利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