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 **影片放映/读书会/写作工作坊**

楼主: rita001 (力塔)   2019-07-13 20:21:44
[文末有联络方式,欢迎直接进入我们的line聊天室]
“写阿母 Writing · Mothers”影片放映:王凯《瘾》
*“写阿母”计画明天进行第一场影片放映活动,欢迎大家一起来看实验纪
录片,讨论怎么面对纠结的情感,性别议题,以及我们是谁种种困惑*
接下来还会有其他的放映以及读书会活动,主题会在近期公布。
时间:2019.07.14(日) 4-7pm
地点:台北当代艺术中心(台北市大同区保安街49巷11号1楼,近捷运大桥
头站)
影片介绍:
《瘾》The Lovely Widow and Her Annoying Son╱中国╱2018╱纪录片╱
127min
该片为作者“家庭纪录计划”的首部影片。作者试图通过拍摄,以此激发与
母亲之间更多的生活沟通,和母亲建立起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建立起来
的对话方式,包括对过往与当下的回顾、分析及重新认识......然而,事实
上——的确,与母亲寻找一种生活中共同可感的现实,是出于在语言和观念
的代沟下,对现实的“共情”所面对的种种窘迫——但是,对于“拍摄”来
说,困境,往往还会带来方向不明的快乐,现实的意义,则变得多重、狡
猾。或许越是在现实的深处,我们需要的体验越不是“共情”?
1. 我们是谁
我们是住在南京, 广州/北京, 台中/雪梨,嘉义/台北的四位鲁蛇中青
年。平常我们在不同地方的艺术行业里混口饭吃(包括做展览、自掏腰包做
作品和腰酸背痛按时交稿)。在找各种出差的借口于各个城市之间移动的同
时,知道自己要下班后回家照顾猫和小孩,要对付父母唠叨,面对中年发福
危机。各种坏习惯也包括常常挂在批踢踢/微信上面窥伺别人的生
活......最近,我们因以上气质和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聚在一起,想做点事情,就
有了这个暂定为“写阿母”的计画。我们想,各种人在一起乱聊生活是不是
可以ㄧ更加艺术一点——特别是我们把它变得更加生活的时候。
当然,乱聊也是有历史和针对性的:我们中的黄静远和王亚敏过去两年
内一直在做一个叫“写母亲”的计画,而徐诗雨和李雨洁则在TCAC发起了
“女头目的未来学”。这个在台湾“写阿母”的计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撮合
出来的。
a.“写母亲”计画做过了什么?
“写母亲”是艺术家黄静远2017年发起的,后来和策展人王亚敏一起组
织的共同写作计画。在过去两年半中,以无门槛、打开沟通为基本工作方
式,汇集大概上百位人类。以线上讨论,编辑来信,相互写信的方
式共同写作,这个计画的进行涵盖了跟艺术有关的活动以及“就只是生活”
的时间,参加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包括学生、退休人员、工人、公
务员、家庭主夫/妇、画家、商人、教授等等。目前编辑出版了三本书,
共计 13万字(均可以在网络上读到,繁体版在“写阿母 Writing ·
Mothers”脸书页面连载。文体有书信、对话、散文、短故事等等,内
容从家庭、工作、情感、地理、性、时事等议题出发 ,来理解广义和具
体的母亲角色,来打开个人经验的描述空间。除了日常讨论,写作,阅读要
求和出版以外,“写母亲”也举办各种工作坊,参加展览,和地方工作者一
起做田野调查等。
b.“女头目的未来学”是一个什么计画?
“女头目的未来学”是TCAC 2019年的带状展览计画,透过五组青年女
性艺术家的实践来探讨下列问题:在科技与资本主义更加深女性在社会上的
困境时,我们能如何透过技术与劳力问题重新思考亚洲女性主义的未来,在
前辈铺的道路上(女性物质主义,网络女性主义,女性生态学等等),还能
够找出什么连结女性差异性的方式,以找出女头目的新形象。
2. 我们想邀请你加入来一同做什么?
这个活动最重要的是个人观点的深入“表达”和他人历程的确实“可
见”,在相见中理解和面对我们各自的疑惑。这些疑惑可能包括:“女性是什
么”,“我们的根本是什么”,“什么是我们行动的最小单位跟最大可
能”,“家庭是什么”“为什么是阿母”,“对方身上为什么有我最受
不了的事情”等问题。我们想认识你,不管你是谁!也许你觉得自己是边缘
人,也许你是无性生物,也许你对生活有疑惑或者一片空白,不管你觉得自
己有没有写文章的天赋。我们期待你来一起挖掘写作在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
上的潜力,期待你来在讨论中明晰或者捣乱自己的立场。
3. 我们怎么串联?
我们想透过网络上+线下和你串联。具体包括
a. line、脸书、medium、批踢踢、email接口的相互认识和讨论 (文末
有联络方式,欢迎直接踏进我们的line聊天室,或者email跟我们联络)
b. 在台北当代艺术中心TCAC (在台北大稻埕宫庙旁边常常办音乐会,
party,影像展览,欢迎各色人类加入的空间) 读书会和工作坊。
黄静远会在七月到八月在台湾做艺术家驻村,王亚敏会在八月到台北和
她会合,加上徐诗雨和李雨洁,四人将一起在TCAC
和笔友们见面,做一些工作坊和放映。而这些未来工作坊的线索和主题,会
从线上读书会和讨论引申而来。所以,在我们实际见面前网络上的讨论就变
得非常重要:它是铺垫和准备,同时也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因此得以更加细
致阅读《写母亲》前三季里别人的故事和意见;直接分享自己的经历、愤
怒、不解和感触。我们由此成为一对一同时又有一定公共性的笔友。
在这个过程中,也非常欢迎串连的各位设计自己想做的工作坊,提出自
己的主题并且发起相关活动。“写母亲”之前就有不少参加者是和自己的家
人(包括母亲,配偶等)一起来我们的活动。他们来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大
家已经心有灵犀,反而是因为之间观点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个就是我们的生
活:我们最想反对的东西恰恰总是住在那血浓于水难以分割的地方。
联络信箱
[email protected]
计画的facebook 网址https://www.facebook.com/%E5%AF%AB%E9%98%BF%E6%
AF%8D-Writing-Mothers-602583920209200/
计画的medium 连接
https://medium.com/%E5%AF%AB%E9%98%BF%E6%AF%8D-writing-moth…
计画的line帐号:http://line.me/ti/g/9iZtTMXhdW
计画联络微信号码:请加bujingbuyuan (注明“写阿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